毫不夸張地說,安娜·莫福(Anna Moffo)是上個世紀(jì)五六十年代歌劇院里的第一“美國小姐”。風(fēng)情萬種自不必說,她的波浪發(fā)卷、酥胸、翹臀以及她所塑造過的若干個歌劇角色,至今仍被歌劇界視為傳奇的風(fēng)向標(biāo)。
安娜·莫福參與過兩百余場歌劇演出,讓人記憶猶新的角色包括維奧萊塔、露契亞、巧巧桑和咪咪等。幼時,老師發(fā)現(xiàn)了她的音樂天賦,將她送到興趣班里接受鋼琴和中提琴的教育,實際上,她的母親并不支持她的音樂夢想?!澳赣H對我的要求很嚴格,直到我拿到費城科蒂斯音樂學(xué)院的全額獎學(xué)金,她才打消了讓我成為修女的念頭?!?/p>
1955年,研修完聲樂和鋼琴演奏專業(yè)的安娜·莫福,只身前往意大利羅馬圣切契里亞音樂學(xué)院深造聲樂。在羅馬求學(xué)期間,為了謀生,安娜·莫福干過很多工種—X光技術(shù)員、打字員……但能燃起她興致的兼職卻是歌劇演出。1955年,安娜·莫福在意大利的斯帕里托城開始了歌劇首演。在歌劇《唐帕斯夸萊》中,她飾唱的角色是諾利娜,一個鮮為人知的“小角色”。之后,憑借實力唱腔,安娜·莫福屢屢在歌劇演出中亮相。1956年,好運眷顧了她。電視歌劇《蝴蝶夫人》的導(dǎo)演兼制片人馬里奧·蘭弗朗奇找到了安娜·莫福,請她領(lǐng)銜飾唱女一號巧巧桑,由此,安娜·莫福的職業(yè)歌劇生涯拉開了序幕。
《紐約時報》評論家哈羅德·勛伯格曾說:“安娜·莫福有智慧、能力、聲音和美貌,她理應(yīng)是大都會的寵兒”。事實上,從1950年代到1960年代,安娜·莫福都是名副其實的歌劇界No.1。她的嗓音低沉卻豐滿,線條明晰勻稱;雖然音量不大,但音色卻溫暖而豐富,有著柔和的色彩和天鵝絨般舒適的低音區(qū)……慕名前來請她出演歌劇的導(dǎo)演總是絡(luò)繹不絕,“野心家”安娜·莫福也樂得“照單全收”。除歌劇演出外,她也接住了電影圈拋來的橄欖枝,分別在電影《拿破侖光榮史》和《冒險家》中飾演了重要角色。在此期間,安娜·莫福還“忙里偷閑”,錄制了很多唱片。其中, 1962年的《威爾第合作》和1972年的《德彪西之歌》獲得了美國格萊美獎的最佳古典獨唱獎提名。
誰料到,安娜·莫福的歌唱生涯延續(xù)了20年,因嗓子里出現(xiàn)病灶,她不得不在息唱之后隱居在紐約。直到去世,她都再也沒有登臺演出過,甚至甚少公開露面,佳人一代金嗓亦成絕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