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雅軒經(jīng)理徐建欣稱:已關閉上海一家畫廊、香港一家畫廊,最近還要關閉在中國美術館旁的一家畫廊?!瓣P閉這些畫廊是因為它們并不符合百雅軒戰(zhàn)略發(fā)展,因此會做出調整,北京798的畫廊沒有關因為它還在盈利。”
日前,國內(nèi)最大的版畫交易公司百雅軒,因擴張失敗導致關店,原創(chuàng)始人李大鈞把股份賣給IDG(International Data Group)后離職,200名員工裁撤剩下30余名,而因為裁員賠償問題,被裁員工在798園區(qū)拉起橫幅抗議。
受傷者也包括IDG。2011年底,IDG以6000萬元購入百雅軒20%的股權,原期望推動百雅軒成為國內(nèi)首家上市的文化藝術品機構,不料一年多后,這一風險投資與畫廊的聯(lián)姻已告土崩瓦解。
急速擴張 資金鏈斷裂
如今關閉店面表明,其收入不足以維持百雅軒的運營。
“這些是大師黃苗子的復制品版畫,現(xiàn)在買得多有一定折扣?!?98百雅軒的畫廊里面,進店后銷售人員便貼身推銷,十分殷勤。 以往安靜高端的百雅軒畫廊頗有點時尚品牌打折時的感覺。這里從幾千元到幾萬、幾十萬甚至百萬元的版畫作品不少,觀者多,卻鮮有交易。
2003年,儒商李大鈞創(chuàng)辦百雅軒,因為與吳冠中等一批老藝術家交好,取得獨家代理銷售權。當時由于畫家的名望、作品的藝術性及其較高的售價,名家限量版畫交易模式應運而生,順應了收藏人群的多元化和藝術市場的迅速發(fā)展。而藝術家的知名度、有無親筆簽名以及是否限量都是重要的增值因素。
2011年底,百雅軒迎來“高光時刻”。彼時,IDG注入資本6000萬元,購買百雅軒20%股權;另外兩名股東——昌榮傳播董事長黨頜和亞達國際控股董事長蔣建寧共占20%,而李大鈞仍持有60%的股權。完成資本、機構整合后的百雅軒,資本主導加強,加快了擴張步伐。李大鈞堅持“畫廊走出去”戰(zhàn)略。
2012年4月28日,百雅軒高調對外宣布進駐上海紅坊藝術園區(qū)開設新畫廊,并開始在各個地方極速擴張,在上海和香港都開設了分店,然而不到一年卻都陷入了經(jīng)營困境。
百雅軒經(jīng)理徐建欣稱:已關閉上海一家畫廊、香港一家畫廊,最近還要關閉在中國美術館旁的一家畫廊?!瓣P閉這些畫廊是因為它們并不符合百雅軒戰(zhàn)略發(fā)展,因此會做出調整,北京798的畫廊沒有關因為它還在盈利?!?/p>
百雅軒前CEO李大鈞曾透露,百雅軒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年收入已超過500萬元,而當時的庫存資源已逾億元。當時他預計2012年產(chǎn)值可達1億元,僅僅是版畫和復制品的收入就足以維持百雅軒的運營。然而,如今關閉店面表明,其收入不足以維持百雅軒的運營,而由于百雅軒非上市公司,財務不公開,其負債情況以及賬面現(xiàn)金余額也就無從知曉。
徐建欣坦言,百雅軒當初發(fā)展太快,在各地開的畫廊過多,有些區(qū)域的畫廊實際上并不盈利。徐建欣說:“目前百雅軒內(nèi)部調整比較忙,不久后將向外界發(fā)布重要聲明,介紹關于百雅軒調整的詳細情況?!?/p>
產(chǎn)銷分離被打破 庫存壓力大
限量復制模式在畫廊極速擴張后被打破,在實際生產(chǎn)中并沒能控制中低端版畫的印量,導致庫存積壓。
關閉畫廊之前,百雅軒共有6個分部:分別是位于美術館的百雅軒畫廊、百雅軒798畫廊、上海百雅軒藝術中心、百雅軒藝術(香港)有限公司、故宮御花園書店以及百雅軒版畫院。而5月初新總裁張慧進入后,百雅軒開始了大規(guī)模縮編及調整:關閉上海畫廊以及北京美術館附近畫廊,關閉版畫院,把798畫廊改為庫房和銷售一體的店面,香港畫廊退出香港,只保留噴繪部門,其余所有部門整編為大市場部,并全面開始藝術品庫存清理工作。
這一系列的調整都很難不讓人聯(lián)想到IDG的入主。據(jù)了解,在IDG注資后,關于如何根據(jù)消費群體的新需求拓展渠道曾在百雅軒內(nèi)部引起爭論,建議做線上購物電子商務模式的一方勢弱,最終百雅軒決定在重點城市大量布局線下畫廊。
事實上,開一家畫廊的運營費用正逐年上升,其中成本包括房租、人力、水電以及裝潢和維護,百雅軒的畫廊都開在地標性建筑周邊,租金高企。像798店的租金已經(jīng)漲到5元/平方米·天,而上海和香港兩地的則更高。
此外,百雅軒還需要支付版權購買費用。要保證收藏價值,一個“版本”印刷一般不會超過99次,而版畫制作時的人工以及機器油墨費用也是一筆很大的開支。
由于開支龐大,百雅軒在開業(yè)之初即采用限量復制,而不是海量復制,原則上,定價跟需求是匹配的,并不脫離市場。但在資本入主后,據(jù)內(nèi)部人士透露,百雅軒似乎更有底氣了,限量復制模式在畫廊極速擴張后被打破,在實際生產(chǎn)中并沒能控制中低端版畫的印量,導致庫存積壓。而這一情況,記者在798百雅軒畫廊時也從店內(nèi)工作人員處得到證實。
“難以想象的是公司根本沒有人去真正核算成本,沒有人去真正做市場,只是盲目開店。在風投進入前只有3家店,但是風投6000萬元進來后,決策層對這筆錢怎么用產(chǎn)生了比較大的分歧,當時有堅持做線上電商的,但后來還是開了線下的實體店,最終入不敷出,這幾家店就把公司拖垮了?!辈辉竿嘎缎彰脑傺跑幨袌霾抗ぷ魅藛T向記者表示。對此,截至記者發(fā)稿日,IDG表示不予置評。
近兩年,不少畫廊出走798。業(yè)界普遍認為,國內(nèi)版畫市場還沒成形就已經(jīng)被迅速做爛。百雅軒的現(xiàn)象只是一個開始。
“風投的短期評估運作方式和藝術品價值實現(xiàn)的滯后性不能很好地融合。一級藝術品市場板塊根本不是風投該涉足的,投資越多越尷尬?!北本﹦?chuàng)新天下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蘇橋表示。
藝術家老化 消費者年輕化
朱其一語中的,在其分析背后正是百雅軒藝術家老齡化、而受眾趨于年輕化的大趨勢。
事實上,百雅軒的關門并不代表版畫市場的大幅萎縮。在2012年整體藝術市場下滑近40%的大環(huán)境下,2012年版畫市場成交額僅出現(xiàn)了7%的小幅下跌;而在上拍件數(shù)減少了653件的情況下,成交數(shù)量反而達到67%的高成交率, 創(chuàng)五年來新高。
而從今年春季的版畫拍賣數(shù)據(jù)來看,截止到4月20日,春季拍賣市場上一共有410件版畫作品,成交件數(shù)217,平均成交價為4.6萬元。
“結合成倍增長的成交量來看,版畫類新增的拍品更多集中在低端價位。在價格炒作現(xiàn)象較為嚴重的中國拍賣市場,版畫板塊表現(xiàn)出來的穩(wěn)定性不在提供誘人的升值空間,而在能夠提供較為強韌的抗泡沫、抗炒作功能,中低價版畫拍品的增多也提供了很好的入市臺階?!毖挪囆g市場監(jiān)測中心項目經(jīng)理彭文婧認為。
但問題是,百雅軒并未能及時抓住相對樂觀的市場機遇。
“百雅軒是靠賣吳冠中版畫起家的,吳去世幾年了,再賣下去市場會懷疑是蓋章的假簽名版號,但百雅軒又未開發(fā)出其他贏利點,沒有創(chuàng)新產(chǎn)品靠吃老本肯定會坐吃山空,轉手關門是明智的?!辈哒谷?、批評家朱其對記者表示。
朱其一語中的,在其分析背后正是百雅軒藝術家老齡化、而受眾趨于年輕化的大趨勢。百雅軒網(wǎng)站首頁滾動推薦的藝術家,包括吳冠中、黃苗子、吳大羽、蔣兆和、羅爾純等,其作品能滿足五六十年代生人的收藏愛好者,卻同時忽視了對新近現(xiàn)代藝術家的扶植。
“如今市場發(fā)生變化,版畫市場有低端低齡化的趨勢,從追求大家、名品、有錢有閑的50~60后,轉向追求特色個性,不以收藏為直接目的而以欣賞裝飾為目的的70~80后群體,然而百雅軒的產(chǎn)品線卻十分單一,多的是幾萬到幾十萬元的大家名畫;而價位較低的,或者風格抽象鮮明的當代藝術品明顯缺乏,也不能滿足多元化的審美需求?!?98時態(tài)空間創(chuàng)始人徐勇對記者表示,“另一方面由于高端版畫作品,相當一部分購買者為官員做送禮之用,而政府推行勤儉之風,確實也抑制了這部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