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wèi)星在幾百千米的太空可以拍攝到清晰的地面圖片,而國際空間站里的航天員在休閑時間最喜歡做的事情之一就是用“大炮”拍攝地球家園的壯麗景色?,F(xiàn)在,就讓我們跟隨航天員的鏡頭從太空來盡情觀賞我們多姿多彩的家園美景。河流
沿著西伯利亞南部的安加拉河,將一個綽號“龍湖”的山谷中水系修建成水庫,這是在冬季拍攝的照片,湖水呈凍結(jié)狀態(tài),與周圍環(huán)繞的山脈有明顯反差,龍體形象更加清晰。
這個名為“大湖”的湖泊像一條巨大的鯰魚占據(jù)了柬埔寨平原的洼地,其嘴邊的須是通往湄公河的水道,在6月~11月東南亞季風(fēng)期間,湄公河水量充足,河水從湄公河流向湖中,可以將湖面升高9米。
蜿蜒的河道形成密集、枝杈縱橫的河道網(wǎng),布滿了約旦東南部區(qū)域,似乎這里是水量富足的富饒地區(qū)。實際上,這些河道除非在雨季濕透之后有一段水流,其他時間都是干涸的,它們是典型的干涸河道遺跡。因此,這個區(qū)域與太空拍攝的畫面給出的形象剛好相反,是干旱、荒涼的。
在利馬以南400千米秘魯海岸荒涼的沙漠中,從太空觀看充滿了縱橫交錯的河道遺跡,說明遠古時代這里水量是充足的。畫面上的直線稱為“納斯卡線”,是由去除了表面有氧化鐵的小石子露出地面而形成的,大約出現(xiàn)在公元前900年至公元600年,至今人們?nèi)匀粺o法解釋它的神秘來源。
埃及東北蘇伊士海灣以西33千米崎嶇的丘陵地帶,在通往平坦地區(qū)的通道處,出現(xiàn)了沖積扇,當(dāng)快速流動的河水流經(jīng)陡峭的地形時,河水常常呈現(xiàn)扇形流向平坦的地域。紅色點是植被區(qū),也是修道院所在地。
一顆“大樹”挺立在風(fēng)雨中,展現(xiàn)了它頑強的生命力。這是博茨瓦納西北部的奧卡萬戈三角洲,與世界上大多數(shù)三角洲都在海邊不同,這個三角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內(nèi)陸三角洲,占地1.5萬平方千米。粗壯的“樹干”是起源于安哥拉的奧卡萬戈河,碩大的“樹冠”就是三角洲,河水流入三角洲后在強烈的陽光照射下逐漸蒸發(fā)。
畫面上方山脈上的積雪融化后,順著各個山谷流淌下來,匯聚在一起,在大地上構(gòu)成一株枝葉茂盛的“大樹”,綠色的“樹葉”是植被區(qū),最終所有的水流向畫面右下方的密蘇里河。
像一只“巨鳥”躺在塔里木盆地大地上,從天山和昆侖山上間歇流淌下來的融化冰雪水,年復(fù)一年地對地面沖擊形成的沖積扇構(gòu)成“巨鳥”的頭部,深褐色冰河和耕耘區(qū)域形成了舒展的“鳥身”,天山和昆侖山上的冰雪為塔里木盆地提供了生命之水。
畫面顯示的是45千米長的納米比亞喬徹伯河下游,喬徹伯河床深入納米比亞貧瘠海岸的紅色沙丘中,河床終端進入干涸湖底的空洞中。現(xiàn)在很少有人看到過再向西流淌的喬徹伯河水,而過去這條河向西55千米一直流入大西洋。
穿越巖石頑強向上生長的一棵掛滿雪花的“大樹”,實際是冬季的北美洲第三長河育空河的下游,由于白色的海冰和被冰雪覆蓋的大地難以區(qū)分,而看不到育空河注入白令海的人??凇?/p>
剛果河下游巨大的“嘴”形流域,在流域的下游端頭河兩岸相對的是兩個首都城市,河北岸是剛果首都布拉柴維爾,河南岸是扎伊爾首部金沙薩,兩個國家邊界線在直徑約30千米的半圓形河流南岸。
馬達加斯加島最大的河流貝齊布卡河,經(jīng)歷一個世紀的砍伐,雨林和沿河岸的紅樹林幾乎全部變成了空曠地,熱帶颶風(fēng)在馬達加斯加島北方肆虐,大雨過后,大量紅色土壤被從山坡沖進貝齊布卡河,鮮紅色的河水進入海岸流入大海,在太空拍攝照片的航天員稱其是“血液流向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