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運動之前,沒有用“她”這個字來表示女性的意思。人們習慣于用“他”這個字來統(tǒng)一指代男、女以及除人之外的第三人稱。然而頻繁使用這一指代模糊的代詞,有時候?qū)π詣e不易區(qū)分,這給人們帶來不少麻煩。
后來,英語的傳入讓這一問題更加突顯出來:漢語中沒有表示女性的那個字與“She”相對譯,因此最初翻譯“She”時,常譯成“他女”、“那女的”。所以,有時候一篇文章有許多“他女”、“那女的”字樣,看上去和讀起來都十分別扭。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一些文化學者也都在探討辦法。
1920年,著名學者劉半農(nóng)在報紙上發(fā)表了《“她”字問題》的論述文章,第一次系統(tǒng)地闡述了用“她”字指代第三人稱的女性。這篇文章發(fā)表后,人們對“她”字有了一定的認識。
后來,為了進一步推廣使用“她”字,劉半農(nóng)先生又創(chuàng)作了《教我如何不想她》這首詩,第一次在詩中用了“她”字。詩中寫道:
天上飄著些微云,
地上吹著些微風。
?。?/p>
微風吹動了我頭發(fā),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戀愛著海洋,
海洋戀愛著月光。
啊!
這般蜜也似的銀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魚兒慢慢游。
??!
燕子你說些什么話?
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樹在冷風里搖,
野火在暮色中燒。
??!
西天還有些兒殘霞,
教我如何不想她?
這首詩受到了當時青年們的喜愛,有作曲家還將此詩譜曲,在20世紀30年代中國青年知識分子中,廣泛傳唱。這樣,代表女性的“她”才逐漸為人們所使用。
知識小站
《教我如何不想她》的故事:一個不認識劉半農(nóng)的青年,看到《教我如何不想她》詩中“月光戀愛著海洋,海洋戀愛著月光。??!這般蜜也似的銀夜,教我如何不想她?”就料定劉半農(nóng)必定年輕瀟灑。哪知見面后卻是個老頭兒!劉半農(nóng)為此還作打油詩一首:“教我如何不想他,請進門來喝杯茶。原來如此一老叟,教我如何再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