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實行民主決策、科學治校是促進高等學校協(xié)調快速可持續(xù)發(fā)展重要保證。應從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建立健全以民主集中制為基礎的科學民主決策制度,建立有效的分工負責制和書記、校長溝通機制,建立健全學校權威決策咨詢體系等方面入手,加強高校領導班子科學民主決策機制。
關鍵詞:高校;民主決策;機制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6(b)-0000-00
一、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
實行民主決策,是由高校領導體制和深化高教改革的要求所決定的。高校的管理體制是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黨委是學校的領導核心,對學校工作實行統(tǒng)一領導;黨委支持校長積極主動、獨立負責地開展工作。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不是“黨委領導”和“校長負責”的簡單相加,而是內在的辯證統(tǒng)一,必須通過民主集中制得到體現。黨委是通過堅持民主集中制去實施領導,校長是在貫徹民主集中制的過程中行使權力,二者統(tǒng)一在學校各項決策和實施的過程中。對學校改革和發(fā)展以及教學、行政管理等工作中的重大問題,要認真貫徹執(zhí)行民主集中制原則,通過黨委集體討論決定,黨委書記和校長要主動交換意見,統(tǒng)一認識,增強理解。只有實行民主決策,執(zhí)行民主集中制,才能保證學校重大問題決策的正確、科學,也只有通過校長負責制才能職責明確,將黨委的決策落到實處,這是新形勢下加強和改善黨對高校領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必然要求。
黨委是學校工作的領導核心和最高決策機構。為了更好地堅持好黨委總攬全局、謀劃大事的原則,分清黨委會和校長辦公會的議事范圍,保證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的正常運行,避免以黨代政和以政代黨的現象,應明確區(qū)分黨委會和校長辦公會的議事范圍。黨委不僅要統(tǒng)一領導學校工作,而且要支持校長積極主動、獨立負責地開展工作,保證教學、科研、行政管理等各項任務的完成。校長主要通過召開校長辦公會保證各項工作的開展和落實。校長辦公會由校長或校長委托的副校長召集并主持。會議必須有半數以上校行政領導班子成員到會參加。出席會議的人員為學校行政領導班子成員、校黨委指定的黨委副書記,校辦主任列席會議。主持人可要求與議題相關的有關人員在會議討論該議題時列席會議。校長辦公會原則上每半個月召開一次,因工作需要經校長同意可以臨時召開。會議對議題逐項討論決定,在與會成員充分發(fā)表意見后,由主持人根據多數人的意見做出最后決定。同時,在議事的程序和規(guī)則上,校長辦公會嚴格按照會前調研、會前協(xié)調、會議準備、討論、記錄、執(zhí)行六項必經程序進行。
二、建立健全以民主集中制為基礎的科學民主決策制度
科學決策以民主集中制為決策原則,既是決策組織機制正常發(fā)揮作用的內在要求,又是符合民主集中制的運作機制的?,F代科學決策呈現出越來越復雜的特征,決策所面臨的問題趨向大型化、綜合化和突發(fā)化。單個決策主體的認識能力受到主客觀條件的限制,難于決策所有方面問題,這就要求決策層交往思想和意見??梢姡茖W決策機制的正常發(fā)揮作用離不開民主集中制,而民主集中制的運作機制是科學決策機制的重要保證。
高校應把建立健全以民主集中制為基礎的科學民主決策制度,作為加強高校黨的執(zhí)政能力和執(zhí)政水平的核心任務來抓緊抓好。應制定或修改黨委會會議事規(guī)則,保證重大問題由黨委集體討論決定的原則。制定或修改黨委會會議事規(guī)則應把握了以下幾個重點:一是準確界定常委會的議事范圍。要結合學校的職責、權限,對涉及項目、人、財、物問題,涉及師生員工利益的重大問題進行了量化,有實質性內容。二是嚴格議事程序。在程序的制定上,注意原則性與靈活性的結合,嚴格規(guī)定會議按程序進行。三是建立健全與該文件相關的配套制度和措施。為確保黨委議事規(guī)則和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的順利推行,還應制定校長辦公會議有關制度,以加強黨委內部議事和決策機制,保證領導班子民主決策、科學決策。
三、建立有效的分工負責制和書記、校長溝通機制
建立有效的分工負責制和書記、校長溝通機制是加強領導班子科學民主決策機制的重要途徑。黨委工作要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實行集體領導、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按照黨委工作需要,建立黨代會、全體委員會議(簡稱“全委會”)、各領導工作小組(委員會)會議和書記辦公會議制度。黨代會每五年召開1次,討論學校中長期發(fā)展規(guī)劃,審議黨委和紀委工作報告,選舉產生新一屆黨委會和紀委會。全委會是學校黨代會閉會期間黨的最高領導機關、政治核心。由黨委書記或黨委書記委托常務副書記主持,一般每學年召開1-2次,聽取常委會工作報告,研究學校年度工作計劃、討論決定與教職員工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重大問題等。常委會在全委會閉會期間行使全委會的職權,對全委會負責。由黨委書記或黨委書記委托常務副書記主持。原則上每兩周召開1次。黨委根據工作需要設立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委員會)。各領導小組(委員會)會議由領導小組組長(主任)主持,視工作需要召開,對有關問題進行專題研究,根據黨委授權做出相關決定,會議情況報黨委。書記辦公會議由書記、副書記根據工作需要召集有關部門、單位負責人舉行,研究處理具體工作。
同時,應堅持有效的書記、校長溝通機制。在實際執(zhí)行過程中,要堅持做到每周召開一次校領導碰頭會研究本周學校重要工作,每次黨委會召開前也召開校領導碰頭會,研究確定黨委會議題。校領導碰頭會參加人員包括黨委書記、校長、黨委常務副書記、副書記,必要時請分管校領導參加,對需要做出決策的重大問題事先溝通一致后再提交黨委會討論決定,特別是行政議題充分尊重校長意見,未經校長同意的不提交黨委會討論。從而既堅持了黨委的統(tǒng)一領導,又保證了校長在黨委領導下主持學校的行政工作。
四、建立健全學校權威決策咨詢機制
權威獨立的參謀咨詢機構是實現科學民主決策的保障。高校應在其內部治理結構中科學劃分權力界限,既重視發(fā)揮行政權力的作用,又充分發(fā)揮學術權力的作用。高校要克服大學過于行政化的傾向,探索建立學術權力與行政權力相互均衡,充滿生機活力的權威決策咨詢機制。明確學術委員會的地位,充分發(fā)揮專家、教授的作用。明確學術委員會的職能,完善學術委員會的體制。學術委員會可對學校的辦學方向、發(fā)展規(guī)劃、學科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專業(yè)與課程設置等學術事務進行研究論證和審議,并向決策層提供決策方案。完善決策程序,保障廣大教職工民主參與學校事務管理的權利。學校的基本管理制度和重要規(guī)章制度、改革方案與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舉措等重大問題,應在決策前將方案提交給教代會及職代會討論,廣泛聽取和吸納師生員工的意見和建議,支持教職工積極參與學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