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寶貝倆做什么都很有目的性,在選擇興趣班這件事上,基本沒讓我操心:他們自己就找好了。寶兒4歲半時跟我說要學畫畫,我覺得4歲的孩子有些主見了,說喜歡大多是認真的,作了決定一般也會堅持,果然,寶兒學畫畫一直堅持到現(xiàn)在,沒有跟我說放棄。女兒貝貝呢,好動,2歲時看見哥哥打拳,就非要跟著學,我攔也攔不住,幸好教寶兒的老師發(fā)話:你可以跟著哥哥先學,等到4歲再來好不好?這總算息了她學武的念頭,
按著孩子的興趣來
后來我禁不住貝貝的鬧騰,想著總要為好動的她找個發(fā)泄剩余精力的地方,學不了武,那就干點兒小姑娘該干的事,學舞也行呀!于是帶她上了幼兒芭蕾舞學校。我想,反正也沒指望她真的成為藝術(shù)家,能培養(yǎng)一點兒優(yōu)雅氣質(zhì),鍛煉一下形體,就達到目的了,能堅持多久算多久吧。沒想到我歪打正著,一刻不停的貝貝還真的愛上了跳舞:從她26個月開始習舞到現(xiàn)在。兩年多的時間,跟她一起進這所學校的孩子走得沒剩幾個了,就她還在蹦蹦跳跳,不僅堅持下來了,還學了一點兒東西。
有興趣的事,孩子會主動去做
貝貝從小就很倔,屬于那種撞了南墻都不回頭的人。在她不喜歡讀書的時間,我如果堅持讀書,她的注意力就很不集中,經(jīng)常跟我東拉西扯,或是干脆在我身邊爬來爬去,以身體語言訴說她的不愿意。我只好隨她去,或是干脆我讀我的,她玩她的,直到書的內(nèi)容把她吸引過來為止。
關(guān)于學舞,老師曾經(jīng)要求孩子每天回家練習10分鐘。我知道貝貝注意力不怎么集中,也就不指望她能做到。貝貝雖做不到天天練習,但興致一來就想跟我炫耀:“媽媽,看我!”于是,我很容易就知道了貝貝在學校到底學了什么。
舞蹈課上,老師除了教孩子們根據(jù)一些中國童謠跳舞,也讓她們練一些芭蕾舞基本動作,有時干脆就是跳一些中國風很濃郁的兒童舞:簡單的動作,明快的節(jié)奏,很適合兒童表演,也很鍛煉她們的肢體協(xié)調(diào)性。孩子們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有限,所以老師就把芭蕾舞基本動作穿插在明快的兒童舞蹈中,交叉著練習,既讓孩子感知舞蹈的韻律美,又爭取把枯燥的芭蕾基本動作一點點灌輸給她們。貝貝一直很適應這種教法,學了兩年后,一些芭蕾動作做得比以前好多了,而動作協(xié)調(diào)性則體現(xiàn)在跟著老師學踢踏舞時,她領會得比較快,對這種快節(jié)奏的韻律把握得也比較準。
有興趣的事,孩子會主動鉆研
貝貝平時看起來大大咧咧,干什么都沒長性。不過我發(fā)現(xiàn),在學舞這件她有興趣的事上,比做別的事情都要專注一些。每個周末貝貝上舞蹈課,因為哥哥的關(guān)系都會早到半個小時,老師就請她去給低一級的小朋友們做示范,這讓貝貝很喜歡,還養(yǎng)成了習慣,每次大約都會多練習15分鐘的踢踏舞。興致所至的時候,貝貝也喜歡看另一個比她高一級的大姐姐練功,然后跟著她偷師學藝:踢腿、彎腰、劈叉,雖做不到大姐姐那么標準漂亮,倒也像模像樣。
就這樣,貝貝一直自得其樂地學著芭蕾舞。我很喜歡貝貝的自我修煉與自我陶醉,不管學什么,開心就好,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