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4歲前對“老家”的認識,基本上是建立在先生深情的描述之上。今年夏天,我們一起去探親,他終于能自己去認識老家了。
奶奶見到孫子,高興得不得了,把好吃的、好玩的都拿出來,小家伙歡呼雀躍。
“媽媽,這仙桃長得和書上的一樣!我能吃一個嗎?”
“當然能吃!”
“我——不舍得吃仙桃?!?/p>
家里有一本畫冊,上面有一幅色彩艷麗、造型夸張的桃子的圖片,兒子一直叫它“仙桃”。后來在奶奶一再推薦下,他終于吃了一個,隨后咂吧咂吧嘴說:“爸爸老家的仙桃真好吃!”
北方人普遍比南方人高大。這是先生常向兒子炫耀的事。我們到他大伯家做客,大伯家房子很大,有張可供十五六人同時就餐的大圓桌。兒子驚奇地說:“大伯家的飯桌就像飯店里的,真大!”我說:“你大伯家的人高大,桌子大些坐著舒服。”兒子問:“你們都吃仙桃嗎?怎么都長那么高?”“矮個子全都跑到昆明去了嗎?”大家全笑了。兒子一直喜歡看動畫片《西游記》,偶像——孫悟空就喜歡吃仙桃,他一直認為是仙桃成就了孫悟空的本領(lǐng)。在老家這幾天,兒子每天都要吃好幾個仙桃,他說想通過吃仙桃長成高個子,擁有超人的力量。
老家的天氣很熱,兒子長了許多痱子,又癢又疼。大概是第十天,兒子情緒不太好。說:“媽媽,我們什么時候回昆明呀?我想吃過橋米線、燒餌塊了。我不想長痱子……”昆明四季如春,不到老家,他是不會體驗到什么叫酷暑的。
回昆明前,奶奶給孫子準備了一大箱仙桃。考慮到乘坐飛機帶行李不方便,我和先生反對帶,可兒子非常固執(zhí)。一定要帶:“我要讓大家都吃到仙桃,讓他們都長成高個子!”我們最終決定滿足他的愿望。
在機場和親友話別,他姑姑問:“老家好不好?”“老家好,有仙桃,吃了長得高:老家的人說話真好聽!”姑姑說:“別回昆明了,就在老家天天吃仙桃好了。”兒子急了:“老家太熱了,會長痱子,難受:老家沒有我們幼兒園的老師和小朋友……”看著這伶牙俐齒的小家伙,奶奶落下了淚水。
從兒子對老家的感受來看,認識活動就是孩子增長見識的過程,正所謂,見多識廣。要想孩子客觀認識事物。就要讓他多感受、多比較、多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