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是南方的大宗水果,但上市時間比較集中,大量的柑橘同時進入市場,會導致價格低廉。如果采用貯藏保管,分期分批地供應市場,就能賣個好價錢?,F將常用的幾種貯藏方法介紹如下:
1 貯藏前的病害防治
(1)生長期田間用藥。貯藏期的一些病害來自果園,果實在田間已帶菌,感染發(fā)病,采收后帶菌果和健果混在一起,病菌會傳至健康果實,在條件適當時,使已帶菌的果實病害發(fā)展更快,而健果也會相繼發(fā)病,因此在采果前加強防治十分重要。如褐色蒂腐病來自果園的樹脂病,采果后在貯藏期因高溫高濕,促使附著在果蒂上的病菌孢子萌發(fā)入侵,引發(fā)嚴重的蒂腐病。黑腐病在柑橘生長的枝、葉、果較容易感染病,幼果感病后變黑,成熟果感病后可帶至貯藏期繼續(xù)發(fā)病。黑斑病在田間自落花后侵入幼果,一般在壯果期或果實即將著色時顯現。因此,加強生長期特別是幼果期的病害防治,是防治貯藏期病害的前提,必須認真做好。
(2)采果前噴藥保護。果實采收前10天左右噴1~2次殺菌劑,以降低病原基數。一般可噴施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200~15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
(3)適時采收。貯藏期用果實比其他果實采收略早,在8~9成熟時采收就可以,一般果皮有2/3轉黃,肉質沒堅實而未變軟時就可進行采收。過早或過晚采收均不利于貯藏。
(4)合理采摘。柑橘果實采收時必須堅持“采收十大注意”(即霜、露、雨水未干不采收。選黃留青、分批采摘。采果時須剪齊指甲或戴上手套,以防傷果,并先外后內,先下后上,要求采用復剪法,果蒂剪平,防剪刀傷。果筐內須放柔軟物,輕拿輕放。傷果、落地果、粘泥果及病蟲果必須分開堆放等),在采收、裝運及貯藏過程中都要防止果實遭受人為和機械損傷,以杜絕病菌從傷口侵入,降低發(fā)病率。
(5)果實藥劑處理。一般在采收后進行果實藥劑處理。處理前先剔除病果、傷果,然后用藥液浸果消毒。藥劑可選用:45%噻菌靈懸浮劑500~1000倍液浸果3~5分鐘,22.2%抑霉唑乳油500~2000倍液浸果1分鐘,25%咪鮮胺乳油500~1000倍液浸果1~2分鐘,75%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2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浸果1~2分鐘。
2 貯藏的環(huán)境條件
(1)溫度。柑橘貯藏的適宜溫度,既能減弱果實的呼吸強度,減少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腐爛和水分蒸發(fā)所導致的重量損失,又要保證果實組織中新陳代謝的正常進行,避免機能失調引起的生理病害和削弱對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柑橘類果實原產于氣候溫暖地區(qū),長期的系統(tǒng)發(fā)育決定了它容易受低溫傷害的特性。因而,最適宜的貯藏溫度必然隨著種類、品種、栽培環(huán)境條件、成熟度、采收期等的不同而不同。在南方產橘地區(qū)最適宜溫度為2℃。
(2)濕度。貯藏柑橘果實采用的相對濕度,橙類一般采用比較高的相對濕度,相對濕度在95%左右,采用高濕度貯藏果實,必須注意對病菌的控制。對于寬皮橘類果實,由于在高濕的環(huán)境中容易產生枯水,一般采用較低的相對濕度,即在80%~90%的范圍。
(3)氣體成分。除采用調節(jié)氣體貯藏柑橘果實外,一般要定時對貯藏場所進行通風換氣,以免由于果實在代謝過程中所散發(fā)出來的氣體如二氧化碳、乙烯和其它揮發(fā)性物質積累過多,毒害果實。
(4)貯藏消毒滅菌。果實進庫前要進行熏蒸,每立方米用硫磺5~10克,點火熏蒸1~2天,或用福爾馬林40倍液,每立方米30~50毫升,密閉熏蒸3~4天后,待藥氣散盡后方可入庫貯藏。溫度要求3~4℃,相對濕度80%~85%,并注意通風換氣。
3 常用的幾種貯藏方法
3.1 地窖貯藏法
在入窖前20~30天,根據窖內的干濕程度,適當灌水100~150千克,保持窖內相對濕度90%~95%。入窖前15天左右。用40%樂果乳劑300倍液噴灑殺蟲,密封5~7天后半敞開,入窖前2~3天再用托布津噴灑密封殺菌。在果未進窖前先在窖底鋪一層稻草,果實整齊端正地沿窖壁周圍擺放,在稻草上堆5~6輪,果蒂向上;大果放在底層,小果放上層,在底留一卸口(空地)28~35厘米,以便檢查翻果實之用。果實入窖2天后將草墊放在窖口周圍,蓋上石板密封。以后每7~10天檢查1次,入窖前扇風換氣,以防發(fā)生危險。
3.2 通風庫貯藏
一般采用架藏和箱藏。架藏是在庫內用木料或金屬材料搭架,將果實直接放置在架板上貯藏。此法通風良好,檢查方便,病害蔓延較慢,但入庫時需人工上下架,費工較大。若不加其他處理,果實易失水萎蔫。箱藏是在庫內果箱堆碼貯藏。堆放時排留出間隙,以利于通風換氣。根據通風系統(tǒng)的裝置,果箱排列成井字形或品字形。采用此法果品出入庫房方便,一定容積內裝載量大,但在貯藏期檢查不太方便。
3.3 草木灰保鮮法
利用草木灰具有吸熱、吸濕、保溫和抑霉殺菌的功效貯藏柑橘,貯存120天后仍色鮮味美。收集干凈無雜質的草木灰待用,果實預存3天。先在容器底部鋪一層1~2厘米厚的草木灰,然后擺放一層果實,果蒂向上,再鋪一層灰,再放一層果,可裝至略低于容器(以10層為限),頂層覆蓋草木灰,將容器移入室內管理。
3.4 高良姜保鮮法
用高良姜汁液涂果,防腐保鮮效果好。按1噸柑橘用1千克高良姜干品配比。將高良姜干品切碎加水10千克,熬煮45分鐘,約得汁液7千克,然后與漂白蟲膠1.5千克、水3~4千克混合,趁熱過濾,冷卻后涂果。果實涂抹藥液后擺放陰涼通風處,待果面藥液晾干后裝入容器。放室內貯藏90天,果實外形飽滿,色艷味醇,好果率在92%以上。
3.5 大蒜保鮮法
大蒜含有蒜氨酸和大蒜新素,可水解生成大蒜辣素。試驗表明,大蒜辣素和大蒜新素對柑橘貯存期間的真菌性病害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其用法為:用大蒜葉或大蒜頭搗碎置清水中(蒜水比為1∶10)浸泡12小時,煮沸,待冷卻至室溫后,將柑橘果放入其中浸漬10~15分鐘,取出晾干后裝入容器中。用此法貯存的柑橘,果皮光鮮,外觀好,可貯藏110~120天。
3.6 沼氣保鮮法
將經過預貯的柑橘裝入容器中,移入室內堆碼,用薄膜覆蓋。取一直徑8毫米的塑料管埋入果堆內,另一端與沼氣池連接,每隔2~3天,通1次沼氣。一般1噸柑橘進沼氣0.8立方米,貯藏期可達130天。
3.7 留樹保鮮法
技術要點是:柑橘類果實在采收期(12月)前1個月和后1個月,分別用0.003%2,4-D穩(wěn)果劑全面噴灑1次掛果樹。留樹保鮮2~4個月,自然落果率僅9.6%~26%。橙類果實在當年12月、次年1月和2月,各用0.002%2,4-D穩(wěn)果劑噴樹體1次,另在每株掛果樹根部施草木灰2.5千克,留至次年3月采收,穩(wěn)果率達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