薊縣位于燕山腳下是我國著名的磨盤柿之鄉(xiāng),全縣6萬多畝柿樹,有85%分布在溝谷坡地上,年產量2800萬千克,最高年產值5600多萬元。是山區(qū)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但近幾年來,隨著城市交通條件的改善,物流產業(yè)快速發(fā)展,北方市場果品逐漸多樣化,人們的消費觀也隨之改變。而薊縣栽植的磨盤柿屬于澀柿品種,具有鮮食不便、加工滯后、貯藏運輸季節(jié)性強和品牌效益差等缺點,消費人群逐步減少,在東北市場由主要果品變成了輔助果品,市場需求量降低。
日本甜柿作為我國新引進的優(yōu)良甜柿品種,具有果個大、甜度高、豐產、抗逆性強、貯運方便,貨架期長,適于鮮食等優(yōu)點,深受市場歡迎,是目前休閑觀光采摘的優(yōu)良品種,栽培效益相當可觀。薊縣果樹技術人員于2010年開始在北京市平谷區(qū)井峪、峨眉山等村進行了澀柿嫁接日本甜柿試驗,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改接的日本甜柿3年后畝產達1000千克,果實供不應求,批發(fā)價10元/千克,采摘價20元/千克,是澀柿果的8~10倍,經濟效益高。
薊縣與北京市平谷區(qū)接壤,地理環(huán)境條件類似,適宜引進日本甜柿品種。為進一步增加山區(qū)農民收入,調整果樹品種結構,推動全縣旅游休閑觀光產業(yè)發(fā)展,我們實施了日本甜柿引種高接。
1 多頭高接
1.1 澀柿樹砧木定形修剪
對需要改接的澀柿樹在嫁接前頭一年進行整形改造,對高大的柿樹落頭,骨干枝、側枝及輔養(yǎng)枝視空間及著生部位進行疏、緩、截。每株樹疏、截枝量的大小,可根據(jù)樹齡、樹冠確定,促其基部隱芽萌發(fā),多出娃娃枝;對多年生枝內膛光禿的主、側枝,需要帶木質芽接的枝干,要刮除老皮,刮皮深度以微露韌皮為宜。
1.2 接穗采集與處理
在2月至3月中下旬前,從健壯日本甜柿母樹上剪取接穗。用于切接、插皮或劈接的接穗,采后立即剪成3~4芽段進行蠟封處理,降溫后30~50根捆成一捆,存放在土窖內用濕砂埋藏備用。用于單芽帶木質腹接的接穗條,直接放在土窖內用濕砂埋藏保存,保持枝條水分。
1.3 嫁接時間
在柿樹發(fā)芽至開花前進行嫁接,此期嫁接樹液已流動較快,成活率最高,我縣一般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進行,此時嫁接萌芽較快,新梢生長量大、長勢旺,當年可形成結果母枝。
1.4 嫁接方法
采用插皮和單芽帶木質腹接相結合的嫁接方法,在柿樹原樹體骨架定形修剪的基礎上,對1~2年生的娃娃枝、輔養(yǎng)枝,直徑1~3厘米粗的枝條進行插皮。對內膛光禿處視空間大小,根據(jù)所需枝條位置進行單芽帶木質腹接(埋芽),單芽帶木質腹接間隔40~50厘米嫁接一芽,接后用0.005毫米厚塑料薄膜將嫁接部位枝干整體裹好,防止水分流失。每株樹保證接頭20~50個,此法嫁接早成形,見效快,易于恢復樹冠。
1.5 接后管理
接后隨時檢查除掉萌蘗,單芽帶木質腹接的不用去掉塑料薄膜,接芽可自己頂破薄膜,接芽長到20~30厘米以后綁縛支棍,以防風吹折斷嫁接枝條。接芽長到40~60厘米進行摘心。傷口形成一定愈合組織以后,及時解除嫁接綁縛塑膜,避免接口絞縊影響?zhàn)B分流通。
2 肥、水管理
2.1 施肥
(1)基肥:秋季采果后至落葉前進行,株施腐熟廄肥50千克,順行在樹冠外沿挖深30厘米、長80厘米的溝,將廄肥撒施在30~40厘米深處,然后回土填平。
(2)追肥:第1次在芽萌動期清明節(jié)前后,視柿樹大小株施復合肥或速效沖施肥0.5~1千克,每株樹挖深30厘米長60厘米放射狀分布的溝6~8條,將肥料均勻施入。第2次在7月中旬進行,挖溝方法同第1次,但要與第1次施肥溝錯開。株施硫酸鉀型復合肥1.5千克+0.5千克含氧化鉀50%的硫酸鉀肥。
(3)葉面噴肥:生長季節(jié)結合防治病蟲害,葉面噴肥2~3次,6月份以前噴0.3%尿素或氨基酸類葉面肥,7月份以后噴施0.3%磷酸二氫鉀葉面肥。
2.2 澆水
主要澆好封凍水、萌芽水。生長季節(jié)根據(jù)土壤墑情和天氣狀況適時澆水做到肥水同步,保持土壤水分均衡,滿足生長結果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