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形成性評價能促進農村初中英語教學的改革,教師要創(chuàng)造途徑,實施形成性評價,對學生實施評價過程中的問題進行審視,提高英語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形成性評價 初中英語教學 途徑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5(c)-0188-01
教學評價是教師教學活動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農村學生的學習評價是教學的重點,形成性評價應滿足于學生的發(fā)展,重視形成好的人格。教師要全面了解學生,調控學生的教學行為,幫助學生理解自我,提升自主學習的才能,實現學生全面發(fā)展。教師要通過有力的教學評價解決學生學習的困惑。
1 創(chuàng)造多種研究途徑進行教學,形成形成性評價
(1)運用觀察、提問、調查等方式,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方法,充分研究學生,重視抓好備課、上課、輔導等教學過程,完善教學結構,形成教學方法,端正教學態(tài)度。
教師可以組織問卷調查,讓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家長的評價充分結合,幫助學生復習知識,鞏固知識。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預習,培養(yǎng)學生聽錄音的習慣和多渠道學習英語的習慣,實現教師對學生的全面了解,充分傳授教學內容,把握教學進度,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拓展學生的學習渠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挖掘學生的學習動力。
(2)重視課堂提問,貫穿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通過課堂提問,提升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解決學生的學習困難,改正學生學習的缺點,及時調整學生的學習策略。教師要重視積極提出問題,可以是高層次的問題,也可以是低層次的問題,也可以是復合型的問題,也可以是發(fā)散性的問題,并實現學生問題的搭配,鍛煉學生的思維品質。教師可以組織教師和學生,也可以組織學生和學生進行提問,進行學習記錄,并根據學生回答問題的情況給予學生正確的評價。
(3)組織學生觀察,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要重視學生的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對學生實施教學,關注學生的日常語言、行為和學習動作,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科學使用教科書,組織學生開展相互合作和交流,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教師要經過觀察了解到學生一堂課上學習了哪些內容,有哪些內容還需要強化和補充,可以使用哪些教學方法,掌握哪些教學活動和材料。教師要經過觀察了解學生學會了哪些知識,學習了哪些策略,了解學生喜歡哪些活動和材料,并記錄學習內容,進行教學評價。
(4)在英語教學中重視英語積極性表現。教師可以給學生畫出例如家庭樹,并運用英語來關系圖,并撰寫英語信件,也可以寫一些精美的英語短文,運用圖片和卡片等進行故事的描述,教會學生掌握英語學習的方法,教會學生一些好的學習策略。
(5)創(chuàng)造英語學習的檔案記錄。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有目的地掌握一些學習的資料,實現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教師可以充分展示學生在一些教學領域的學習能力,帶領學生進步,并組織研究學生,記錄學生學習存在的問題。教師可以運用檔案記錄的方法幫助學生積累學習成果,持續(xù)累積學習信息,實現學習記錄和學習資料的收集。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檔案夾,實現課程目標的成長和發(fā)展,制作精美的學習標本等。教師可以關注學生學習的進步,增長學生學習的信心,提升學生的評價能力,重視學生的自我反省。
(6)教師進行充分多元的評價。教師要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合作評價和家長的評價。教師要更新觀念,轉換教師角色,重視學生合作,完成評價目標。教師要重視給學生評價的選擇性,給學生評價的自主權,組織評價內容,轉換評價形式,發(fā)揮學生學習的創(chuàng)造性和實踐性。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重視別人對自己的評價,重視同齡人的評價和成年人的評價,重視學生的相互評價。教師也要關注學生家長的評價,重視學生家長的問卷調查和家長的評語,對孩子積極督促,實現家長和教師的聯系,更加客觀公正地評價學生。
(7)教師要靈活運用個別交談的方法。教師要組織和學生進行交談來評價學生的個人學習情況,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需求,適應學生學習的需要,充分確定交談的話題。教師要組織和學生的交談,讓學生對學習情況有感覺和了解,促進學生科學全面地進行總結,掌握教學經驗,摸索出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質量。
2 教師要更好地實施形成性的評價
形成性評價是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服務于學生學習的發(fā)展,教師要實現和學生的共同探討,完成教學任務,實現和學生的合作評價。教師要關注學生的考試和測試,增加學生評價的難度,提高教師的要求。教師可改變教學偏見,進行教學分析,完成教學評價,滿足學生的發(fā)展。
(1)制定評價的標準。教師可以確定評價內容,調整評價形式,制定評價標準,滿足學生的個性差別和發(fā)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品質,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形成學生的綜合評價。
(2)教師要給予高分評價,注重獎勵和懲罰。教師要確定評價的尺度,不能讓學生不服氣,重視鼓勵學生,表揚學生,提高后進學生在班級學生心中的地位,鼓勵學生進行競爭,發(fā)揮出評價的作用。
教師要鼓勵學生,讓學習困難的學生發(fā)現學習的優(yōu)點,激發(fā)學生興趣,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審視自己的缺點,實現問題學生自我的發(fā)展,讓學生主動發(fā)現學習的方法,了解學習的策略。
(3)提高教師評價的效果。評價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服務的,教師要促進學生發(fā)展,瞄準評價目標。教師要制定評價的內容和方法,提升學生水平,關注學生學習,提高評價效果,改進評價的方式,明確評價的意義,教育學生在評價中成長。
(4)提高評價的多樣性,保證評價的新鮮感。教師評價的方式是多樣的,教師要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能力,就要關注鼓勵學生,激勵學生,根據評價的結果實現和學生的交流,充分肯定學生的成績,帶領學生反思,提高學生的成績。
(5)關注評價的長遠性,保持學生長足的發(fā)展。教師要重視形成性評價,進行周密和整體的規(guī)劃,引導學生收集資料,并對資料進行積累和處理,教師要關注評價過程,加強評價指導,提升學生自學能力,學習的主動性和被動性。教師也要了解學生檔案,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檢查,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做好檔案記錄,提升學生能力,教育學生學會自主評價。
3 教師要對學生實行評價過程中的問題進行審視
(1)教師要制定科學的評價標準。教師有個人主觀作用,教學中難免有多種差異,教師要提高學生能力,幫助學生獲得進步,提升學生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科學性。
(2)教師要重視評價活動的適度性,避免上課時間的消耗,避免復雜的評價程序的干擾。
教師要制定評價表格給學生,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關注學生學習表現,要注意評價表格的適度,不能增加學生任務。
(3)教師要積極激勵學生,充分表揚學生,給學生賞識和激勵,肯定學生優(yōu)點,糾正學生缺點,積極關注學生,引領學生成長。教師要將形成性評價運用到教學中,妥善處理好學生問題,給學生糾正偏差,對學生客觀地調控,提升農村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 唐萬梅.形成性評價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