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帶小活動的教學模式,能夠促進孩子互相交往,在以大帶小、以強幫弱的氛圍中,讓孩子們體會互學互助的快樂學習和生活,并充分激發(fā)了幼兒交往的愿望。本文著重闡述了大帶小同伴關系中的合作與情感的共鳴,使幼兒獲得了關于社會的更廣闊的認知視野,充分發(fā)揮混齡幼兒之間的教育潛力,促進幼兒間自主的“教與學”。
關鍵詞:大帶小 交往 教育潛力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5(c)-0176-01
大帶小活動是一種打破年齡限制的教學模式,在課程類型和課程內(nèi)容等方面與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活動沒有太大差別,但是在課程的具體實施過程中有著獨特的要求。在研究中,我們根據(jù)大、小幼兒年齡特點和興趣需要,針對不同的活動內(nèi)容,靈活采取團體式集中學習、小組式合作學習、個體式自主學習等不同的組織形態(tài),充分發(fā)揮混齡幼兒之間的教育潛力,促進幼兒間自主的“教與學”。
幼兒的交往能力是在與他人共同生活、互相交往、自由游戲的過程中主動發(fā)展起來的,是一個長期的潛移默化的過程。而目前,幼兒多是獨生子女,家庭的保護、周圍交往同伴的缺乏,使之缺少交往、合作的對象和機會。他們已習慣獨自享受大人們的寵愛,很少能體會到兄弟姐妹間相互照顧相互學習的生活。為了培養(yǎng)孩子們關心和照顧他人的習慣,將幼兒園大中班編在一起進行“大帶小”的混齡游戲活動,讓孩子們體會互學互助的快樂生活。皮亞杰認為:產(chǎn)生于同伴關系中的合作與情感的共鳴使幼兒獲得了關于社會的更廣闊的認知視野。相對同一年齡階段之間幼兒的身心發(fā)展差異小,大帶小活動中幼兒間的差異則明顯大的多,同時,明顯的年齡差異,以大帶小、以強幫弱的氛圍充分激發(fā)了幼兒交往的愿望,因此,如何借助“大帶小活動”,根據(jù)幼兒特點,設計豐富的活動,以支持、引導、促進幼兒之間的交往進行了實踐探索。
1 組織實踐
1.1 預設多角度的活動目標
由于大帶小活動中幼兒年齡差異以水平差異大,因此,在確立活動目標時,應體現(xiàn)兩個年齡層次的特點,表現(xiàn)出不同的交往能力。同時,根據(jù)幼兒發(fā)展的特點,每次的大帶小活動目標應循序漸進,以體現(xiàn)目標的連貫性。
如在大帶小活動—— 《我們來交朋友》,在第一次活動—— 《我來介紹》中,幼兒初次接觸,大班、中班幼兒的預設目標體現(xiàn)了不同年齡的特點。當然,在同年齡幼兒中,由于幼兒本身能力不同,目標的要求也不同。不久之后,我們開展了第二次閱讀活動?!秷D書一起看》活動中,大班幼兒主動、恰當?shù)貞藐P愛語言與弟弟妹妹協(xié)商,熱情、生動地為弟弟妹妹講故事,此外,我們還組織開展了“快樂農(nóng)莊行”的大帶小活動,同樣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兩次活動后,大班和中班幼兒逐漸熟悉起來了,于是,第三,四個活動中,大家開始把自己認識的朋友介紹給同伴,對于活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 確立多元化的活動內(nèi)容
“從心理學角度出發(fā),人際關系有垂直關系和水平關系。水平關系,是指兒童與那些和他(她)具有相同社會權(quán)利的同伴之間形成的一種關系。水平關系的主要功能是給幼兒提供學習技能和交流經(jīng)驗的機會?!贝髱』顒訛橛變禾峁┎煌挲g層次間的交往機會,增加水平關系,更多地滿足了幼兒不同年齡間的活動需要,而相對的對于活動內(nèi)容選擇的要求更加高?;顒觾?nèi)容不但要滿足大齡幼兒,而且是小齡幼兒能接受的。因此,教師對于活動內(nèi)容的選擇要考慮周詳,以使活動效果顯著。
(1)從興趣出發(fā)。興趣是幼兒最好的老師,以幼兒感興趣的點出發(fā),以引發(fā)幼兒的共鳴。如建構(gòu)活動、手工活動,不同年齡的幼兒都喜歡,因此,在參與活動的時候,大家的積極性很高。
(2)以游戲為主。游戲是幼兒園教育的基本活動,是深受幼兒喜歡的,在大帶小活動中,通常選擇的游戲有角色游戲、體育游戲、建構(gòu)游戲、學習游戲等等。游戲中幼兒根據(jù)年齡特點,在以大幫小,以小學大的良好氛圍下學會交往,學會合作,探索出一些交往的技能。
1.3 實施靈活的活動組織
活動的組織方式是從促進幼兒交往能力發(fā)展的目的出發(fā),并針對活動內(nèi)容來開展的。此外大帶小活動的開展是不能影響原有班級集體教學活動的基礎上來進行,而活動的組織需要兩個班級的教師通力合作,因此,大帶小活動的組織時間必須具有靈活性。我們嘗試分成兩種,一類是開放性活動,在自由時間段里開展,如自由活動時間、晨間來園、午睡起床等相對自由的時間段,像這類隨機的大帶小活動有很多:秋天一起散步找秋天、種植園地的觀察、自然角的共同護理。另一類是常規(guī)性活動,每月兩次,如節(jié)日性活動、專題性活動、特殊活動等等。這樣大班幼兒能在更多的時間里與中班幼兒接觸、游戲,進行更廣泛的交往。
區(qū)域游戲也是開展大帶小集體活動一個極好的方式。全面開放的空間為幼兒的交往互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自由度的增加、游戲內(nèi)容的豐富、交往范圍的擴大,更是讓天性喜歡新鮮的幼兒充滿了好奇和期待。幼兒在角色的扮演中自發(fā)的進行角色分配、交往,體驗和養(yǎng)成良好的社會情感。他們看似相互獨立時則相互聯(lián)系的操作中,自然呈現(xiàn)出多樣的互動方式—— 幫助、指導、合作、模仿,他們超越了自己的原有水平,并反映出他們力所能及的最高水平。
2 成果感悟
2.1 幼兒成長了
(1)提高情感意識。大帶小活動中因參與對象的特殊,形成了一個如家般的溫馨集體,讓幼兒體驗與不同的人交往、合作的愉快。大班幼兒感受到當哥哥、姐姐的樂趣并有了一定的責任意識、自豪感和自信心,中班幼兒感受到了做弟弟、妹妹所獲得的照顧、關懷,體驗了友愛情感等。中班幼兒并從中也體驗到那份關心、幫助所帶給他們的樂趣。
(2)獲得交往技能。實踐證明,在大帶小活動的交往技能好的幼兒明顯受弟弟妹妹歡迎,并交了很多好朋友。而且,大班幼兒在自己習得禮貌用語的同時,他們的技能能快速影響到中班幼兒,大齡幼兒對小齡幼兒影響力強而快,在交往中相互促進,效果非常好!在大帶小活動中,中班孩子積極參與活動的幼兒交往能力發(fā)展好,同樣的和平行班相比,在大帶小活動下的幼兒交往能力明顯強多了。
2.2 教師收獲了
教師是課題實施的主體,教師觀念直接影響教育的質(zhì)量,通過研究,我們教師的教育觀念得到較好的轉(zhuǎn)變,行為有了本質(zhì)的變化,我們的老師在以下方面的能力增強了。
(1)大帶小活動的目標意識增強了,各年齡段的幼兒活動目標明確了,會主動地有意識地去組織培養(yǎng)幼兒各方面的能力。
(2)大帶小活動的組織形式增多了,不再是單一的生硬的,每個年齡段幼兒在活動組織培養(yǎng)方面都有側(cè)重點。我們教師指導形成了一系列自己的風格,豐富了大中班幼兒的活動組織經(jīng)驗。
(3)教師的科研意識增強。在研究中我們發(fā)現(xiàn)了許多從未意識到的問題,并不斷嘗試新的組織方法,體驗到了新方法運用后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fā)了極大的探索和研究的熱情。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印發(f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2/content_61459.htm,2001.
[2]陳幗眉.學前心理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黃人頌.學前教育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