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決定了小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同時自我約束性差,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構(gòu)建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就成為了語文教師探索的課題。本文作者試從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入手分析構(gòu)建高效語文課堂的策略,即:夯實基礎,知新先溫故;巧妙導入,激發(fā)求知欲;教學方法靈活,保持新鮮感;教學手段多樣,增加學習興趣;以鼓勵為主,評價方式多元化。
關鍵詞:溫故知新 巧妙導入 靈活采用教學方法 富教學手段 多元評價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5(c)-0032-01
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決定了小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同時自我約束性差,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構(gòu)建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就成為了語文教師探索的課題。本文作者試從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入手分析構(gòu)建高效語文課堂的策略,即:夯實基礎,知新先溫故;巧妙導入,激發(fā)求知欲;教學方法靈活,保持新鮮感;教學手段多樣,增加學習興趣;以鼓勵為主,評價方式多元化。
1 小學語文教學目前存在的問題
(1)“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留于形式。
盡管我們一直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但不少教師對其精神實質(zhì)并不了然于心,加上小學生知識面有限、社會閱歷基本為零、思維簡單及語言表達能力相對較低等原因,致使“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實踐中走上了的歧路。教師往往試圖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但發(fā)現(xiàn)學生自制力差,一讓“自主”學,便開始“自主”玩,課堂很難掌控,于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就成了唱的最響的口號。
(2)教師拼命講,學生機械記,課堂索然無味。
不管是哪種教材都不可能完全顧及到所有學生的區(qū)域特點,致使客觀上缺少現(xiàn)代媒體的學校教師“照本宣科”,課堂上還是機械地停留在“教教材”上,甚至還有教師搞滿堂灌,全然不管學生的可接受能力,這使得學生失去了語文學習的興趣。
2 構(gòu)建高效小學語文課堂是解決上述問題的有效手段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我們不能視而不見,逃避永遠解決不了問題,積極的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才是當務之急,本人經(jīng)過認真分析,認為構(gòu)建高效小學語文課堂是解決上述問題的有效手段。那么如何構(gòu)建高效小學語文課堂呢?
(1)夯實基礎,知新先溫故。
舊知是新知的基礎,只有舊知掌握的牢固,接受新知才能事半功倍,因此,筆者倡導有效的復習。教師除了傳授學生一定的課后復習方法外,正課前更要注重引導學生集體復習。當然復習方式不能僅局限于聽寫字詞、背誦上,可結(jié)合學過的字、詞、句讓學生自編小短劇或故事來進行表演或講述;教師也可采用多媒體輔助手段,根據(jù)已學內(nèi)容制做FLASH動畫,讓學生看動畫講故事,這定會引起學生的興趣,同時也能牢固的記住已學知識。
(2)巧妙導入,激發(fā)求知欲。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導入的好不好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一旦導入無法吸引學生,那么接下來的整體教學過程也很難順利進行。因此,教師要精心反復推敲,怎么樣的導入才能提起學生的精、氣、神。比如,講古詩《贈汪倫》時,教師可將此詩的意境用FLASH動畫并配上聲音呈現(xiàn)給學生,“同學們,看到清澈湖水,搖扇泛舟,湖畔歌聲縈繞的畫面你們有什么感受?請做詩一首來描繪此情此景?!北M管學生不太可能創(chuàng)出驚世之作,但是他們發(fā)揮想象的同時就是對意境的體驗,這樣體驗能幫助他們更深刻理解詩的意境和作者的感受,因為有興趣,加上感同身受,學生自然愿意走近文本,走近作者的內(nèi)心。
(3)教學方法靈活,保持新鮮感。
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因此,教師不能一程不變的用某一教法一講到底,而要結(jié)合文本的實際需要,靈活的采用教學方法或多種教學方法有機結(jié)合。換位思考,如果我們是學生,遇到這樣一開口,甚至不開口都知道他要說什么的老師,我們當然也會喪失興趣。
(4)教學手段多樣,增加學習興趣。
教學手段單一的課堂必然氣氛沉悶,有的老師課上的很輕松,有的老師上課卻很無奈,老師不能一味埋怨學生不參與課堂,得琢磨學生不參與的原因。多從自身找找原因,課堂上教師一張口不停的說,一支粉筆不停的寫,學生沒有思考、想象的空間,任何知識都是教師口述,這種呈現(xiàn)方式很難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教師講的眉飛色舞,學生恨不得與周公跳舞。因此,教師必須鉆研課本的同時更要研究用什么樣的方式和手段將這些知識傳授給學生。
(5)以鼓勵為主,評價方式多元化。
任何人受到表揚時都興高采烈,受到批評都垂頭喪氣,因此教師對學生課堂表現(xiàn)應以鼓勵、表揚為主,當然這絕不意味不批評,筆者只是強調(diào)盡可能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盡可能維護他們的自尊心,盡量不使他們有挫敗感。同時,對學生的評價不能單純用“好”與“不好”;“對”與“不對”來評價,評價要具體,有針對性。例如:某同學上課很少發(fā)言,但是每次發(fā)言都很精彩,老師可以這樣評價:“這位同學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你發(fā)言如此精彩,我們少聽一次就是損失一次,如果你不想讓我們有所失,那就請多多發(fā)言,好嗎?”這樣既對他有所肯定,同時也間接對他提出了批評與希望,既沒傷害到他,也起到了教育的作用。
教育是復雜而偉大的工程,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我們不能讓這偉大的工程毀在教育娃娃的小學教師手中,因此,一線小學語文教師探索構(gòu)建高效小學語文課堂的策略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zhì)量的內(nèi)在要求,也是為小學生學習和傳承我國五千年文化打下良好基礎的必然要求,小學語文教師應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適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吳靈果.淺談如何構(gòu)建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J].學周刊,2011(14):111.
[2]陳兆翠.如何構(gòu)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J].吉林教育,2012(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