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對抗、長傳沖吊、“442”,這些都是英式足球的代名詞,這種島國足球文化除了在不列顛盛行外,還深深影響了北歐五國中的挪威、瑞典、芬蘭、冰島以及與英國頗有淵源的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然而,在當今足壇歐洲拉丁風盛行的大趨勢下,英倫足球也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困境。在2014年世界杯歐洲區(qū)預選賽還剩兩輪(Ⅰ組還剩一輪)的情況下,英式足球的幾支代表球隊的排名都不甚樂觀,僅有英格蘭和瑞典尚存在進軍巴西的可能,其他球隊早已出局,而這兩支英式足球最具代表性的球隊很可能都要經(jīng)歷殘酷的附加賽,最壞的情況就是英式足球明年世界杯上只有澳大利亞一支已經(jīng)加入亞洲足協(xié)的代表球隊,這對于昔日的足球鼻祖而言,不啻為最大的危機了。
賽事危機:無法達標
由于英式足球影響覆蓋面之廣,他們?nèi)繜o法出現(xiàn)在世界杯舞臺上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事實上也只有首屆世界杯沒有英式足球的身影,“一戰(zhàn)”后的經(jīng)濟蕭條以及路途的遙遠令英格蘭等歐洲強隊因非競技原因缺席。然而,英式足球日漸式微卻已成為不爭的事實,尤其是在歐洲范圍內(nèi),曾經(jīng)在世界杯上嶄露頭角的蘇格蘭、愛爾蘭實力迅速下滑,挪威、芬蘭和冰島始終扮演陪太子讀書的角色,只有“老大哥”英格蘭和“二當家”瑞典在苦苦支撐,而不要忘了,此前獲得過1958年世界杯亞軍和1994年世界杯季軍的瑞典,在2010年世界杯預選賽中被丹麥和葡萄牙聯(lián)手扼殺,繼1998年后再度無緣決賽圈。
英格蘭此次歐預賽的簽運著實不錯,同組有圣馬力諾和摩爾多瓦兩支名副其實的魚腩部隊,剩下的波蘭、烏克蘭和黑山都不是歐洲傳統(tǒng)強隊,在跨年的漫長的十輪預選賽中,只要能夠保持狀態(tài)的穩(wěn)定,獲得小組頭名當不在話下;瑞典與愛爾蘭被分到了德國所在的E組,普遍認為瑞典能給德國制造麻煩,獲得小組第2進入附加賽是“北歐海盜”的目標;A組的蘇格蘭與威爾士,E組的冰島和挪威,由于同組沒有傳統(tǒng)豪強,力拼一個附加賽席位并非沒有可能……所有分組中,只有芬蘭和北愛爾蘭與同組球隊實力差距太大基本確定無所作為外,其他英式足球代表球隊都能看到進軍巴西的曙光。
理想是豐滿的,可現(xiàn)實是骨感的。歐預賽戰(zhàn)至最后收官階段,只有冰島和挪威算是完成了預期的目標,兩隊目前都有爭奪附加賽門票的機會;瑞典雖然有過落后四球逼平德國隊的壯舉,但同組的奧地利始終緊追不舍,下一輪兩隊的直接較量才能決定附加賽資格的歸屬;蘇格蘭與威爾士這對難兄難弟根本無法對比利時和克羅地亞構成任何威脅,尤其是坐擁今夏標王貝爾的威爾士,更是一副早早就放棄的態(tài)度,北京時間9月7日凌晨的小組賽,“一億先生”坐在板凳上目睹了球隊客場負于馬其頓,提前出局,威爾士主教練科爾曼更像是皇馬的隊醫(yī),竭盡所能地保護貝爾,在此后主場對塞爾維亞的歐預賽中,貝爾也只是在第58分鐘替補出場,英式足球引以為豪的積極態(tài)度和拼搏精神在這里蕩然無存。同樣渾渾噩噩的還有英格蘭,三獅軍團在H組四勝四平保持不敗、穩(wěn)居頭名的光鮮外衣下,是對圣馬力諾和摩爾多瓦的完勝,以及對另外三支東歐球隊的四場平局,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目前,英格蘭只領先烏克蘭和黑山一分,領先波蘭三分,而倘若不是摩爾多瓦先后頑強地逼平了烏克蘭和波蘭,英格蘭連現(xiàn)在的小組頭名都撈不到。
人才危機:一人之隊
與西班牙、德國人才井噴,意大利年青一代也已逐漸成熟相比,英式足球正在面臨人才凋敝的窘境。英式足球的很多代表隊都有著“一人之隊”的稱謂,例如以往提及愛爾蘭,人們只會認為這是羅比·基恩的球隊,說到冰島,自然就是古德約翰森,挪威則是卡魯?shù)奶煜隆缃瘢钊藢擂蔚氖?,瑞典早已淪為“伊布之隊”,而英格蘭也大有向“魯尼之隊”演變的趨勢。
足球是場上11個人參與的運動,如果變成一人決定比賽勝負,這樣的球隊想要保持競爭力實在太困難了。瑞典在1994年獲得世界杯季軍時,涌現(xiàn)出了拉爾森、達赫林、布洛林、肯內(nèi)特·安德森、布羅姆奎斯特一批球星,八年后的韓日賽場上,永貝里、梅爾貝里、斯文松開始接班,而到了2006年世界杯,1981年出生的伊布以及1982年出生的謝爾斯特倫成為球隊的中軸,如今又一個八年過去了,瑞典只能靠伊布一人苦苦支撐。在“北歐海盜”新一期的國家隊大名單中,只有九人效力于五大聯(lián)賽俱樂部,其中只有伊布一人效力于豪門球會。由于發(fā)展軌跡的類似,瑞典球員普遍經(jīng)歷著一個從國內(nèi)聯(lián)賽到荷甲聯(lián)賽,再從荷甲走向五大聯(lián)賽的過程,因為個人天賦和能力的高低,有些球員最終留在了荷甲聯(lián)賽,而有些球員只能夠進入五大聯(lián)賽的中下游球隊,雖然能確保穩(wěn)定的出場時間,可無法更進一步。即便他們中的極少數(shù)人經(jīng)過大浪淘沙進入到豪門,但真正能夠立足并長期生存了下來的只有伊布一人,謝爾斯特倫雖然見證了里昂“七冠王”的輝煌,但在王朝崩塌后,瑞典中場并沒有獲得歐洲其他豪門的垂青,只能轉(zhuǎn)戰(zhàn)俄超。瑞典足球并非沒有看到新的希望,2009年歐青賽,瑞典U-21隊殺入半決賽,點球負于英格蘭,前鋒馬庫斯·貝里將金靴和最佳球員兩項大獎收入囊中,另一位天才前鋒托伊沃寧也打進三球,表現(xiàn)搶眼??扇缃?,托伊沃寧在埃因霍溫停滯不前,在國家隊一直是邊緣人,位置也越來越靠后;貝里的命運更加悲慘,在歐青賽一舉成名后,他被漢堡招入麾下,但他在易北河畔的四年內(nèi)只打進可憐的八個聯(lián)賽進球,新賽季輾轉(zhuǎn)加盟帕納辛奈科斯,漸漸淡出球迷視野。所幸的是,瑞典人還有一個健康且無所不能的伊布,本屆預選賽伊布一人打進五球,其中包辦兩場進球,打進反超鎖定勝局一球,直接為瑞典隊帶來九分。而隨著伊布的老去,卡卡尼克里奇和埃爾姆能否達到球迷的預期,這只有天知道了。
如果說瑞典人才斷檔是“1985后”球員著實不堪大用,那英格蘭如今患上“魯尼依賴癥”則只能說是傷病和聯(lián)賽賽制惹的禍。正如前文所述,2009年歐青賽英格蘭U-21進入到了決賽,決賽對手德國U-21陣中的諾伊爾、博阿滕、赫迪拉、厄齊爾、胡梅爾斯、赫韋德斯、施梅爾策如今都已成為各自位置上的佼佼者、也是德國國家隊的主力,而反觀英格蘭U-21球員的發(fā)展軌跡,只有米爾納和沃爾科特始終在三獅軍團有一席之地,哈特憑借近幾個賽季的發(fā)揮終于坐穩(wěn)了主力之位,其他如理查茲、加德納、吉布斯無一例外被傷病和英超密集的賽程擊垮。理查茲和吉布斯本有希望成為三獅軍團的兩閘,前者壯碩的身體和出眾的爆發(fā)力令很多前鋒望而生畏,后者則一度被視為阿什利·科爾的完美接班人,但好漢也怕病來磨,理查茲的腳踝和膝蓋先后不同程度受傷,25歲的他在曼城的位置已經(jīng)被老成的薩巴萊塔取代,吉布斯同樣常年與病榻為伍,上賽季由于跖骨斷裂,溫格不得已簽下西班牙國腳蒙雷亞爾救急。更年輕的威爾希爾同樣因為過多的傷病導致發(fā)展緩慢,“小威脅”出道以來一直被所有人看好,溫格更是稱贊他有“西班牙球員的技術,英國球員的心臟”,但令人惋惜的是,他還有“阿喀琉斯的腳踵”,2010-11賽季季前熱身賽的腳踝重傷讓他整個賽季報銷,也缺席了2012年歐洲杯,新賽季開始沒多久,威爾希爾又因為胃痙攣高掛免戰(zhàn)牌。對此,英格蘭名宿萊因克爾在推特上感慨“如此有天賦的球員這么容易受傷真是太玻璃了”,而有了賽季報銷的前車之鑒,溫格也只能表示將讓“小威脅”在不是很重要的比賽中輪休,以確保他能健康地參加明年世界杯。
事實上,像理查茲這樣被傷病毀掉的英格蘭球員還是少數(shù),更多的英格蘭年輕人壓根在聯(lián)賽中得不到機會,他們被外籍球員牢牢壓制,根本沒有生存的空間。英超為了吸引更多的眼球,沒有外援限制政策,而勞工證政策僅僅是對非歐盟國家球員發(fā)生效力,這也就導致了大量外援涌入這個“世界第一聯(lián)賽”,而外援中的大多數(shù)都具備高水平強競爭力,使得俱樂部在注重外援的同時,只能留下那么一小部分英格蘭球員,而這部分球員中還包括了正值當打之年的球星,能留給本土年輕人的機會實在少之又少。從另一個側(cè)面來說,同齡的英格蘭本土球員在與“外來戶”的競爭中處于劣勢,這無疑反映了英格蘭足總在青少年足球工作上還明顯做得不夠,杰拉德認為應該推行外援限額制度,以確保英格蘭年輕球員的成長,歐文更是一針見血地指出“是我們的供給線出了問題”。誠然,在梅西、C·羅之后,卡瓦尼、法爾考、內(nèi)馬爾、貝爾等球員在轉(zhuǎn)會市場上頻頻被喊出天價,而一整個夏天,英格蘭球員中真正有豪門問津的僅魯尼一人,即便再回溯十年,真正在國外聯(lián)賽打出身價的只有貝克漢姆一人……島國根深蒂固的思想決定了英倫球員極少選擇走出去另辟蹊徑,而是情愿在本國消耗殆盡:他們要么像“雙德”、特里一樣成為球隊的隊魂,要么就只能成為外援的墊腳石。
思維危機:轉(zhuǎn)型與否
在面對困局時果斷轉(zhuǎn)型,這是很多企業(yè)的求生之道,放之足球界也行之有效。在西班牙式的歐洲拉丁風愈吹愈猛的當今足壇,很多球隊都審時度勢地對陣容和陣型結構進行了重組。轉(zhuǎn)型的領軍人便是德國和意大利,這兩支同樣以硬漢鐵血風格著稱的球隊,居然在一夜間全部改走技術流,厄齊爾、克羅斯、格策、德拉克斯勒讓日耳曼戰(zhàn)車不再給人以厚重感而是靈性十足,意大利在普蘭德利的調(diào)教下,同樣變得極具藝術氣息,更重要的是,這兩隊都在轉(zhuǎn)型后的大賽中都取得了不錯的戰(zhàn)績,德國獲得2010年世界杯季軍,意大利獲得2012年歐洲杯亞軍。不過,從目前來看,英格蘭和瑞典這樣的英式球隊的轉(zhuǎn)型任重而道遠,對舊體制的墨守成規(guī)使得他們必須有個先說服自己的心理過程。
英式足球打法的思維模式便是傳統(tǒng)的“442”陣型、中場采取平行站位,這一陣型需要常備兩名助攻能力突出的邊后衛(wèi),兩名覆蓋中場的中前衛(wèi)以及兩名突破犀利、傳中有準星的邊前衛(wèi),必要時鋒線上還需要配置一名高中鋒作為支點,在進攻中采取邊中結合的方法,以最快的速度推進過半場,在防守時從邊路回撤開始。然而,事實是,如今的英式“442”早已成為足壇非主流,甚至可以說由于“4231”以及“4321”對中場控制力的加強,“442”的兩翼很容易被針對性地折斷,導致中前場脫節(jié)。因此,英格蘭人也在與時俱進地改進平行“442”,2006年世界杯,瑞典教頭埃里克松的四中場配置是蘭帕德、杰拉德(哈格里夫斯)、貝克漢姆和喬·科爾,雖然設兩名邊前衛(wèi),但其實只有喬·科爾的左路具備突破能力,而2012年歐洲杯上,霍奇森祭出的帕克+杰拉德+米爾納+阿什利·揚的中場組合,與之可謂異曲同工。在本次世預賽期間,“太公”再度對陣容進行了微調(diào),卡里克頂替了狀態(tài)下滑的帕克,將揚撤下、換成克萊維利或者威爾希爾,兩名邊前衛(wèi)不再需要和對方后衛(wèi)競速,而是為了更好地控制中場,威爾希爾這樣技術型球員的受重用,更意味著英格蘭足球在摸索著進行技術化改造。
然而,英格蘭人終究無法拋棄他們的“442”傳統(tǒng),而且“小威脅”也只有一個,這種治標不治本的轉(zhuǎn)型收不到任何效果,更加可悲的是,英格蘭隊如今的踢法太過于保守,邊前衛(wèi)突破功能的下降使得三獅軍團甚至無法打出快速、賞心悅目的進攻配合,與傳統(tǒng)“442”背道而馳。另一個問題來了,作為英式足球的創(chuàng)始者,英格蘭隊真的需要轉(zhuǎn)型嗎?人們所期待的英格蘭隊不正是激情與激情的碰撞、男人與男人間的較量,是充斥著身體對抗、擦出肌肉火花的最原始的足球風格么?如果連英式足球都無法堅守住自己的陣地,足球的魅力難道不會因此而變得單一么?要出成績還是要維持風格,球迷總是希望兩全其美,這無疑給英式足球出了一道難題,有一天這道難題得出了滿意的答案,英式足球的危機也算真正度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