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成本會計》作為會計專業(yè)的必修課,是一門理論性強,關系復雜,且與實際工作聯系極為緊密的課程。本文從中職學生的實際出發(fā),綜合分析了目前成本會計教學的難點和現狀,并對改進教學方法的措施做了詳細的綜述。
關鍵詞:成本會計 教學方法 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5(b)-0066-01
1 《成本會計》課程教學難點分析
成本會計的難點主要集中在知識掌握和知識應用兩方面。
在知識掌握方面,課程的各章節(jié)知識和單一的知識點并不難掌握,困難的是將各個單一的知識點串聯起來,整體把握成本核算的方法。只見樹木不見森林,這是成本會計學習的第一大難點。
在知識掌握方面,最困難的就是將所學到的書本知識應用到實踐當中去。由于現有教學方式不能完全適應當代社會的需求,學生在面對真實的成本核算數據時,是十分迷茫和混淆的,并且難以將學習過程中的計算和思路與具體企業(yè)的實際生產成本核算聯系起來。造成這樣的現象,很大原因是因為成本會計教學的“紙上談兵”。這是成本會計學習的另一大難點[2]。
2 當前我國成本會計教學的現狀
2.1 不合理的教學內容
由于教學條件的束縛,在現在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只重視成本計算原理和方法等理論知識的講述。尤其注重讓學生去記憶大量的公式、概念等死記硬背的東西。而對于產品制造環(huán)境等現實問題的介紹卻少之又少。其結果就是學生背誦了大量的公式,卻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難以將這些公式應用到真實的成本核算過程中。因此,我們所用到的教學內容,不應該只是一些概念和公式,而更要提供真實的企業(yè)管理以及成本計算信息。因此,教學內容的不合理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學生們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
2.2 不合理的教學方法
由于中職學校的教師和學生在基礎方面都不是很扎實,所以現行的成本會計教學還停留在“老師教,學生學”的灌輸式教學方法。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僅會影響到課堂效果,更為嚴重的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熱情。這樣只注重知識傳授,缺乏對能力的培養(yǎng),直接導致了學生的抵觸情緒,教學效果很差[3]。
2.3 考核方式和考核內容的僵化
現行的成本會計的考核基本上還是最原始的閉卷考試形式,考核內容無非就是對書本知識的考察。很多學生經過兩天的突擊就能拿到很好的成績,失去了考核的最終目的。在動手能力的考核上,雖然很重要,但占總分數的比例是很少的,決定分數的高低仍舊是卷面成績。這樣根本不能起到應有的以考助學的作用[4]。
3 對策
3.1 完善教學內容
首先我們要做的就是對于課程內容的完善,增加企業(yè)成本核算所需要的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內容,加深學生對企業(yè)生產過程的了解,這樣就可以更為詳細地了解企業(yè)成本的核算過程,認清楚整個產品成本形成過程中的所有環(huán)節(jié)。之后再結合課本上的理論知識,學生就可以在成本核算方面的業(yè)務實踐能力方面得到很大的提高。
3.2 革新教學方法
3.2.1 引入案例教學法
吳瑤在進行成本會計教學中,總結了一些很好的經驗,她通過把一些復雜的成本計算轉變成生活當中發(fā)生的一些故事,通過故事的講解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冻杀緯嫛氛n程當中有一個思路,就是在分配某項費用給若干對象的時候,要進行分配率的計算,計算公式為分配率=待分配總額/分配對象的標準之和,那么某個對象應該分配的費用就等于該對象的分配標準乘以分配率。這個公式對于學生們來說非常抽象,很難理解和記住。
因此,她在講解公式之前,專門引入了一個故事:一個胖頭陀和一個瘦頭陀走路太累,因此,共同雇傭了一輛人力車,共話費10塊錢,胖頭陀體重140斤,瘦頭陀體重80斤,那胖頭陀和瘦頭陀各應付多少錢?通過故事的講解來理解這個公式那就非常簡單了。車費10元是待分配的費用,胖頭陀和瘦頭陀是分配的對象,他們的重量就成為分配的標準,所以分配率=10÷(140+80)=0.045(元/斤),胖頭陀應負擔的車費=140×0.045=6.3元,瘦頭陀應付3.7元。
這個故事對于學生的理解是非常容易的,把這個故事轉化成為課程中的計算公式,學生的思維就能得到很好的鍛煉。通過這樣的案例,就能讓學生輕而易舉地掌握相關的知識。
3.2.2 引入項目教學法
作為另外一種教學方法,項目教學法就是圍繞工作的內容選擇具體的教學項目,并通過項目的組織和開展進行教學,使學生親自參與到項目的全過程當中。在實施的過程當中,應該把握好以下三個關鍵:
一是要選取合適的項目,項目的具體任務和能力目標要明確;二是在項目的運行過程中要采取適當的形式組織教學,例如,團隊合作或者由個人獨立完成;三是在項目結束后的考核評價要起到激勵學生的作用。
項目教學法的提出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識的傳授并不應該是教學的唯一任務,教師更多的是要扮演協(xié)調和導航的角色,在引導和組織教學的過程中構建真實、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如何選取教學項目以及每個項目的教學重點,這就需要教師和相關部門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和判斷。
3.3 改革考核辦法
中職會計專業(yè)主要是培養(yǎng)應用型會計人才,應著重于考核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考核方式上,課程的最終成績除了卷面考試外,還應該包括平時表現、出勤情況、實訓情況等。而期末考試的內容也要包括理論考試和技能考試,而且還要提高技能考試的比重。
在考核形式上,理論考試可以采取閉卷形式,而技能考試可以實施抽簽開卷考試的方法。讓學生隨機抽取由真實案例改編的題目,并在規(guī)定的時間,獨立或分工合作完成產品成本核算等工作。
另外,任課教師還要注意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制作出高水品的成本會計多媒體輔助課件,而不是簡單的教材內容拷貝到電腦上。
4 結語
改進成本會計教學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專業(yè)教師需要在長期的教學崗位中不斷實踐和探索,不斷總結和改進、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
[1]陳特雅.中職成本會計教學探討[J].考試周刊,2012(16):183-184.
[2]俞宏,夏鑫.成本會計教學的體系結構創(chuàng)新及策略構想[J].會計之友,2006(6):40-41.
[3]徐鋒.中職成本會計課教學模式改革探索[J].商業(yè)文化:學術版,2007(5):248.
[4]張穎.淺談高職《成本會計》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改革[J].科技信息,2011(9):244,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