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博的失落,所有人都可以想像。本就是替他人作嫁衣裳,印尼的客場之旅,比賽還沒能贏下來,此前在東亞杯和熱身賽上的努力,全都付諸東流,不會有人記住。
和此前卡馬喬輸給泰國青年隊的比賽相比,贏不了印尼算不上恥辱,卻足夠動搖中國足協對本土教練最后一絲微弱的信任。出征印尼之前,里皮奇怪地來到國家隊訓練基地,奇怪地和傅博見面。更奇怪的是,這次里皮的訪問,兩天前就有媒體獲知消息,還有人提前問傅博如何看待里皮的來訪,傅博老老實實地回答說,一定會向里皮學習的。
作為同行,遇上里皮這樣拿過世界杯的前輩,謙虛學習是必須的。只是里皮造訪的背景顯得更為復雜,所有媒體和球迷,似乎都在等待著里皮執(zhí)掌中國隊。時間上,應該要在廣州恒大這一個賽季全部比賽完成之后——倘若真能在亞冠登頂,恒大還會有世俱杯的比賽任務。所以里皮入主中國國家隊的時間,最早也應該在2014年年初了。
這一切都顯得順理成章,然而問題就存在于這樣的理所當然之中。恒大老板許家印永遠都會表示他對中國足球的支持,所以里皮去執(zhí)掌國家隊,恒大不會阻攔:里皮本人也在面對意大利和中國媒體時,從來不否認自己有可能成為中國國家隊主教練。中國足協在經過卡馬喬這番洋教練顛簸之后,終于可以迎來一位真正頂尖的世界級大牌主教練,足協領導們估計都在翹首以待。
可是中國足協以及中國國家隊,是否做好了迎接里皮的準備,以及里皮是否做好了擔任中國國家隊主教練的準備,依舊是撲朔迷離的話題。從施拉普納到霍頓、米盧、阿里漢、杜伊科維奇、福拉多和卡馬喬,二十年來中國國家隊的主教練,米盧之外,都是因為成績不佳而下野離職,但導致成績不佳的原因,細加分析,多是因為溝通不暢而形成的。哪怕是名滿天下的米盧,和中國足協以及部分助手和隊員,后來同樣存在不少溝通方面的問題,甚至發(fā)展為矛盾,洋教練對于中國國家隊而言,最大的挑戰(zhàn)在于溝通。
由語言到意識形態(tài)、人文習俗等各方面的文化壁壘,不是通過翻譯與合同條文就能解決的,更何況中國足協的工作狀態(tài),就是長久掙扎于放權與不放權之間。理論上對于國家隊的管理,足協應該放權,但一旦放權,根據過往的經驗看,這個政府行政部門的領導們,很容易感覺自己大權旁落、自己被架空,而大賽的任務又一直是他們的政治生命線,每到大賽,必有足協大員出現“督戰(zhàn)”,哪怕最終結果通常都是失敗。
精猾如米盧者,都對手中權力范圍時大時小感覺痛苦,其他洋教練,尤其是來自西歐足球背景的人,溝通的難度則更大。這樣的故事,幾乎每一位洋教練在中國國家隊主教練任上都遭遇過,因此這已經不是一種特殊現象,更是兩種不同足球系統彼此不兼容的集中體現。
對于里皮,中國足協值得慎重再慎重,他可能是挽救中國國家隊信心的最后一根稻草。讓里皮在未來幾年,帶領中國隊去打打亞洲杯預選賽以及亞洲杯,有些牛刀殺雞之憾。國家隊終極考驗,仍會是2018世界杯的出線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