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基金追求的是相對收益率,因此將基金經理的表現與各自的基準進行對比才有價值,而不是簡單地看絕對收益率。如果任期內,基金經理獲得了10%的投資收益率,而大盤上漲了15%,則該基金經理的超額收益為負,根本不值得選擇。
基金公司的一季報大戲已然落幕,結果又是“城頭變幻大王旗”,幾家歡喜幾家憂。對于基金經理,排名關系著其聲名和獎金;對于投資者,排名第一還是第二,意味著自己購買的基金掙到的是多還是少。正因如此,基金排名總是能夠吸引無數投資者的關注。
據天相數據統(tǒng)計,一季度利潤總額排名第一的是華夏基金,共實現利潤66.73億元。易方達、嘉實、匯添富和景順長城分別是第二到第五,一季度分別盈利5 2 . 9 9億元、34.08億元、32.06億元、29.90億元。
但根據投資收益率來看,今年一季度,華商基金、景順長城、泰達宏利位于賺錢榜前三位,每1億元的資產分別為投資者賺得986.81萬元、735.98萬元、734.79萬元。
顯然,兩種排名之間的差別巨大。對于投資者而言,后一種排名更具有參考價值,因為第一種排名容易受到基金總資產規(guī)模的影響。譬如,1000塊錢在5%的收益率上可獲得50塊收益,而100塊錢在5%收益率上只有5塊收益,這樣的對比很不公平。
而收益率直接代表著投資者每一塊錢能獲得的回報,是可以在不同的基金之間進行對比的。但是,基金總資產和基金收益率之間也有著直接的聯系。一般而言,基金資產規(guī)模越大,則獲取高收益的難度也相對越大。在當前中國金融衍生工具并不豐富的前提下,基金調倉更多的只能靠直接買賣股票來實現。所謂“船小好調頭”,小基金調倉根據市場狀況,進行短期調倉的難度相對較小,因此也更易發(fā)揮基金經理的擇時擇股能力。
那么,投資者根據收益率排名選取基金經理,就一定靠譜嗎?未必。其實,選擇基金經理,需要考慮的方面很多,包括分析基金經理的收益是來自于其投資能力,還是來自于偶然的好運氣,已然成為歷史的業(yè)績表現,在未來是否還能持續(xù),等等。
共同基金追求的是相對收益率,因此將基金經理的表現與各自的基準進行對比才有價值,而不是簡單地看絕對收益率。因為,基金的高收益率有可能是由于市場整體的上漲,而非基金經理的投資能力。即,如果在某個期間內,基金經理獲得了10%的投資收益率,而大盤上漲了15%,則該基金經理的超額收益(經理收益-大盤收益)為負,根本不值得選擇。因此,在選擇基金經理時,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首先應該考慮的是基金經理的持續(xù)表現能力。有研究表明,在美國的基金經理排名上,收益率排名前十位的基金經理,在5年以后,沒有一位還排在該榜單的前十位里面??v觀過去幾年中國基金經理的排名,能持續(xù)排在前十的似乎只有王亞偉。
其次,應該考慮基金經理的風險調整收益。收益和風險,永遠是成正比關系的。因此,分析基金經理時,要考慮基金為獲得收益所承擔的風險。最好的對比辦法,就是考慮基金的信息比率。這一比率越高,則表明基金經理的風險調整收益越高,更值得信賴。
第三,應該考慮基金經理的投資理念、投研團隊的一致性。只有用穩(wěn)定的投資團隊、持續(xù)一致的投資哲學獲得持續(xù)卓越表現的投資經理,才值得托付。
最后,基金收取的費用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市場越是有效,獲得超額收益就越加困難,而基金的各種費用,對基金的收益率有著直接的拉低作用,萬萬不可忽略。
總之,“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選擇基金經理這事兒,也直接關乎投資者的金錢利益,一定要慧眼識英雄,而不能馬馬虎虎、隨便地就被一次偶然的卓越表現給欺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