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彤彤的《毛主席語錄》、紅衛(wèi)兵袖章、遺傳了三代入的大木桿秤、有著時代記憶的一枚枚郵票、一張張糧票……在從化城郊一棟普通農(nóng)家屋的一樓,有一家特殊的“博物館”,“館主”曾耀登是一位年輕的中學教師。
其實,這個“博物館”只是曾耀登家一個普通的房間,里邊陳列著他搜集的幾十年前的常用品,當然,這些常用品現(xiàn)在不常見了。游走于這些珍藏品中間,仿佛穿越到了幾十年前那個特殊的年代。
“這桿秤是我爺爺?shù)臓敔斢眠^的,秤桿就一米六七,用的時候要兩三個人抬,這個是我收藏的最早的東西了?!痹菑?歲就開始有意識地收集這些記載歷史的東西,他的“博物館”最早的一件藏品是他小學一年級時收集的郵票,而最有歷史的藏品,則是這根長一米多、上刻“錦華祖較合平水司碼”的長桿秤。
隨著年齡增長,曾耀登收集的東西越來越多,種類也五花八門,開始是郵票,糧票、布票等票證,后來就有了連環(huán)畫、公仔書、搪瓷缸子、瓷碗,再后來就是報紙、農(nóng)具。
對于這個“博物館”的用途和未來,曾耀登早有了自己的考慮?!霸谖业膬r值觀里面,教育是最重要的,我收集這些東西就是為了教育。無論是舊時的物品,還是當代有關航天成就的報道,都是我收藏的對象,我只希望通過我的努力,讓更多的孩子,更真實地接受到更好的教育。”
(何雅摘自《新快報》2011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