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僧袍、提LV包、乘私人飛機,這段互聯(lián)網(wǎng)上火爆的炫富視頻引發(fā)泰國國民熱議后,其主人公、現(xiàn)居美國加州的前僧人Nenkham近日被泰國警方以多個罪名跨國通緝。這些,同樣在中國引發(fā)網(wǎng)民八卦。
僧人就應當青燈孤影、陋居簡食嗎?幾年前,一項網(wǎng)絡調查將遼寧一寺院和尚原始狀態(tài)的生活與少林寺僧人氣派闊綽的生活場面作比較,讓網(wǎng)友投票選擇哪一種僧人更值得認同,據(jù)說93%的人取前者,這讓明奘直呼:“這說明我們這時代很操蛋,很糟糕?!泵鬓适墙裣膱A寂的中國佛教協(xié)會副會長凈慧長老的弟子,現(xiàn)任北京朝陽寺住持。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碑敶思娂娺M入社會生活,既是要找尋一個僧俗兩界的接榫處,同時也是在摸索他們自己的位置。記者在北京、天津、河北、青海四地的法師身上,讀到的是一個個性格棱角分明的人,他們有著各自的世俗煩惱和喜悅。
不應酬,怎立足?
“我很早就用網(wǎng)絡了,我的博客100多萬點擊率。我對社會問題不回避,嘻笑怒罵、直指人心?!弊谘b修雅致的會所里,明奘法師一邊沏著功夫茶,一邊嘻嘻哈哈地說話。他不諱言有三大件:手機、電腦和方向盤?!?004年之前,我主要的活動空間基本在寺院里,之后就在社會上走動。別人可能說我們不守規(guī)矩,但現(xiàn)時代要改革一點突破一點?!?/p>
斯文中透著幾分江湖氣的明奘,夸口凡是他在哪兒呆著,那地方頓時就人山人海。因為從早到晚客人不斷,迎來送往,陪吃陪喝陪聊是必須工作,他自稱“三陪和尚”。這是想讓世人曉得,他們當和尚也不容易,也被折騰得很辛苦。
就拿吃喝來說,佛門中也有排場。客人來了,必要時得宴客,雖是仿膳,卻有規(guī)格講究,社會上的虛禮俗套,皆不能免。
有人會拒絕這樣做么?有的。
圣慧法師就是這樣。身為住持,她近來里外忙活著重建蓮宗寺,這是天津市唯一一所尼僧叢林。她計劃廟修好后,把門臉兒租給人搞經(jīng)營,好為廟里賺點自養(yǎng)收入。有人攛掇她干脆開個素齋,她怕吃吃喝喝的風氣把自己纏住,沒答應?!靶疟妬沓燥?,叫我陪,一天不干別的光陪吃飯了。”
“我本身做得不夠,不符合一個都市寺院住持所做的,不像別的出家人,應酬多,事兒多?!彼孟裨谧鳈z討。管理著這個寺廟,還嚷嚷著夢想進山修行,向往清靜,但這都是空話,上一代方丈把道場交給她,擔子得挑下去。
應酬是一種生存方式。不應酬,出家人怎么在社會上立足?怎么光大山門?像明奘這種自稱“很混蛋、油鹽不浸”的僧人,為了養(yǎng)活一眾山門里的僧人,也坦言不能不摒除視金錢如糞土的那股清高。他年年給企業(yè)辦講座,甚至有銀行請他做全國巡回演講,應接不暇,還兀自哭窮,說自己是“中國最窮的方丈”。
明奘很實在,“我不想入世過深,也不想避世過遠,我太沒理想和抱負了,當我要吃飯時,我就視金錢為金錢了。我們廟的運營,你也幫我們呼吁呼吁唄?!?/p>
做意見領袖,有風險
“三陪”是社會派生出來的任務,但還不是和尚最大的功用。僧人一步邁入公共生活,對世事就不再只是袖手旁觀的方外人。有時候,他們也忍不住要扮演下意見領袖的角色。
“我覺得所有中國人的幸??鞓坊蛲纯啾瘋几矣幸环蓐P系,我認為佛法智慧能解決比較細的問題,我愿意拿這種更加有用的工具來解決人的困惑?!泵髻t法師說。去年龔琳娜唱了一首神曲《法海你不懂愛》,他數(shù)度發(fā)帖斥責她污辱祖師,異化佛教形象,這么一嚷嚷,滿世界都注意他了。后面的陜西興教寺申遺事件,他也接連表示意見,疾呼“不可”。
身材修長的明賢,是青海北海禪院的住持。6年前,他從中國西北徒步到印度,重走唐僧取經(jīng)路,媒體長槍短炮跟隨記錄,那是他入世之始。
某種意義上,在社會上走動的僧人,都有一點領袖氣質。那位以娛樂眾生為職志的延參法師,是他們中的佼佼者,名氣蓋過許多教內(nèi)享有威望的長老。太出風頭,不見得是好事。明賢不愿評價延參,明奘則對他的那位老朋友就不諱言“瞧不上”。
“他所講的100來字全是車轱轆話,比心靈雞湯還淡。沒有任何價值。”明奘直言,“他誤導信眾,誤導社會,你只是賣萌這點東西,那社會大眾永遠不知道佛法是什么。”延參是河北省佛協(xié)11位副會長之一,但“他是個體行為,那是他的修行方式”,也沒犯什么戒律,沒法采取措施。
話雖如此,明奘對延參掀起的社會效應有點自嘆弗如。當這個舌燦蓮花的和尚聽記者夸贊他其實也有這方面的潛質時,他歡快地笑了起來。
另類的明奘,也在“去傳統(tǒng)”越來越遠。他盤膝坐在椅子里,身著白T恤,腳穿時尚休閑鞋,自成風格。平時的裝扮,沖鋒衣、棒球帽,袖子捋得高高,赤足趿著拖鞋在鄉(xiāng)間土路上蹬自行車,與一般寶相莊嚴的住持形象迥異。
更有特立獨行的,一次他在住院,有信徒探望,想請他穿上僧衣好給他磕個頭。他著病號服正在輸液,說衣服在墻上掛著呢,你沖著衣服磕好了。2006年,他索性寫一文章,提出吃素、放生、念佛或念咒只是修行的輔助,一個人的內(nèi)心凈化才是成佛唯一標準,主張糾偏。
“凡是執(zhí)相而求的,我都覺得很荒謬,很愚蠢。你看牛羊駱駝馬,天生吃素,也沒見給社會帶來任何進步和價值。這些外在形式可有可無,但不能說,說了你就被滅掉?!币f開來,他恐怕已被滅掉多次。10年前他住持的寺院就不用佛教節(jié)日而采用世俗節(jié)日過節(jié),10年前他就開始到企業(yè)或大學講課,一直到現(xiàn)在,禪堂陸續(xù)開進大學。至于具體規(guī)模,他不肯透露,“不能公開說,千萬謹慎”。
夾縫中,展個性
存在感對于任何社會個體都重要,僧人也不例外。古老的身份要求他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找到適宜的生存辦法,以避免與大眾之間產(chǎn)生認知隔閡。在這方面,延參過去一年多所引發(fā)的社會效應可謂典型。
他那一口方言、他的呆和萌、他的率性幽默,在現(xiàn)實中都成了溝通大眾的接地氣的手法,因而走到哪里都會有一簇粉絲追隨堵截。當人們以娛樂心態(tài)圍觀他,他也在這圍觀下給人們輸送著愉悅。這種個性示范,給整體性格不外露的佛教界添上了詼諧色彩。有僧人就說,“哎呀,這個法師影響太大了?!?/p>
個性僧眾的被關注與受歡迎,好比是一種市場供需關系的確立,這會是佛教在現(xiàn)代化潮流中站住腳跟的有效嘗試么?
出名以后,延參社會活動纏身,他把這種忙說成是“關懷社會,關懷人心”的僧人本分。今年延參辦了一件大事,即進到全國近百所重點大學開講座,和當代大學生們交流“幸福、快樂”之類的人生話題。焦點中的延參,仿佛上世紀大眾書報雜志上的“知心姐姐”的翻版,儼然一個心靈導師。
無疑地,延參也需要面對教界內(nèi)外可能存在的“脫離本分”、“嘩眾取寵”、“糟踐了連皇帝都買不到的出家人身份”的諸多指摘與壓力。
“佛教有主動精神,但是有尺度,追名逐利不叫入世,叫同流合污。”一位住持向記者指稱,當前確實存在少數(shù)出家人“走末流”,甘愿供人茶余飯后消遣的現(xiàn)象,而這導致了佛教被低賤化。
對于延參來說,這會成為困擾么?
“人來我往,紅塵紛擾,哭了笑了,自會散了?!毖訁⒉粺o憚意地說,一副超然態(tài)度似乎很無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