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憤怒地說女兒:天生的蠢材
一見到她,我就覺得這是個很有自己想法的獨特的孩子。她愛打扮,趕流行,當時才剛流行假睫毛,她就戴了兩副,像極了卡通影片里的女主角,臉上化著厚厚的妝,但一點都不會讓人討厭,因為她很有自己的風格。當她講話,比手畫腳,我注意到她的十個手指鑲滿了顏色絢麗的指甲片,每一個指片都有不同的設計,她告訴我全都是她自己設計的,令我贊嘆不已,“真是個天才!”
她媽媽馬上補上一句:“天生的蠢材,整天不讀書,把心思都花在這些沒有用的東西上!”
我覺得她是很有想法,很有天賦的孩子,媽媽卻說她是蠢材,我覺得很惋惜,但是一點都不意外,因為在我的身邊,包括我自己,如果不時時提醒自己用長遠的眼光看待孩子,我也會犯同樣的錯誤。我們大部分的父母都這樣,孩子的學習就是一切。
我看媽媽一眼,有很多的感慨,這樣天才般的孩子,生錯了家庭。我們這一代做父母的從小聽話、守規(guī)矩,安分守己地完成父母的期待,離開學校找了份安穩(wěn)的工作,結婚育子,期待孩子和我們走一樣的路,過一樣的生活。
玉婷父母雙方幾姊妹組成的大家庭,有六七個孩子,前面的兄姐,都還如父母們的期待,在學業(yè)和行為上都沒有給他們找大麻煩,沒想到玉婷上初中之后180度的轉變,不喜歡讀書,結交愛玩的朋友,不服老師的管教,頂撞老師,家長常被請到學校,令爸媽頭痛不已。
長期輔導青少年,使我清醒地看到,符合目前這種制度、教材和價值體系的就被評定是好學生,不符合的就是有問題。
我很想站在玉婷的立場,大聲地告訴媽媽,在現(xiàn)在多元的社會,只會讀書的孩子才是蠢材,未來才真正沒有前途,像玉婷這樣有才氣的孩子,只要有人好好地輔導她,我確信她未來一定有自己的一片天。
可是我沒這樣做,我知道要父母改變固有的想法是很困難的,父母只想孩子聽話,能有好成績和表現(xiàn),讓他們在親友老師面前揚眉吐氣,如果做不到這些,至少也安安分分,別給他們找麻煩。
我和玉婷媽媽談了一會,覺得有一種無力感,我無法說服她接受一個不一樣的、與眾不同的女兒,她堅持認為孩子的本分就是讀書,就應該把本分該做的事做好,父母的職責,就是管束和教育孩子,否則孩子觀念偏差,學些沒用的東西,將來還會危害社會,成為社會的負擔。
“你對玉婷的期待是什么?怎么你才可以安心,讓她做自己想做的事?”
媽媽很直率地表明,每天正常上下課,別在學校惹事,把初中讀完,上不了高中,至少也要讀個高職。很簡單,就這樣。
我想幫玉婷一點忙,我支開媽媽單獨和她談話。我改變不了她的父母,但我希望她為了自己有一個絢麗的未來,學會調整自己,讓自己和媽媽看起來不那么嚴重沖突。媽媽的期待看似很簡單,事實上,即使玉婷都做到媽媽的要求,媽媽還是會有沒完沒了的嘮叨和啰嗦。
倔強孩子堅持自己的選擇
玉婷未來想做一個美妝師,有自己的工作室。我要她寫下自己的夢想,幾年幾月要在哪里有自己的工作室,要為誰服務,要得到什么樣的收入和成就,明確地寫在A4紙上,貼在書桌前,專注目標,全力以赴做眼前可以努力的部分。
專注的意思是重新安排自己的生命和人生目標有關的事,就是“重要”和“有價值”的事,其他的事都是雜事??粗刈约旱膲粝?,別管別人的看法,因為夢想只屬于她個人所有,其他人的意見,都只是參考!
“讓自己初中畢業(yè)后,面對自己的夢想,有更好的選擇,可以讀適合和喜歡的學校,穿著學校的校服,會有榮譽感和自豪感?!?/p>
玉婷看我一眼,有些失望,她告訴我,她討厭課本、恨死了考試!
“沒有人喜歡讀書考試。如果忍耐眼前的辛苦,可以讓你的夢想實現(xiàn),為什么不做聰明的投資者?”
玉婷并沒有被我說服,因為她認為要做專業(yè)的美妝師和讀書無關。
當然!如果玉婷要做一個沒有證照,三流的街頭美妝師,當然不需要再讀什么書!如果她要做一流的美妝師,或未來有機會登上國際舞臺,有基本的學歷和資格是很重要的。
“你要什么呢?一輩子都讓父母不肯定,在哥哥姐姐面前永遠抬不起頭來?還是給自己一次機會,證明你是對的,你比他們更優(yōu)秀?”
生命是一連串的選擇,玉婷可以選擇繼續(xù)和父母抗爭,消極地讓自己可能的未來就此沉淪,也可以忍耐眼前所有的誤解和寂寞,給自己一個全新的機會。我相信以玉婷的才華,未來一定有飯吃,而且比哥哥姐姐吃更香更好的飯。
玉婷把我的建議聽進去,初中順利畢業(yè),如愿進入了她要的高職,學校提供給她很好的舞臺和機會,爸媽卻一直扮演澆冷水和嘲諷的角色。
女兒心聲:如果可以選擇父母, 該有多好?!
她目前遇到一個難題,是要選擇繼續(xù)升學,還是畢業(yè)后直接投入職場。父母認為高職畢業(yè),只是個“工”或“匠”,讀完大學才會是“師”,很瞧不起她在學校的各項表現(xiàn),認為她在美妝上的許多創(chuàng)意,都是不入流的伎倆,誰會看重這些花里胡哨的作品。
玉婷因參與創(chuàng)作常會晚歸或夜不歸宿,爸媽不僅無法認同,還一直批評她的學校是三流的學校、一群三流的師生。父母要玉婷專心準備升學才有意義。
玉婷的看法很務實,即使大學研究生畢業(yè),一樣要進入職場,沒有工作的經驗和歷練,也不會是個“師”,她想要先工作,未來有需要再進修。她想好好地利用學校的資源,在畢業(yè)之前,能有亮麗的表現(xiàn)。
“爸媽為什么那么難溝通?如果可以選擇父母,該有多好?!”
心理老師給孩子的建議
我看著玉婷,心中有許多感慨。爸媽都想把自認最好的給孩子,卻很少思考這是不是她需要或喜歡的。作為心理老師,玉婷還是對我欽敬有加,愿意聽我的看法。我給玉婷給出了以下幾個建議:
首先,我要玉婷了解父母也許沒有用對方法愛她,但絕對是這世界上難得的溫情,不要企圖改變爸媽的想法與期待,他們和我們有著不同的成長背景和想法;但不要因為彼此的不同,就否認對方的一切。爸媽和我們一樣獨特,只是不同而已。
其次,我建議玉婷善用學校的資源,讓自己有最大的展現(xiàn)可能,要不要升學,別急著現(xiàn)在決定。她在技藝上的種種成就,說不定也有很好的進修機會。堅持自己的夢想;但路有多重選擇。
最后,我讓玉婷提醒自己多包容。只有包容,愛才能在親子之間流動。同時也開放自己,讓爸媽了解她的夢想和父母的期待是相近的,只是途徑不同,并且要減少與父母的摩擦和沖突,學會與父母和好是很重要的功課,多去了解父母的想法。指責和批評的背后是關心和期待。
“不管父母的意見是什么,都感謝他們的關心和愛,親子溝通的門就容易打開!”
“你的爸媽,一直都是全世界最好的父母,因為他們是唯一的、無法選擇的。”我們相信什么,我們就得到什么。為什么不肯相信我們現(xiàn)在擁有的呢?
玉婷這樣一個讓父母頭痛的孩子,聽懂了我說的話,流下了淚水。認識她三年多,她和父母總是彼此抱怨,可是我心里明白,他們都是最棒的父母和孩子。學會用珍惜和感恩的心對待彼此,我們就可以看見難得的、珍貴的愛一直在親子間流動。
衷心祝福你和我,時時都關照、提醒自己內在要有顆善解、包容的心,看待生命的一切,讓愛能時時流動。
責編/昕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