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稱為“植物學活百科全書”的國際著名植物學家、香港中文大學榮譽院士胡秀英教授2012年5月22日因肺炎引發(fā)腎衰竭逝世,享年104歲。
胡秀英1908年出生于江蘇徐州,1933年畢業(yè)于南京金陵女子文學院,后進入廣州嶺南大學擔任植物學助教兼修碩士學位。1949年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是哈佛首位華人女博士。1968年從哈佛退休后,即應(yīng)香港中文大學邀請到中文大學任教。在她生前,她一直參加各種活動,出席各種學術(shù)會議時,她總是侃侃而談,反應(yīng)敏捷。
生命不息,運動不止
胡老從小就喜歡運動,從學生時代起,她就愛玩各種球類,無論是棒球、羽毛球,還是籃球、乒乓球她都喜歡。因為胡老愛好運動,也讓她有了一個健康的身體。百歲以后,胡老較少外出,但她安步當車,常在校園內(nèi)散步,就是去山頂?shù)牟蛷d也不坐校車。生命不止,運動不停,成了她長壽的主要因素之一。
拿得起,放得下
胡老有一句養(yǎng)生的名言:“養(yǎng)生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拿得起,放得下。隨便什么問題,要做,就要有勇氣拿起來;做不完的,也不要老把它放在肩上,要能夠把它放下?!彼昧苏?5年的時間編寫了《中華食用植物》一書,這部著作凝聚了她畢生的心血;在她的標本室里,共有2.4萬多種標本,其中綠色標志是香港的標本,紅色的是香港以外中國其他地方的標本,黃色的是中國以外的標本。胡老從60多歲開始在香港山上采集標本,自稱為“百草婆婆”,爾后又像燕子筑巢一般建立起了一個植物標本室。這種勇氣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有的。具有這種性格的人當然會成為生活的強者,自然會發(fā)出燦爛的生命之光。
不偏食,多喝水
在飲食上,胡老從沒有偏食的習慣,她主張吃東西要注意營養(yǎng),多吃清淡一點的蔬菜。她每天晚上要吃三種蔬菜,如芹菜、胡蘿卜、小白菜等,炒好后放幾塊魚。她主張每天至少要喝八大杯水,認為充足的營養(yǎng)和水對于人體就像汽油對汽車一樣,缺少了便沒有了動力。
此外,她還有一個養(yǎng)生習慣,就是每天起床后要喝3大杯自創(chuàng)的養(yǎng)生保健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