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秦檜當權(quán)時,有個讀書人偽造了一封秦檜的推薦信,然后拿去找揚州知府安排工作,不料被查出來了,知府將讀書人送給秦檜發(fā)落。奇怪的是,秦檜知道了這事,不但沒有暴跳如雷,反而給讀書人安排了一個官職。旁人疑惑,秦檜解釋說:“這個人敢偽造我的信件,可見膽量非凡。這種人,如果不用官職籠絡(luò)住,他肯定會投靠敵人,并不擇手段地來攻擊我們?!?/p>
和珅當權(quán)時,他跟前的奴才也橫行無忌。一天,和珅的奴才的小舅子,駕著馬車在大街上橫行,把御史謝振定的車給撞了,撞完了還罵別人擋他的路。謝振定很氣憤,抓著該人就打了幾十板子,還把他的車給燒了。這事和珅沒出手,一姓王的官員不滿了,替和珅出手,找了個借口撤了謝振定的官。朝臣評論:謝丟了官,王丟了名譽。
商紂王整夜爛醉如泥,連日期都忘了。問身邊近臣,近臣也不知道,于是派人去問箕子。箕子得知后,對門人說:“身為天子卻連日子都忘了,這是天下要大亂的開始。大家不知道,而我知道,這不是件好事。”于是,假裝喝醉說不知道。
漢武帝的寵妾李夫人,得了重病后,就把自己鎖在屋子里,無論武帝怎么求她,都不肯出來見人。姐妹覺得她傻,說:“你不趁著現(xiàn)在皇帝對你一片癡情,趕緊為李家多求庇蔭,還想等到什么時候?支票不兌換就要過期了!”李夫人答:“女人以色得寵,我現(xiàn)在病成這樣子,如果讓皇上見到,寵就要變憎惡了!我不讓他見,讓他以為我還如從前一樣美麗,我李家的兄弟就自然得到照顧?!惫?,李夫人死后,漢武帝思念不已,對李家人也諸多照拂。
明朝嚴嵩當權(quán)時,江西宜春縣令劉巨塘進京為他祝壽,祝壽完畢后,不小心被關(guān)在嚴府內(nèi)。劉巨塘又急又餓,此時嚴府管家嚴辛帶劉去了自己的住處休息,并且請劉吃飯。飯后,嚴辛請求劉巨塘以后多照顧他。劉說嚴辛身在相府,讓自己幫忙是開玩笑。嚴辛說:“大人,您讀書人,有些事您還不懂。所謂月滿則虧、水滿則溢。只求您以后一定不要忘了今日我的請托!”沒過幾年,嚴嵩敗事,嚴辛也被抓,幸好劉搭救,才沒被問斬。
榮祿是慈禧太后的侄子,攝政王載灃的舅舅。因為慈禧的信任,當紅時權(quán)焰熏天,軍國大事說了就算;后來不知為什么觸犯了慈禧,被冷落,抑郁而死。榮祿死后,朝廷按慣例默哀一日,慈禧不高興了,大罵:“干嗎撤樂?難道他榮祿死了,我還要哭著不吃飯嗎?”立即命人奏樂。
唐德宗時,皇宮采購人員在大街上看到什么就拿什么,不但不用花錢,主人還得免費送貨,這就是“宮市”。宮市的影響太壞了,太子李誦看不過去,準備找父皇匯報一下,管管這事。太子的老師王叔文勸住了他:“太子,您應(yīng)該多陪父皇吃吃飯,有事沒事去請個安;至于工作上的事情,不要過問,否則皇上一旦懷疑您收買人心,那您就危險了!”
唐高宗要封武則天為皇后,褚遂良、長孫無忌、李勣等商量,準備勸阻。褚遂良主動說:“這事得我先出馬。長孫您是老國舅,如果您說不動,皇上就是不敬舅舅;老李您是國家元勛,如果說不動,皇上就會有藐視功臣之嫌?!遍L孫無忌和李勣深以為然。
齊國名相管仲將死時,桓公向他請教宰相的繼任人選,并說自己想用管仲的好朋友鮑叔牙。管仲說:“鮑叔牙是個好人,但不適合總理朝政,他太善惡分明了,疾惡如仇。”后來桓公仍然用鮑叔牙為相,鮑看不慣桓公身邊的小人,一氣之下,竟生病死了。
北宋寇準將罷相,去求宰相王旦給個“使相”(榮譽宰相)的榮譽官銜。王旦推辭說:“官職哪能私下相求!”寇準很不爽。幾天后,皇帝和宰相們討論怎么安排寇準,王旦贊譽了一番寇準,建議讓寇做“使相”,大家同意了??軠室虼巳ハ蚧实壑x恩,感謝皇帝做主?;实鄞穑骸巴醯┩扑]的?!笨軠蕬M愧不已。
唐朝魏征有個愛好,嗜吃醋芹。唐太宗請魏征吃飯,面前擺一碟醋芹,只見魏征山珍海味都不吃,就吃醋芹。太宗說:“魏征你老讓我不要有愛好,可我看你自己就沒做到啊。”魏征回答:“上有所好,下必盛焉,所以在上者不宜有愛好。至于我,也只有這么一個小愛好,不敢因此誤事?!?/p>
武則天稱帝后任用李昭德當宰相,他作風強硬,不畏權(quán)勢,尤其得罪了武家不少人。武承嗣向女皇武則天告狀,武則天回答:“自從我任李昭德為宰相,我覺也睡得踏實多了,他是幫我做事情的,勞苦功高,你們根本比不了,就別在我面前說他壞話了!”
蘇軾做地方官時,來往客人很多,接待事務(wù)繁重,蘇軾的做法是:對于一般人、不愿多接觸的人,則安排他天天看美女歌舞表演等節(jié)目,自己則躲一邊清靜,幾天都不去搭理;對于有私交的客人,則屏去一干閑雜人員,主客面對面,安安靜靜地喝酒、聊天。這樣大家都滿意,前者滿意主人的招待豐盛,后者滿意主人的情意深厚。
北宋時,趙匡胤做上皇帝后,他的老娘每天愁眉不展。有人問老太太:“您現(xiàn)在是皇太后了,可謂尊榮之極,怎么卻不高興?”老太太說:“你只看到帝王家的富貴榮華,卻不知,一旦變天,你們這些人還可以為新主效力,或者是隱居鄉(xiāng)間;而我們這些帝王家的人根本沒有退路,非死不可啊。想到這,如何高興得起來?”
唐初盜賊盛行,大臣建議唐太宗嚴刑峻法。太宗說:“從古到今,百姓之所以淪為盜賊,不是法律太寬,而是賦稅太重,官員壓榨欺辱百姓。百姓沒有活路,只有鋌而走險。所以,杜絕盜賊的根本方法是減輕賦稅,懲治貪官污吏,使百姓過上小康生活。這樣,盜賊自然就會消失。哪里還用苛刻的法律!”太宗的政策實行數(shù)年后,盜賊大大減少。
宋英宗即位不久,慈壽太后(英宗從小就被慈壽太后抱養(yǎng))暗中送信給大臣韓琦,說是英宗對她不好,請韓“為孀婦做主”。過了幾天,韓琦單獨覲見了英宗,將信交給英宗,并說:“皇上能有今日,多虧太后的幫助。圣上雖然不是太后親生骨肉,但這份恩情,圣上不能忘記。您以后只要多加奉承太后,宮中自然無事?!比缓箜n建議將信燒掉,以防小人離間。之后,英宗與慈壽太后相處融洽。
宋徽宗時,于多地設(shè)置敦宗院,以疏散繁多的皇室宗親。敦宗院挑選賢明的宗族成員為主管,但院中有些輩分高的長者,不服管理。趙令郯剛剛要被派往一處敦宗院,徽宗問他有何好辦法,趙說:“輩分比臣高的,我就用國法來處理;輩分小于我的,我就用宗室家法處理。”趙到任后,將敦宗院管理得井井有條。
魯國法令規(guī)定:鼓勵民間力量去贖回流落在異國做臣妾的魯國人,花了多少贖金都可以找官府報銷??鬃拥膶W生子貢贖回一人,但子貢不在乎這點贖金,因而沒有去找官府報銷??鬃勇牭胶?,說:“子貢做得不對??!如今魯國富人少,窮人多,本來因為可以報銷,富人們還很有積極性,但他這么一整,以后就怕沒人再愿意做這事了。”果然,此后行動者寥寥??梢姾眯囊部赡苻k成壞事呀!
齊國攻打魯國,即將打到單父,當?shù)剜l(xiāng)老們請求縣宰宓子賤,發(fā)動百姓們把城外的麥子搶收回來,也不分麥地主人是誰了,反正能搶收多少是多少。宓子賤不準,因而有不少麥子沒來得及收割,被齊軍割了去。魯國當政者季孫非常氣憤,派人責備宓子賤。宓子賤說:“單父一地損失這一點麥子,對整個魯國來說算不得什么。但如果我放任人們搶割麥子,那些自己沒有麥田的人沾了方便,就會形成不勞而獲的習慣,那危害的可將是幾代人。”季孫聽后贊許。
蜀國有人批評諸葛亮吝于赦免,諸葛亮答:“治理天下應(yīng)本著公正、仁德之心,不該隨意施舍不恰當?shù)亩骰?。所以,先賢不認為無故赦罪是件好事。又如劉表父子年年都大赦人犯,但對治理國家又有什么好處呢?”
西周初年,姜太公受封于齊地,周公的兒子伯禽受封于魯?shù)?。太公到藩國后,無為而治,因陋就簡,五個月后就到鎬京述職。而伯禽到魯?shù)睾?,移風易俗,極力推行周禮,三年后才到鎬京述職。輔政的周公說:“齊國行政簡易,這樣老百姓就會親近君主,歸順君主,國家才能強大。但禮節(jié)簡陋,人無恭敬之心,齊必有篡位之臣。后代,魯國必將臣服于齊國,但其國祚會比齊長?!惫?,之后魯國一直遭受齊國欺辱,但齊國于中途被田齊所取代。
春秋時,魯國國相公孫儀愛吃魚,官民為投其所好,紛紛向他進獻。但儀統(tǒng)統(tǒng)拒收。儀弟不解。儀說:“如果接受,以后我就不能秉公執(zhí)法;不能秉公執(zhí)法,我的相位就不能長久;相位不能長久,有誰還會給我魚?不接受,雖然少吃點,但能長久??!”
秦末,沛公劉邦攻下咸陽后,將領(lǐng)們紛紛去爭奪金銀財寶,只有蕭何將秦朝宮室中所藏的律令圖冊等搜集起來。后來劉邦靠著這些“檔案”,知道了全國情況,從而奪得天下。論功行賞時,蕭何被推為第一,實在是理當其所!
西漢初,曹參繼蕭何為丞相后,一切按照以前的法規(guī)辦理,自己日夜痛飲美酒。賓客來勸說曹,還未開口,曹就斟上美酒讓他們喝。期間,只要賓客想說話,曹就立即斟上酒。賓客喝醉,始終沒有說話的機會。幾年后,天下大治,而“蕭規(guī)曹隨”也被傳為歷史佳話。
東漢時,安西都護班超因年老卸任,接任者任尚問有何賜教。班超說:“西域的這些官吏小卒,都是因為犯罪被遣送到這里,他們不是守法的人。再加上西域土著,未沾教化,民風狡詐。而你個性比較嚴厲急切。所以,我建議你以后不妨寬容簡易些,什么事只要把握住大的原則就行!不然,恐有禍亂?!比紊胁宦?,幾年后,西域果然發(fā)生叛亂。
西晉時,大臣何曾常常陪侍武帝飲酒。一日回來后,他對子孫說:“每次陪皇上飲酒,皇上談的都是日?,嵤?,從來沒說過經(jīng)略國家的長遠之計。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我看我們家到了孫子輩,就怕要跟著朝廷一起遭禍啦!”果然到了武帝子惠帝繼位時,天下大亂,何家子孫也被殺。
安史之亂爆發(fā)后,亂軍奔首都長安洶涌而來,唐玄宗一行人匆忙逃往四川。離開長安時,看見楊國忠正在指揮一群人燒儲物倉庫。玄宗說:“你把倉庫燒了,等反賊過來,什么也得不到,就會去搶老百姓的。何必呢,燒了也是浪費,還不如留給反賊,免得他們再去騷擾老百姓!”
唐朝大文人韓愈,曾任吏部侍郎(吏部是中央負責官員選任的部門,侍郎相當于副部長)。在他之前,吏部經(jīng)常大門緊鎖,弄得候選官員議論紛紛,以為吏部在搞什么暗箱操作。韓愈到任后,敞開門,聽任候選官員進出,并說:“人所以怕鬼,是因為見不著。如果見到了,就不害怕啦!”
宋真宗時,天下太平,但宰相李沆總是找些不愉快的事情去煩皇帝,像哪里有旱災(zāi)了,某地又有農(nóng)田被淹了,弄得真宗每天都感覺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副宰相王旦認為,這老李總是報憂不報喜,抓著芝麻點大的小事不放。李沆解釋說:“皇帝年輕,應(yīng)該讓他知道些國事艱難、老百姓窮苦,不然他會以為太平盛世,便無心政事,不是沉迷于酒色歌舞,便是大興土木、求神問仙?!崩钽焖篮螅贈]人給宋真宗念緊箍咒了,果然真宗開始大興土木、封禪泰山,勞民傷財,大臣們這才發(fā)現(xiàn)李沆當年的做法是何其有遠見,何其巧妙!
宋仁宗時,海盜進攻江蘇高郵,知軍晁仲約兵力少,就讓富人拿著財物、酒食去迎接海盜,以阻止海盜攻城。朝廷得知后,大臣富弼提議將晁仲約正法,但范仲淹反對,仁宗接受了范仲淹的意見。富弼非常氣憤,范仲淹說:“本朝從太祖開始,非謀逆之罪,難得處死大臣,這難道不是一種美德嗎?怎么可以輕易破壞?至高無上的皇帝,一旦做順手了這種事,閣下與我恐怕性命難保?。 焙蟾诲鲆蚴潞ε禄实厶幜P,這才感嘆范仲淹之眼光。
明朝時,羅通以御史的身份督察四川。蜀王財富甲天下,進出僭用天子儀仗。按察使來見羅通,說如果按實情上奏,怕蜀王會有滅頂之災(zāi)。羅通說:“這很簡單,你們就偷偷告訴蜀王,這些儀仗是唐時玄元皇帝廟(玄元皇帝廟,安史之亂時,唐玄宗所建)中的供器,不能私用,應(yīng)該將他們送回去?!币来硕?,救了蜀王一命,蜀王從此也收斂起來。
光緒皇帝滿十八歲了,慈禧表面上不得不“歸政”,但心里又不愿意,仍然是什么事都不肯放手,大臣的奏折雖然標明是呈給皇帝看的,但最后往往仍要送到太后手上。支持光緒親政的御史屠仁守,為此上了一道奏折,公開要求政務(wù)文件、官員奏章都必須寫明“皇太后圣鑒”字樣,也即,以后大家的奏章干脆直接呈給太后批示。拿到這份奏折,慈禧很惱火,只得再次聲明自己已經(jīng)“歸政”。
清朝道光皇帝初即位時,對政務(wù)不熟悉,批奏折便成為一項苦差。軍機大臣曹振鏞獻計說:“現(xiàn)在天下太平,根本沒什么大事,都是官員們危言聳聽,說這不好那不對,以此邀功?;噬弦且虼酥肛熕麄?,人們會說您不聽勸諫。我建議,您奏折不必全看,挑幾個奏折上的文字錯誤,狠狠地批評一下,官員就會認為皇上明察秋毫,以后就不敢胡亂上奏了?!钡拦庖宦牐J為是好主意,就按此辦理。很快,官員們都輕易不敢上奏折了,生怕被揪小辮子,以至于太平軍初起時,官員們都不敢上報。
(選自《微歷史:老祖宗的人精式生存智慧》/黃一鶴 編著/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年3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