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輩子尋尋覓覓,找不到愛情,老來卻能找回親情,這大概就是經(jīng)典的中國式婚姻。這樣的婚姻很像一所四合院,推崇的是長幼有序、親情維系等理念,把所有的家庭成員凝聚在一起。
她是在北京一所四合院里出生的。父親是一名商人,可人丁不旺,他先后娶過兩房妻子,卻沒有一人能生育,直到娶了她的母親后,她成了家中唯一的孩子。2歲時,她生母去世,10歲那年,父親又離開人間。不久,二媽離家,從此大媽成了她唯一的親人。沒有生活來源的大媽只得變賣了四合院,將她拉扯大。
1958年,16歲的她從北京下放到北大荒,她的同事大嚴對她產(chǎn)生了好感,單位領(lǐng)導也很想讓他們組成一個家庭。1962年,他們結(jié)婚了。她就是孫桂田。
結(jié)婚不久,孫桂田懷孕了,回北京預(yù)產(chǎn)。女兒燕燕出生后,由于孫桂田的戶口不在北京,所以兩個月的產(chǎn)假還沒結(jié)束,她就不得不把女兒交給大媽照看,獨自回到了北大荒。等到燕燕4歲多要上幼兒園了,孫桂田才將女兒接到身邊。
1972年初,兒子出生了,兒子的出生給家里平添了幾多歡趣??刹辉?,年歲已大的大媽不小心摔跤骨折。孫桂田向單位打了請假報告,與丈夫道了聲別,就帶著兩個孩子來到北京照顧大媽。
她本來是想等大媽康復(fù)后,再回到丈夫身邊的,可是她不忍心丟下大媽。為了掙錢養(yǎng)家,沒有北京戶口的她只好冒大媽的名字,去了一家縫制小手工藝品的街道小廠上班。
兩年后,她做出了一個決定:與丈夫離婚,讓老嚴在當?shù)卣乙粋€女人照顧他。這些年來,他們一直相敬如賓,已然不像是夫妻了。
離婚后,老朋友大林開始追求孫桂田,因沒有北京戶口,她帶著兩個孩子壓力非常大,也就有了第二次婚姻。一年多后,孫桂田生下了小女兒陽陽。
那段日子,孫桂田可沒少受苦,最難的時候,她將大女兒與兒子交給年邁的大媽帶,自己則做絹人,給別人畫畫兒,畫名片等。就說畫名片吧,畫一張三分錢,她一天要畫三百張,這樣一天就能掙9塊錢。她將掙錢的時間分為兩段:白天掙的錢給大林作為自己與小女兒的生活費,晚上賺的錢給大媽,讓他們祖孫三人能糊口。
1978年,前夫老嚴落實政策回到北京,既沒有住處也沒有單位,連個親戚也沒有。孫桂田便讓老嚴在大媽那兒安身,讓他幫忙照看兩個孩子。由于她掙的錢要負擔兩個家庭,她與大林的矛盾越來越大。到小女兒陽陽8歲那年,孫桂田與大林的婚姻走到了盡頭。
與大林離婚的當天,孫桂田獨自來到護城河邊,想到自己多蹇的人生,她真想一頭扎進護城河里,可她又放心不下3個孩子。坐到天黑,她想通了,沒有男人,自己就是孩子們的家。幾天后,她用身上僅有的20元錢租了一間房子,把三個孩子都聚到自己身邊。
當時中國大地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個人可以開鋪子做生意了。1979年,她在三里屯盤了一家店面,靠著賣賀年卡賺到了第一桶金。手中有了一些錢,她要實現(xiàn)自己懷揣多年的夢想了——為孩子們買一座四合院。她大膽地向朋友借了2萬元,與3個孩子搬進了一座四合院。
她似乎繼承了父親太多做生意的天分,不曾涉足過商界的她,生意卻越做越好,不出幾年,她先后又買了3座四合院,讓3個孩子各有一座。
四合院給她帶來了好運氣。1997年,著名導演米家山將孫桂田與孩子們居住的四合院作為電影的拍攝地。一次,米家山與孫桂田閑聊,得知早在北大荒時孫桂田就是農(nóng)場京劇團的臺柱子,并且她還在話劇《年輕一代》中飾演過蘭蘭一角,因演藝出色,她又在《山村姐妹》等多部話劇中扮演過重要角色。
米家山喜不自勝,他讓孫桂田出演女主角潘虹的母親。盡管飾演的只是一個生病長年臥床、沒有多少臺詞的角色,可孫桂田卻將其演得十分出彩。她自己也沒想到的是,在她55歲的時候,竟然能進入鐘愛的演藝界。
2004年以后,已經(jīng)接拍了多部電視劇的孫桂田迎來了事業(yè)的高峰期,隨著《家有兒女》等電視劇在全國熱播,她在劇中扮演的姥姥角色已深入人心,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走在街上,人們都管她叫“姥姥”,讓她感到無比快樂。
至于兩位前夫,盡管她不會與他們?nèi)魏我晃粡?fù)婚,但他們是孩子的爸爸,也是她的好朋友。老林也是一位藝術(shù)愛好者,只要有可能,孫桂田就憑著自己的人脈關(guān)系為老林找活兒,有廣告及合適的角色她就推薦老林去做。如今,全家大人和小孩常常在她的四合院里聚會,大家和諧相處、輕松交流。
如果說,婚姻是一座圍城,那么人生情懷則是一座四合院。四合院的文化內(nèi)涵是內(nèi)斂,是包容,是割舍不斷的濃濃親情。一個有著四合院情懷的女人,生活最終也不會虧待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