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氣爽,月朗星稀,炎熱的夏日漸行漸遠,中秋就要到了。有消息稱,這個中秋,只有央視和北京衛(wèi)視為煩悶過后的人們準備了絕不奢華的晚會,不知這些年習慣了滿眼盡是黃金甲的城里人,心里頭是否適應。
有資深媒體人做過這樣的論斷,說人們精神層面的基本需求就兩項,一是資訊,二是音樂,哪怕是瀕臨死亡的時候,還惦記著把這一不幸的消息傳遞出去,然后在哀樂聲中與人間永別,更何況歡樂的時光了,那一定是要與人分享的。
古語曰文以載道,大師說愛情是要有所附麗的。同樣,當我們載歌載舞時,當然也需要言之有物。“未來夢想/全都裝進行囊/前方未知的路上/依然會有風霜/陽光希望/總有一天會飛翔/離別當時的故鄉(xiāng)/讓夢開始起航/無法阻擋/肩并肩向前追/我們永遠不后退/那些痛苦/依然會覺得珍貴/乘著風往遠飛/我們永遠不后悔/追逐夢想/伙伴有你相隨……”這是2012年憑借《中國好聲音》一夜成名的張赫煊,為某車企作詞作曲并演唱的一首名為《伙伴》的廣告歌。按說拿了人家的手軟,歌詞內(nèi)容上應該可以有些內(nèi)涵,可要是不在度娘上擺一下,你真的弄不明白這小伙子用他那么好聽的聲音,在和大家交流些什么。詞不達意、語病頻出、稚嫩不是全部的原因,空洞也不它唯一的缺憾,反正當看到有人說這首歌可以和周華健的《朋友》媲美時,我和我的小伙伴都笑尿了。
其實癥結就像禿頭上的虱子,只是誰也不忍直視,不去戳穿。業(yè)界里那些泰斗大咖全都在轉(zhuǎn)椅上剛剛還氣定神閑故作深沉狀,轉(zhuǎn)瞬間就大呼小叫做裝瘋賣傻科,至于到人間,接地氣,想都沒有想過。不信可以問問這些當紅名伶,“采風”是個什么東東,即便知道,那最近的一次又在何時?
“如果有一天你來到美麗的馬蘭,別忘記唱一首心中的歌謠?!鼻宕嘀赡鄣母杪?,在太行山腳下馬蘭村的夜空久久回蕩。沒有奢華的演出場景,幽靜狹長的山谷就是他們的舞臺;沒有一流的音響設備,叮咚的流水和樹林里的蟬鳴便是最好的伴奏。8月24日,由鄧小嵐發(fā)起,以“童年·故鄉(xiāng)”為主題的“2013馬蘭森林音樂會”在河北阜平縣馬蘭村上演。
馬蘭,這個華北普通的小山村,那里的鄉(xiāng)親用鮮血保衛(wèi)過《晉察冀日報》的志士仁人;鄧小嵐,這位年已七旬的老人,作為鄧拓丁一嵐的長女,十幾年來以近乎清教徒的精神,讓這里的孩子們知道什么是音樂,哪些是名曲,并讓他們的歌聲唱響在山里山外。
“胭脂河水長,從那天上來,要問去何方,寧靜的村莊;寧靜的村莊,沐浴著陽光,唱起這歌謠,鐵冠山笑了;馬蘭,早安!天空蔚藍,陽光灑著,泉水歡唱!”聽著這清淳的歌聲,有如甘冽的泉水浸潤心田。我相信,即便是那些從“好聲音”里一路沖殺出來的俊男靚女,如若身臨其境,也一定會心尖顫動、淚眼朦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