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不寫作文”,可是,自稱是“作文差生”的蔡清明同學,卻以這個“不寫作文”的作文題,寫出了一篇漂亮的作文。
習作寫得情節(jié)起伏、內(nèi)容生動,此外還語言幽默風趣。作者先告訴我們,老師中午在黑板上只寫了“作文”兩個字就走了。下午,面對同學們的提問,老師又含糊其詞地說:“到時候再說吧!”直到快放學了,老師才在作文二字前加了“今天我們不寫”六個字。同學們一片歡呼,老師卻又在這行字上加上了書名號。于是,一個“不寫作文”的作文題就這么一波三折地誕生了,讀來讓人忍俊不禁。
一個“作文差生”,能寫成這樣一篇不錯的習作,這不僅再次證明,“生活是創(chuàng)作的源泉”是一個真理,同時也提示我們,要學會一點思想的、思辨的方法。如果你以為“不寫作文”就是不用寫作文,那么別說好作文了,你連一篇普通的作文都寫不出來。本文作者采用了一點“逆向思維”的方法,卻從“不寫作文”中發(fā)現(xiàn)了“寫作文”的與眾不同的素材和取得成功的出人意料的機會。這種思維方式是值得大家學習和借鑒的。
那么,什么是“逆向思維”呢?讀一讀徐孜奕同學的《話說逆向思維》,想必大家都會明白“逆向思維”究竟是怎么回事了吧?也許,他的表述并不那么全面準確,但一個小學生能來談思維方法,并能簡明生動地運用事例來說明,這說明他的表達還是有那么點功力的。在表達方法上,小作者并沒有空口說大道理,而是采用以敘為主、輔以議論的方法,通過自己的經(jīng)歷和一個傳說“故事”來說明自己的思想認識和觀點,較有說服力。只是編輯以為,如果將這個傳說的“故事”換成文中提到的“科學家創(chuàng)造發(fā)明”方面的事例,文章的立意會更高,說服力也會更強的。
好的思想方法,也是作文成功的重要因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