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地
整好地、保住墑,是保全苗的關鍵。玉米整地要大力推廣以深松為主體的翻、松、耙、旋相結(jié)合的耕作制度。深松深度要求達到35厘米以上,在深松的基礎上進行淺翻或耙茬起壟,要求三年深松一次。春整地,要及早頂漿起壟,起壟后及時鎮(zhèn)壓,以利保墑。再者滅茬要精細。
二、種子及其處理
1.品種選擇。根據(jù)生態(tài)條件,選用審定推廣的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適應性及抗病性強、生育期所需活動積溫比當?shù)爻D昊顒臃e溫少150℃的優(yōu)良品種。
2.種子質(zhì)量。要達到國家二級良種以上,即種子純度96%、凈度98%,發(fā)芽率不低于85%,含水量不高于13%。
3.種子處理。播種前15d進行發(fā)芽試驗。對選用的種子放于室外曬臺晾曬2-3d。
4.藥劑處理。藥劑悶種,地下害蟲、苗期害蟲嚴重的地塊,用50%的辛硫磷乳油1kg兌水40kg悶400kg種子。
5.種子包衣或拌種??蛇x用18%丁硫克百威·福美雙·戊唑醇或其它玉米種衣劑包衣;催芽坐水埯種(催芽,即剛“擰嘴”)時,按藥種比1:75-80進行種子包衣,催大芽時不能包衣。也可采用2%立克秀拌種劑或12.5%特譜唑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量的0.3%-0.4%拌種;催芽坐水埯種時,玉米種子催芽后(催小芽),將種子置于陰涼干燥處晾6h后,再用2%立克秀按種子量的0.3%拌種。地下害蟲嚴重時,播種時每畝再用辛硫磷顆粒劑2—3kg隨種肥下地。
三、播種
1.適期早播。播種越早越好,玉米對溫度的反應很敏感,灌漿期最適宜的日平均應在23°C左右,
2.播種方式。用精播機進行播種。適量播種,播種深度適宜。播種量一般在2.5-3.0公斤/畝,根據(jù)品種特性酌情增減;播種深度為3-5厘米。
3.提高播種質(zhì)量 適當增加播種量。一般要求3粒種子保1棵苗;抗旱播種。如土壤表層干土達7~10厘米,干土層以下仍為濕土,可用“揭干就濕”法播種。如天氣干旱多風,可在播種行上深埋成壟,待種子萌發(fā)扎根后,再順壟扒去過厚的干土層,迎芽出土。土壤干旱嚴重,土壤中的水分已不能出全苗,必須選墑播種;播種深淺和覆土厚薄均勻一致。一般播種深度以5厘米左右為宜;種、肥隔離以免燒種。
四、田間管理:
1.播后苗前封閉滅草。最好隨播隨打藥,正好土壤濕潤,播種覆土時可預留1-1.5公分覆土量,播時淺點。采用2,4-D、玉農(nóng)樂、嗪草酮等。
2.機械滅草。結(jié)合中耕,草一見芽就可以進行。
3.壟溝深松。分兩次進行,防治起粘條。第一次12公分,第二次10公分,可有效防止雨水地表涇流,實現(xiàn)蓄水保墑。
4.中耕。要求三次,6葉前全部完成。第一次開口壟,以不壓苗為宜,限制速度;第二次碰頭土,用夾犁進行;第三次封嚴土,玉米5-6葉時進行,不壓苗的前提下盡量培土、封嚴壟,這次中耕可切斷部分須根,促進發(fā)生新根,增加玉米吸肥力,可使玉米增產(chǎn)、抗倒伏。
5.根際追肥。結(jié)合第三次中耕進行(玉米7~9葉期或拔節(jié)前),每公頃追施總氮肥量的75%~80%,在兩個翼鏟之前卡一道夾子,距苗10-15公分沖個溝,使肥隨管下來時落在溝里,一上土正好蓋上,追肥深度苗下8-10公分。
6.人工拿大草。大的蒼耳、灰菜、莧菜等用刀割掉即可,減少田間雜草種子基數(shù),以防草籽形成影響下年。
7.玉米病蟲害防治
7.1玉米小斑病。一般7月份的降雨量大小和小斑病的發(fā)病程度呈正相關,當病株率達70%時,病葉率才開始自下而上的發(fā)展;降雨早,病株率上升早;反之就晚。在病株率70%、病葉率20%時,若遇見中到大雨后,15天左右暴發(fā)。當病株率100%、病葉率30%時,又遇連陰雨天氣,就要進行防治。先摘除玉米底部1-2片病葉集中銷毀;噴灑50%多菌靈或70%托布津500倍液,或代森錳鋅800倍液等。
7.2玉米大斑病。選擇當?shù)刂髟云贩N和長勢好的玉米田,采取五點取樣,檢查每點的病株數(shù)、單株葉片數(shù)和嚴重度。一般病株率達100%、病葉率30%時,有降雨過程,即可進行防治。可噴灑12%綠乳銅等。
7.3玉米圓斑病。選擇抗病品種,采取五點取樣,每點查10株,檢查病株率和單株病葉數(shù)。一般在抽果穗吐絲盛期噴藥防治,用25%粉銹寧500-800倍液。
7.4玉米病毒病。有玉米粗縮和矮花葉?。ɑㄈ~條紋病),該病毒是由灰飛虱和蚜蟲傳播的,而田間的灰飛虱、蚜蟲的多少與田間雜草的多少密切相關,而灰飛虱、蚜蟲帶毒的多少又與小麥叢矮病發(fā)生輕重有相關關系,所以可依據(jù)小麥叢矮病發(fā)生程度來判斷玉米病毒病的發(fā)生程度。在防治上主要是消滅雜草和防蟲來預防玉米病毒病的嚴重發(fā)生。在田間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可疑病株,應立即拔除,并噴殺毒劑控制,如5%菌毒清等。
7.5玉米螟。注意田間卵孵化差度和幼蟲危害情況,并抓住關鍵時期,對第一代玉米螟進行撒顆粒劑防治??捎肂t乳劑制成顆粒劑或用白僵菌顆粒劑等撒入玉米大喇叭口內(nèi),殺死初孵幼蟲。
五、收獲 該品種活桿成熟,盡量早種晚收,增加粒重,充分利用后期有效時間,促進玉米增重,提高產(chǎn)量和質(zhì)量。
(作者單位:122500遼寧省凌源市前進鄉(xiāng)農(nóng)業(yè)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