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降香黃檀是我國珍貴紅木品種和珍貴藥材,具有極大的推廣種植價值和發(fā)展前景。通過對生產(chǎn)實踐育苗過程各環(huán)節(jié)進行論述,總結(jié)出降香黃檀的育苗技術(shù),以期為發(fā)展降香黃檀引種、育苗和種植提供參考。
關(guān)鍵詞:降香黃檀;生物學特性;育苗技術(shù)
中圖分類號 S792.280.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19-106-02
降香黃檀,別名花梨、降香檀、香紅木、花桐、香枝、花梨木、黃花梨,是我國國家標準5屬8類34種紅木之一,排位僅次于檀香紫檀和酸枝木,是珍貴紅木品種和珍貴藥材,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1]。降香黃檀主要分布于我國海南省,20世紀50~70年代廣東、廣西、福建及云南等部分地區(qū)開始引種栽培,但大部分是零星種植。2011年以來,廣西各級政府非常重視和推廣降香黃檀的種植,目前全省對降香黃檀苗木的需求量與日俱增,苗木價格一路飆升。但由于降香黃檀育苗技術(shù)不成熟、不穩(wěn)定,實生苗總量較少且優(yōu)劣混雜,極大限制了優(yōu)質(zhì)降香黃檀人工林規(guī)?;陌l(fā)展。筆者于2012年4月在廣西柳江縣進行降香黃檀育苗試驗,現(xiàn)對其育苗技術(shù)進行總結(jié),以期為降香黃檀的引種、育苗和推廣種植提供參考。
1 生物學特性
降香黃檀為喜溫、喜光的陽性樹種,一般都生長在林木稀疏、林地裸露的地段。在過分蔭蔽的密林中,幼苗長勢細弱難以生長成林;在郁閉度較小的林分中能長成直干大樹。其根部有根瘤菌能夠固氮,耐干旱瘠薄,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在陡坡、巖石裸露的山地亦枝繁葉茂,生命力極強,移植成活率高,萌芽力強。降香黃檀為半落葉樹種,一般每年換葉1次,12月下旬開始落葉,翌年2月上旬至3月中下旬為無葉期,3月下旬至4月中旬芽萌動和抽新梢,4~6月為花期,花期長30~60d,5~10月徑圍迅速增長,并抽出多條新梢,11~12月徑圍增長變慢[2]。
降香黃檀屬于生長較慢的樹種。在自然狀態(tài)下,幼年樹高生長緩慢,5a后生長加速,22~25a后會出現(xiàn)生長的次高峰,直至30a后才出現(xiàn)下降趨勢;心材積累12~14a后迅速增長,30a后仍在增長,年生長0.001 7~0.008 3m3。人工栽培因地而異,山麓地帶栽培樹高年生長量大于0.8m,胸徑大于0.8cm,心材積累大于0.003m3;丘陵坡地栽培樹高年生長0.5~0.8m,胸徑0.5~0.8cm,心材積累0.001~0.003m3;瘠地栽培樹高年生長小于0.5m,胸徑小于0.5cm,心材積累小于0.001m3[2]。
2 育苗技術(shù)
2.1 種子選擇 選擇干凈、光澤度好、飽滿、大小均勻的種子。
2.2 苗圃地的選擇 選擇土壤肥沃、排灌方便、地勢平坦、交通便利、作業(yè)機械易進易出的地塊。
2.3 苗地整理 對新播圃地應(yīng)在上一年秋季進行土壤改良和深耕,當年春季再進行精耕、淺耕;然后再整地作苗床,苗床可設(shè)寬1.1m,長22m;苗床土壤顆粒要求細膩、干凈,在播種前半個月用除草劑對苗床進行噴灑,確保播種時苗床無雜草。
2.4 種子催芽 播種前將種子浸泡在清水里24h,然后將種子撈出,再將其和沙子混合攪拌均勻,放置在陰涼處,保持沙子水分充足(以手握緊沙子成團,松開能散為宜);當埋藏在沙子里的種子吸水膨脹或有少量種子發(fā)芽時即可播種。
2.5 適時播種 黃花梨春季適宜播種的溫度為20~30℃[3]。在廣西柳江4月份平均氣溫在18~25℃;5月平均氣溫在22~29℃,播種最佳時期4~5月。2012年4月22日在廣西柳江采用撒播方式播種,播種量為300kg/hm2,播種后覆蓋細土約0.5cm(以蓋過種子為準),播種后15~25d出苗達到盛期,35d出苗基本完成。但不同的地區(qū)要根據(jù)當?shù)貧鉁睾徒邓畻l件確定適宜的播種時間。
2.6 水分管理 在廣西柳江,4~5月一般不會出現(xiàn)干旱天氣,但澇害偶有發(fā)生;5月廣西柳江經(jīng)常出現(xiàn)雷雨天氣,雨來得急而且大,須在整理苗床時開好排水溝,預(yù)防澇害;6~10月是小苗生長的旺盛時期,需要保持床面水分充足,出現(xiàn)干旱要及時灌水,確保床面濕潤。
2.7 適時間苗 播種35d幼苗出土基本完成,但小苗高矮不一,疏密不一,強弱不一,需要間苗。第一次間苗在播種后40d,對出苗早、生長快、苗高達3~4cm的小苗進行間苗,間苗后小苗密度約25株/m2,此后根據(jù)苗的生長情況適時間苗。間苗是將密集區(qū)的小苗移植到稀疏區(qū),或者移到新的苗床,確保同一苗床上的小苗生長相對一致。將長勢比較弱的苗及時除掉,使床面小苗分布均勻。間苗要選擇在雨后土壤比較松軟的情況下進行,盡量減少根系損傷,且要適當遮陰,保持床面濕潤。
2.8 合理施肥 播種后45d左右進行第一次施肥,于苗床面撒施復(fù)合肥(N∶P∶K=15∶15∶15)300kg/hm2;此后10~15d進行第2次施肥,施肥量略有增加;播種后70d左右進行第3次施肥,施用復(fù)合肥(N∶P∶K=15∶15∶15)428kg/hm2;此后根據(jù)生長情況施肥,9月份以后基本不施肥,11月份后停止施用N肥。
2.9 及時除草 除草是育苗工作中比較耗費人力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播種后30d進行第一次除草,此后根據(jù)苗床雜草情況適時除草。除草要做到除早、除小、除了,不能讓雜草與小苗爭肥爭光。在廣西柳江,4月份播種,8月中旬苗木可封行,之后不用除草。
3 移栽
在廣西柳江,一年生苗木高度可達80cm以上,直徑在0.5cm以上,次年3月可移栽,移栽成活率達99%以上。
4 注意事項
4.1 播種時間 播種時間過早,氣溫低,發(fā)芽所需時間長,不整齊,發(fā)芽率低;播種時間過晚,遇上春夏交替,雨旱交替頻繁,新出的芽容易被打斷或者被曬萎蔫,影響播種效益。
4.2 播種方法 播種方法通常有撒播和點播2種。點播播種量為112.5kg/hm2,撒播播種量為300kg/hm2左右。撒播節(jié)約土地,節(jié)約人力,效率高。撒播覆土厚度一般為0.5cm;覆土過厚,種子發(fā)芽需要的時間長,發(fā)芽率低,幼苗容易生長畸形;種子不覆土,種子因失水而失去活力,不發(fā)芽,即使發(fā)芽也很難健壯生長。
4.3 自然災(zāi)害 預(yù)防干旱、澇害及風害等氣象災(zāi)害。如苗木生長8個月后,苗高可達80cm以上,分枝多,遇到大風時容易倒伏。出現(xiàn)大風天氣前,可用薄竹片與苗木主干綁在一起固定,以防風吹倒伏,枝條斷裂,造成損失。
參考文獻
[1]曾宏才,曾和生.降香黃檀[J].福建熱作科技,2009,34(2):22.
[2]吳銀興.降香黃檀生物學特性及栽培技術(shù)[J].安徽農(nóng)學通報,2011,17(17):135-136.
[3]張永倫.黃花梨栽培技術(shù)[J].科技信息,2009(17):390.
(責編:徐世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