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導語】
解答記敘文閱讀題,最起碼要知道什么是記敘文,它可以分為幾類,然后還要把握記敘的要素,分析清楚每個要素的作用,有助于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內(nèi)容。只有把文章所寫的時、地、人以及事件的來龍去脈搞清楚了,才能準確把握文章的宗旨。
【知識導學】
1.什么是記敘文。記敘文是指以敘述、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結(jié)合抒情、議論等表達方式,以記人、敘事、寫景、狀物為主要寫作內(nèi)容的一種文體。它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記敘文包括散文、小說、消息、通訊、童話、寓言、游記、傳記、回憶錄等,狹義的記敘文根據(jù)寫作對象的不同,可分為記人、敘事、寫景、狀物等類別。
2.記敘的六要素。記敘文是寫人記事的,而事情總是在某個時間發(fā)生在某個地方,有它的前因、后果和經(jīng)過,因此我們把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事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以及有關(guān)的人物稱為記敘的六要素。把握“六要素”,有助于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內(nèi)容,有助于理清事情發(fā)生發(fā)展的脈絡(luò)。
【典例引路】
讓善意不再尷尬
文/祝洪林
故事發(fā)生在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一個小城。
一個風雪飄飛的傍晚,一輛白色的轎車像年邁的老人慢慢地向前蠕動,車上的魯尼茲小心翼翼地駕駛著。忽然,魯尼茲看到前邊不遠處,有一個蹣跚的身影在晃動。善良的魯尼茲似乎連想都沒想,就把車子緩緩地停在那個身影旁邊。“請問,需要我的幫助嗎?”他探出頭大聲地問道。
上車的是一個約有六十開外的老者,名叫盧森斯,他說上午出來辦事,沒有想到回來時,公共汽車因雪大停運了,所以只好徒步回去。
主動搭載與人方便對魯尼茲來說是再尋常不過的一件事了, 可他沒有想到這一次的善舉卻非比尋常。
車子在一個長長的斜坡上滑行,迎面有一輛轎車喘息著踉蹌駛過來,魯尼茲下意識地開始踩剎車,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了,車像醉漢一般,固執(zhí)地調(diào)轉(zhuǎn)車頭,撞在路邊一棵大樹上……
等魯尼茲醒來,他已經(jīng)躺在醫(yī)院里,所幸,他只是斷了兩根肋骨,腦部受到震蕩。他急于知道老人的情形,護士告訴他,老人做了開顱手術(shù),還在昏迷中。魯尼茲心里猛地一沉:他的好心竟會給老人帶來如此的重創(chuàng),這是他沒有想到的,他又想起自己不太富裕的家庭,真不知該如何應(yīng)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
老人的家人來了,很友好地握了魯尼茲的手,安慰并感謝他對老人在風雪中的幫助。即便如此,老人的家人請來的律師還是如期而至,按照當?shù)氐姆?,魯尼茲要為自己的過失負責,承擔老人百分之七十的醫(yī)療費。
老人在沉沉昏睡了二十多天后竟奇跡般的醒過來了,沒想到他開口說的第一句話竟是“要感恩,不要賠償,善意都是美好的,不要傷了好人的心”。家人愣住了,接著律師也怔住了,繼而小城里的人被震住了,老人肺腑之言在人們心里引起了共鳴。小城被感動了,人們紛紛走上街頭,打著“讓善意不再尷尬”“拯救愛心”的條幅,為仁慈的老人募捐。一時間,愛心捐款之多,超出了人們的想象。更令人欽佩的是,老人又把這些善款全部捐出來,成立了“愛心救助基金”,專門用來幫助那些因愛而遭遇尷尬的好心人。
多少年過去了,老人早已離開了人世,但以老人名字命名的基金卻像滾雪球一樣的發(fā)展壯大,愛與被愛也宛如咬合的齒輪,互相帶動,循環(huán)傳送,小城的人們把人性中最高貴的品德——仁慈善良演繹得淋漓盡致。
人們對最受愛戴的盧森斯老人是這樣評價的:愛原本就是喜悅的關(guān)懷和無求的付出,當愛心遭遇法律的碰撞,善意被扭曲時,是老人還原了善意的本來模樣,讓人們可以毫不戒備地去愛,再沒有什么能比生活在和諧有情的社會更讓人愉悅和歡欣的了。
(選自《戀愛婚姻家庭(青春)》,有刪改)
讀后一思:
這是一篇敘事類記敘文,具有時間、地點、人物及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等要素。請你在通讀全文后,概括本文記敘的“六要素”。
1.時間:一個風雪飄飛的傍晚
2.地點:
3.人物:
4.起因:
5.經(jīng)過:
6.結(jié)果:
【答題指導】
1.把握“時間”
文章交代時間有兩種方式,一是直接交代,既可以做清楚的交代,如“×年×月×日”,甚至精確到秒,也可做模糊的交代,如“那年冬天”。二是間接交代,就是通過人物的穿著打扮或自然景物來顯示時間,如本文敘述的故事發(fā)生在“一個風雪飄飛的傍晚”,既巧妙又明確地交代了冬天。
2.把握“地點”
解答此題時,要特別注意透過文中人物或景物的描寫,弄清文章所交代的地點。還要注意隨著事情的發(fā)展變化,地點可能也會有變化。如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兒落了》,“回憶”中的地點是家里、學校,“現(xiàn)實”中的地點是畢業(yè)典禮會場。具體到此題,很容易在首段中找到答案: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一個小城。
3.把握“人物”
記敘文中有時會出現(xiàn)幾個人物,其中有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我們要注意分析人物之間的關(guān)系,弄清文章敘事為了表現(xiàn)誰,文章的中心靠誰來表現(xiàn)。找準了主要人物,從而搞清作者的寫作意圖,正確理解文章的中心。具體到此文,涉及的人物有魯尼茲、盧森斯老人及其家屬、小城的人們,其中盧森斯老人是作者著重刻畫的人物。
4.把握“起因”
事情的“起因”,是回答“因何發(fā)生了這件事”。俗話說,無風不起浪。任何事情的發(fā)生都是有原因的,閱讀中把握好“起因”,就能弄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留下清晰的印象。如這篇選文中,作者把起因“魯尼茲看見因大雪阻路而只能徒步回家的老人”交代得很清楚,讓讀者了解到事情的來龍去脈。
5.把握“經(jīng)過”
事情的“經(jīng)過”,是指“事情的發(fā)展過程”,它是事情的主體和核心。一般來說,我們在閱讀中要了解時間順序和空間順序這兩種記敘事情過程的基本方法,還要了解作者采取的敘述方式,如順敘、倒敘、插敘等。像這篇選文中事情的經(jīng)過是“魯尼茲好心載老人回家卻在途中發(fā)生了車禍,老人受傷昏迷,其家人要求魯尼茲賠償”。
6.把握“結(jié)果”
事情的“結(jié)果”,是指“到最后階段,事情發(fā)展到的最后狀態(tài)”。作者在記敘了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之后,最后就會水到渠成地點出事情的結(jié)果,達到揭示事理、刻畫人物、表達中心的目的。譬如選文中事情的結(jié)果是“老人蘇醒后不要賠償,并利用社會給他的捐款建立了愛心救助基金,幫助因為付出愛心而遭遇尷尬的人”。
【演練提升】
平凡的幸福沒有套路
辛 欣
冬天,小雨夾雪的冬天顯得更絕情。我沮喪地站在熙熙攘攘的街頭等著去買票的朋友,埋怨自己怎么找了個這樣的鬼天氣出門。
正低頭郁悶的我眼前出現(xiàn)了一只手,很臟。同時,一個蒼老的聲音說:“小姑娘,給兩毛錢吧,讓我給她買個饃吃,好嗎?”
抬起頭看到一個瘦瘦的男人,一張臉看著很臟也很蒼老,還有一只眼睛是盲的,戴一頂破帽子,伸出的胳膊下面還架著一支拐杖,背上還背著一個破破爛爛的包。而那只手卻緊緊地拉著一個神情癡呆的婦人。
我轉(zhuǎn)過頭去,臉上冰冷的表情可能讓男人覺得沒有了希望。伸出的手縮了回去扶著拐杖,另一只手牽著那個婦人,蹣跚地向我身后慢慢地走去。
我順著他們走的方向掃過去,突然發(fā)現(xiàn)那個男人穿的鞋,是用兩根塑料帶子綁著一個鞋底,分不出顏色的褲子顯得有點短,露著腳踝處的一大截和一雙赤裸的腳。我想:騙人的人不會讓自己受這皮肉之苦吧,即使再破再臟,也不會讓自己凍著的。不就是要一個饅頭的錢嗎?給他吧。
于是,我掏出一個一元的硬幣,塞給了那個老人,依然什么也沒說。老人拿到錢的時候,很柔情地看著那個面無表情的婦人。他的神情讓我心里有些惶恐。
“謝謝你,小姑娘。她是我媳婦,是個傻子?!蹦腥宿D(zhuǎn)頭來對我說,又摘下了帽子,笑著說,“你看你看,我還是個禿子……”我再次打量一下那婦人,卻驚訝地發(fā)現(xiàn)她很干凈,眉清目秀的,頭發(fā)整齊地梳著??雌饋碚麄€身體都鼓鼓囊囊的,看來穿的棉衣很厚。一雙黑色的布棉鞋,頭上還有一頂看起來不漂亮卻很暖和的毛線帽子。
我的心突然變得溫暖,這樣一個又瘸又瞎、赤著腳的老人,卻在這個冰冷的冬日把他的傻妻包裹得如此嚴實,如此干凈。
老人很禮貌地跟我道別,拉著他的傻妻走向一個賣食品的小攤位。由于離得太遠,我不知道他是不是給他的傻妻買了饅頭,但我知道她跟著他也許會挨餓,但最餓的絕對不是她。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世界中,他們的生活也許再平凡不過了,但他們卻很幸福。因為平凡的幸福本來就沒有套路。
唯一有的就是他一直在牽著她的手,從來都沒有放開過,緊緊地那么攥著。
(選自《刊授黨?!罚袆h改)
讀后一思:
選文主要敘述了“我”在街頭等朋友時,遇到一個衣衫不整的男人拉著傻妻乞討,感受到他們平凡的幸福。請按記敘的要素填寫下面的內(nèi)容。
時間:
地點:
人物:
起因:
經(jīng)過:
結(jié)果:
(參考答案見2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