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我國的建筑規(guī)模在不斷的擴大,建筑工程項目的類型在不斷的增多。在建筑工程建設的過程中,后澆帶施工技術以其自身具備的能夠有效解決建筑物中存在的差異沉降現(xiàn)象、減少大體積鋼筋混凝土出現(xiàn)的收縮變形問題的優(yōu)勢,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得到了較為廣泛的運用。因此,本文通過對后澆帶施工技術的重要性以及后澆帶施工技術要點進行詳細的分析。
關鍵詞:房建施工;后澆帶;施工技術;應用
中圖分類號:TU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3362(2013)11-0067-01
后澆帶施工技術指的是一種運用混凝土實現(xiàn)剛性接縫,在建筑物整體主體結構施工結束后,進行的最后一道施工工序。通常情況下,后澆帶適宜運用在柔性變形縫、后期變形逐漸穩(wěn)定的結構部位以及裙房緊密相連的高層結構部位中。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運用后澆帶施工技術,主要是對高層主樓和低居裙房之間存在的差異沉降現(xiàn)象、建筑結構的伸縮縫進行有效解決,最終有效的提高建筑施工質(zhì)量。
1 后澆帶施工技術的重要性
在房建施工中設置后澆帶,主要具有以下兩個方面的重要性:
1.1 能夠有效的解決構建收縮問題
運用后澆帶技術,能夠有效的防止由于溫差因素導致出現(xiàn)的構建收縮問題,已經(jīng)建好的建筑物結構達到遇熱膨脹、遇冷收縮的效果。因為混凝土出現(xiàn)硬化收縮現(xiàn)象一般在施工結束后的兩個月后完成,受到溫度不斷升高因素的影響,混凝土結構中的內(nèi)部會出現(xiàn)溫度應力,產(chǎn)生一種擠壓力量。如果變形受到約束,那么輕則建筑結構內(nèi)部會出現(xiàn)溫度應力,重則產(chǎn)生裂縫。在建設混凝土結構之前,考慮到溫度應力因素后,會對裂縫進行預留工作,這樣能夠讓混凝土實現(xiàn)自由收縮,一直到混凝土收縮工作結束后進行后澆帶澆筑工作,進而達到保護建筑構建整體性的目的。
1.2 能夠有效地解決沉降差異問題
通過設置后澆帶,對于解決高層建筑與裙房結構中出現(xiàn)的差異沉降問題以及受到地基重力因素產(chǎn)生的沉降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房建施工中,通過使用后澆帶,首先將兩個部分進行斷開,然后在建筑物整體結構施工結束、沉降工作做好后,對其中互相連接的混凝土部位進行澆筑,實現(xiàn)高層與低層的互相連接。
2 房建施工過程中運用后澆帶施工技術的要點
運用后澆帶施工技術時,只有嚴格的依據(jù)后澆帶施工工藝、施工流程的施工標準要求,才能夠將后澆帶施工技術的作用充分的發(fā)揮出來,進而提高房建工程的整體施工質(zhì)量。
2.1 選擇恰當?shù)臐仓r間
進行沉降后澆帶工作時,應該在整個建筑物的沉降工作結束后進行。一般來說,混凝土的構建收縮工作兩個月內(nèi)結束。另外,由于后澆帶混凝土的類型不同,那么澆筑時間也就不一樣。所以伸縮后澆帶工作,需要依據(jù)混凝土的收縮工作情況對施工時間進行確定。后澆帶混凝土施工技術能夠對不具有收縮性的混凝土進行施工,也可以通過使用普通水泥、外加劑以及膨脹水泥進行配置,進而能夠有效的提高混凝土性能強度。在對混凝土進行后澆帶施工時,首先在施工縫位置鋪一層水泥砂漿,水泥砂漿中含有的成分要和混凝土中的砂漿含量相等;然后運用水對施工縫進行沖洗,并將混凝土表面存在的積水及時的排除。
在對高層建筑與裙樓之間進行后澆帶施工時,由于主樓的荷載沉降遠遠高于裙樓荷載,所以,主樓先進行沉降,裙樓后進行沉降工作。所以,該階段的后澆帶施工時間要在主樓完全結束沉降后進行。
2.2 對混凝土結構進行的澆筑
進行后澆帶施工時,要將施工設計規(guī)范標準作為主要的參考依據(jù),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處理,有效地防止出現(xiàn)安全事故。在進行混凝土的后澆帶施工之前,首先要做好施工材料的檢驗工作,對水泥、外加劑、砂以及摻合料等進行嚴格的檢查,并設置好混凝土的配合比例。在澆筑的過程中,施工人員要認真的進行計量,防止由于澆筑厚度過高、鋼絲網(wǎng)模板的側壓力加大,進而導致尺寸大小出現(xiàn)偏差。其中,混凝土厚度要根據(jù)施工方案進行確定。
2.3 模板的預設
對模板進行預設工作,首先要將工程的施工圖紙、施工方案作為主要的參考依據(jù),然后對其進行劃分,將混凝土澆筑施工層的支設模板進行確定。在進行混凝土澆筑時,首先預設鋼絲網(wǎng)模板,運用該模板來確保鋼絲網(wǎng)格與鋼絲粗細的均勻性和統(tǒng)一性。在設置后澆帶時,要保證在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的情況下進行,并且還要保障后澆帶結構構件能夠正常受力,進而具備承受設計荷載的功能。一般情況下,進行后澆帶施工時,要根據(jù)后澆帶的方向,在其兩側設置單獨的模板帶。在確保后澆帶混凝土滿足設計規(guī)定的強度標準后,對預設的后澆帶模板以及支撐進行拆除。這樣不會對其他模板進行的周轉工作產(chǎn)生影響,有利于保證結構構件自身的安全可靠性。
2.4 后澆帶的保護工作
混凝土澆筑工作結束后,要及時進行保養(yǎng)和維護工作。在封閉環(huán)境下進行澆帶工作之前,工程的施工方案設計人員要對澆帶工作的注意事項進行明確,例如在其周圍不能放置施工材料等。另外,要對施工荷載和后澆帶的臨時支護進行限制。目前,我國進行的后澆帶保護工作主要運用快拆體系模板的方式,該種方式對后澆帶施工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全面的考慮,并且具有多種不同的防護措施,在對模板進行拆除時,能夠有效的防止由于支撐移位、松動問題給后澆帶質(zhì)量產(chǎn)生影響。此外,在進行后澆帶施工時,要在兩端位置設置臨時的擋水磚墻,保證其高度高于底板高度,并在墻壁側面涂抹一層防水砂漿,最終有效的做好后澆帶的防護工作。
3 結語
總之,在房建施工的過程中,運用后澆帶施工技術,能夠有效的降低房建施工中的收縮應力,實現(xiàn)建筑結構之間的互相連接,澆帶施工技術的質(zhì)量會給整體的建筑工程施工質(zhì)量產(chǎn)生直接的影響。因此,為了有效的將后澆帶施工技術的作用充分的發(fā)揮出來,要求施工人員要嚴格的依據(jù)后澆帶額的施工工藝和施工流程的標準要求進行施工。
參考文獻
[1] 白竣竹.建筑施工中后澆帶的功能作用與施工技術分析[J].科技資訊,2011,29(11):73-74.
[2] 陳平.后澆帶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J].中外建筑,2008,04(09):25-26.
[3] 鄭宏杰.高層建筑中后澆帶的設計與施工技術探討[J].科技傳播,2011,04(12):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