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占據(jù)高考語文閱讀部分的半壁江山,與現(xiàn)代文閱讀平分秋色。文言文的閱讀較現(xiàn)代文有一定難度,也是考生失分最多的部分,考生之間容易拉開差距,因此,許多考生在文言文復習方面存在困惑??忌趶土晻r,首先應熟知高考試卷中文言文考查的結構和題型。
高考中文言文部分的分數(shù),大致是這樣分配的:
①默寫文言名篇、名句,共4分。
②古詩詞欣賞,共8分。主要考查對古詩詞基本知識和與作品有關的文化常識,對古詩詞內(nèi)容的理解,對古詩詞的欣賞能力(主要是欣賞古詩詞的意境)。從近幾年的高考來看,主要是同類風格或者不同類風格,同種形式或者不同種形式作品的比較。因此,比較能力仍是平時訓練要注意的主要能力。
③兩篇文言文,共28分。兩篇文言文的考查各有側重。一般第一篇文言文注重對文言文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考查,注重知識立意,逐步向能力立意過渡,如實詞的解釋、虛詞的用法、句子的翻譯等,然后過渡到對全文的整體理解與把握;第二篇文言文則除了對與語段有關的文化常識的考查外,主要側重對能力立意的考查,要求考生在讀懂與整體把握全文的基礎上,掌握對文章理解、分析、綜合、概括的能力,即考生對文言文篩選、提取并整合信息的能力,也就是說,用現(xiàn)代文閱讀的考查方式來考查考生閱讀理解文言文的能力。題材上,一般第一篇為寓言筆記,第二篇為人物傳記,但也不絕對,每年會出現(xiàn)些波動。從近些年高考文言文選文題材來看,同學們可以根據(jù)歷史人物、智者慧語、自然小品、文藝評論、志怪傳奇這五個方面分別選擇一些文言語段復習,以適應不同題材選文的命題要求。
針對文言文閱讀試題多以敘述性文字為主的特點,在進行整體性閱讀時,要用心查找文中的人和事,盡量把文中相關的內(nèi)容圈點出來:人物有幾位,如何稱謂;主角是誰,與他人關系怎樣;事有幾件,由幾人所做;事件關系,有何意義。大體分出層次。接著審清題目,帶著這些問題再去研讀文段,不在無關處糾纏,要在緊要處下功夫。
1.文言實詞的理解。堅持“詞不離句”的原則。利用字與字、詞與詞的結構特點,采取由彼到此的聯(lián)想方式,迅速理解詞義。選項中給出的解釋,可代入句中,結合上下文,反復印證。另外要特別注意詞的多義、活用、古今異義、通假、偏義等文言現(xiàn)象。平時我們積累的一些成語中的個別語素的解釋,有時也能給我們一些啟示。
2.虛詞的意義和用法。以理解句意為前提,根據(jù)詞在句中的位置化虛為實,斷定詞性和用法。
3.“篩選信息”和“把握文意”。這一般是文言文閱讀的最后兩道題。要注意整體把握。尤其是“把握文意”題,該題四個選項的設置,大多是按原文內(nèi)容先后順序排列的,往往選不恰當?shù)倪x項,這既對理解全文有幫助,也為解答前面的題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所以,解答到此處宜稍放慢速度,力爭做正確。做完后,回過頭來檢驗前面幾道題的正誤。
【答題技巧】
1.要學會圈圈點點,因為高考的第I卷使用答題卡,圈點是可以的。把人物、主要事件畫出來,使文言文的內(nèi)容清晰明了,來幫助解題。
2.要先讀文言文的最后一題,即內(nèi)容的概括分析題。這個題實質(zhì)上可稱為“文言文的白話譯文”,它對人物、對全文內(nèi)容、對事件的分析都十分清楚明了。所以先讀了此題,就相當于讀了譯文,之后,再去看原文則事半功倍。
3.要借助原文推斷詞義。不要想當然,要調(diào)動自己頭腦中的知識儲備。
4.文言文的翻譯,要先看此句前面的句子含意。因為上下文是最好的提示。前面的句子理解了,后面的句子自然也會水到渠成。
5.除了常見的文言實詞以外(大綱規(guī)定的120個),還要在考前看一看課本中注釋的其他文言實詞。
6.文言虛詞要在“而、與、乃、其、所、為、焉、以、因、于、則、之”等常用詞語之外,再復習一下其他的非常用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