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桃妖嬈,它不懼斗艷爭芳,綻放出灼灼華光;夏蓮淡雅,它不懼沾染鉛華,亭立出絕代的風姿;秋楓凄艷,它不懼粉碎身軀,舞動出生命的贊歌;冬梅清傲,它不懼風雪欺凌,堅守住靈魂的倔強。它們告訴了我們追求的真諦,為夢想去飛翔,就不懼十丈軟紅,顛倒磨折之苦。
把苦難當作云梯,它會帶我們到達人生新的高度。當靦腆的中國男孩劉偉站在《感動中國》的舞臺上時,他贏得了人們贊揚和尊敬的掌聲,斷臂的他用雙腳彈奏出了一曲曲震人心魂的曲子。最可貴的是他面對苦難時的樂觀和豁達精神,當主持人對他感嘆道“上天對你很狠的”,他淡若清風一笑道“還好還好”,這話中透露出的是歲月的滄桑,不知是怎樣的豁達,讓他面對殘缺的身軀還保留著一份劫后余生的慶幸。我們潛意識里總會不愿自己受苦,哪怕一點兒“情傷”就做出一副全世界都拋棄你的樣子。地球不會因你一個人就停止轉(zhuǎn)動,要記?。哼@是一個不公平的世界,你笑,整個世界陪著你笑,你哭,只有你一個人哭。若是我們平常對自己“狠”一點,不要一點兒事就“要死要活”的,那么我們便會發(fā)現(xiàn):其實我們的人生還有更好的路可走,把苦難當作助你青云直上的梯子,你會達到人生新的高度。
把苦難當作云梯,它會幫我們提升人格的高度。文天祥無視敵軍的誘惑,道出“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絕唱;孟佩杰為報養(yǎng)母收養(yǎng)之恩不離不棄;魯迅為喚醒麻木的國人“棄醫(yī)從文”;布魯諾為科學被火焚燒。他們忠誠、感恩、胸懷天下、絕不妥協(xié),因此達到了人格的高度。但這社會上依然存在著埋怨父母,辱罵父母,甚至殘殺父母的事情,究竟是什么目的需要殘殺父母才能達到?為人子女的,將來不應該是為父母撐起一片天嗎?何至于如此殘忍地對待他們?苦難不應該是墮落的理由,而應是前進的動力,幫助我們到達人生新的高度。
我愿意把苦難當作云梯,攀登人生的高峰;我愿意把苦難當作云梯,攀登人格的高峰,穿過五湖四海、九州八荒,直到生命的終結(jié)。
【點評】
這篇文章的開頭十分巧妙,將一組自然界的現(xiàn)象攝入我們的眼簾,既給讀者以美感,又讓讀者體悟其中的內(nèi)涵,在此基礎上巧妙點題,為下面的議論張本。作者將中心論點分解為兩個分論點,在論述的時候十分講究論據(jù)的使用,論證第一個分論點,使用劉偉的例子,屬于詳寫,在論證第二個分論點的時候,選擇了古今中外的典型事例,體現(xiàn)了論據(jù)的豐富性。此外,論證方法十分靈活,既擺事實,又講道理,引用方式增添文章的文化底蘊,反問手法增強論證的力度,對比手法讓讀者取舍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