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同學科不同教師有各自的方法。本文認為,語文教師要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zhì)量,最關鍵的是教師能吸引住學生,讓他們“親其師,信其道”,自發(fā)地在語文的知識海洋里遨游。本文從教師的基本功、教學魅力、情操等方面闡述教師吸引學生的方法途徑。
關鍵詞:語文教師 基本功 教學魅力 情操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3)05(b)-0164-02
新課程標準要求,“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教師應確立適應社會發(fā)展和學生需求的語文教育觀念,注重吸收新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啟迪學生智慧,提高語文教學質(zhì)量?!痹凇吧罴凑Z文”的大語文觀背景下,要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必須調(diào)動學生課外閱讀和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積極性。要讓學生在繁忙的學業(yè)中花更多的時間學習語文,前提便是語文教師能吸引學生,“親其師,信其道”才能樂于學。
1 提高教學基本功,用課堂效果吸引學生
語文教學對教師的基本功要求較高,只有具有扎實的基本功,不斷提高教學水平,才能吸引學生在廣博的知識海洋中遨游。
1.1 不斷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作為語文教師,表達能力就更為重要。不僅要語言準確,清晰流暢,還要具備出色的口頭表達能力,感情充沛,具有個性和磁性。用優(yōu)美的語言帶領學生欣賞語文美,激發(fā)出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要善于使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將復雜抽象的內(nèi)容化為通俗易懂、具體可感的形象,讓學生易于接受和理解。教學中可通過一些生動的事例或比喻把表述對象直觀化、形象化。如在講解讓學生頭疼的作文時,我用農(nóng)村學生熟知的建房為喻,把作文材料與建房的磚水泥鋼筋相比,把作文立意構思與建房設計sqGHeEi+II91nwi+f28ipg0w1ZqkR4h4Dgpz6whK+tw=相比,把作文語言修飾與建房裝飾相比,這樣學生很快就掌握了作文要注意的問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語文教師還要語言風趣幽默,由于語文學習內(nèi)容的特殊性,容易出現(xiàn)教師為主角的情況,常常導致課堂氣氛沉悶。如果教師通過一些幽默的語言活躍課堂氣氛,化平淡為神奇,使學生在欣賞美中獲得知識,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增強學習語文的興趣。
1.2 要有課堂表演意識,不斷提高表演能力
語文教師要既是一位好教師,也要是一位出色的演員。作為人文學科的語文,不同于其他學科單純的知識傳授,更重要的是對學生以情感感染和人文熏陶。語文學習的內(nèi)容豐富多彩,既有精彩的故事,也有感人至深的場景。表達的情感喜樂哀愁,或高亢,或悲沉。教師除了借用現(xiàn)代化化的教學工具外,具備一定的表演能力也很重要。如果教師將課文聲情并茂的朗誦出來,甚至自己設計動作表演出來,可以想見課堂氣氛是多么高漲,學生的神情是多么愉悅,也必然會在學生腦中留下深刻印象?;钴S的課堂,有趣的形象,學生豈能不喜歡?
2 加強知識修養(yǎng),用教學魅力吸引學生
2.1 要有開闊的視野,淵博的知識
教學是一個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要成功完成教學任務,前提是精通所教學科的知識。但要讓學生喜歡你,喜歡你所教的學科,并樂意在你的帶領下不斷探究,只掌握所教學科的專業(yè)知識是遠遠不夠的。作為語文教師就要有更開闊的課程視野,除了掌握語文學科知識外,還應當關注其他學科和領域,如歷史、地理、科學,甚至音樂、繪畫、宗教信仰等。毫不夸張地說,語文教師就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古知盤古,今知克隆”,如果語文教師只鉆研本學科知識,兩耳不聞它科事,一心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耕耘,那么知識量就會非常有限,視野就會非常狹窄,課堂就會枯燥乏味,無法調(diào)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在教學中如果出現(xiàn)地理、歷史或科學等方面的問題,教師應對自如,甚或不妨自由發(fā)揮延展開去,想必學生聽得全神貫注面露喜色,教師對學生的吸引力不言自喻了。
2.2 多讀文學書籍,積累文化底蘊
新課標要求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語文課程也更加注重人文性和文化積淀。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必須大力加強對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理解和吸收,進行廣泛而深入的文學閱讀。“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與思考,可以使一個人具有更開闊的眼光,使眼里的事物更加絢麗多姿。 教師閱讀的效果及形成的文學氣質(zhì),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讓學生也喜歡上閱讀,逐漸嘗到閱讀的甜頭,還何愁學生不喜歡閱讀?同時我們身上的文學氣質(zhì)越明顯,個人魅力就越大,學生對我們的認同度就越高,就越能吸引學生克服艱難和我們一道在浩瀚繁雜而又博大精深的語文世界翔游了。
2.3 多寫下水作文,提高寫作水平
語文教學中,寫作占的比重最大,更可以體現(xiàn)一個語文教師的基本功力。但大多數(shù)教師只是教學生作文方法與技巧,自己卻并不寫作實踐,時間久了,也提筆難成文,眼高手低還老是指責學生作文水平低。試想,這樣下去學生能喜歡作文,喜歡學習語文嗎?再者如果語文教師自己都寫不出來優(yōu)美甚至是合格的文章,又如何去指導學生的作文呢?即便會指導,也只可能是紙上談兵,無法作出具體、深入的指導。更嚴重的是,當學生了解教師的這種水平后,教師在學生心中還有任何威信嗎?更別說讓學生喜歡你了。相反,如果在業(yè)余時間多加強自身寫作能力的鍛煉,多練筆,勤寫作,在學生絞盡腦汁不知如完成作文時,教師當場朗讀自己的下水作文,相信學生必然是茅塞頓開,教師在學生心中的威信也必然日漸提高,當作文不再是攔路虎時,學生還能不喜歡語文?
3 加強師德修養(yǎng),用情操吸引學生
3.1 要有師愛,用愛感化學生
“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圣!”要從內(nèi)心深處培養(yǎng)對學生的“愛”,心里時刻裝著學生,時刻為他們送去安慰和溫暖。語言學科最大的特點就是極方便的進行大量的語言、情感、思想交流,心中是否有對學生的愛,學生通過教師平時的一言半語就能夠感受到。只有心中滿懷對學生的愛,每節(jié)課,每天甚至每句話學生都能感受到濃濃的愛意,不由得就會喜歡上你,自然會“親其師,信其道”。
3.2 不慕名利,志趣高雅
樂于奉獻,安于清貧是教師的美德,而語文教育與其他學科相比更要有奉獻精神,語文要靠日積月累,不能一蹴而就。語文教師要想取得成績,需付出更大的努力和精力。現(xiàn)在對語文教師的綜合素質(zhì)要求也比較高,不僅需要精深的專業(yè)知識,還要有淵博的學識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這就要語文教師更加淡泊名利、不浮躁、不困惑,靜下心來苦心鉆研。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還是學生人生道路的領航人。語文課堂經(jīng)常會和學生探討人生話題,用古代先賢的高尚情操引導影響學生,學生無形間就會把教師與心中理想人物進行對比,作為教師更應該率先垂范,向情操高尚者看齊學習,培養(yǎng)高雅志趣,這樣學生會對教師產(chǎn)生敬重之意。若教師本人都做不到,課堂上講一套,做卻是另一套,學生必然會看輕教師,更別說讓學生喜歡上教師了。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準2011修訂版[M].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1.
[2]徐國英,高春利.中小學教師課堂教學技能的新修煉[M].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5.
[3]謝文娟.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學法指導[J].安康學院學報,2009,1.
[4]劉艷.論探究性學習及其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蕪湖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3(3).
[5]衛(wèi)班元.大綱·教材·教法—— 小學語文教學瑣談[J].寧夏教育,1980(1).
[6]陳福林.要注意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J].安徽教育,1980(9).
[7]丁成瑞.書要讀—— 加強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一點體會[J].江西教育,1980(1).
[8]劉宇.淺論小學語文有效課堂標準[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