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是華中科技大學(xué)的學(xué)子們最熟悉的,這些由湖溪滋潤的佳木不放過華科的每一寸土地。在蒼勁的喻家山上,它們俯瞰了60年;在清新明凈的青年園里,它們浸潤了華科莘莘學(xué)子的凌云壯志。華科對這片蒼翠的精靈是溺愛的,南國溫暖潮濕的氣候滋養(yǎng)著它們,有悠悠武漢最至高無上的海拔讓它們更接近太陽。在明媚的春光下,將金黃璀璨,飽含華科人勤奮刻苦、腳踏實地的秉性灑向喻園、武漢甚至更遠處。
從南三門進入校內(nèi),可以看到齊刷刷的,密密的梧桐樹,一直延伸到看不見的遠處。夏日濃烈的陽光經(jīng)過這茂密的樹叢的篩選,便只剩了地上斑駁的亮點。簡約通透的西十二教學(xué)樓在梧桐的簇擁下若隱若現(xiàn)。從樹下仰望天空,微風(fēng)下的樹枝搖曳,企圖扎進蔚藍的天空。
第一次被華科梧桐的綠所沾染是去年夏天,站在南三的林蔭小道上,樹和樹之間仿佛由無數(shù)雙巨手相牽連,將烈日擋在綠色的上邊,炎炎夏日中竟很少有女生在校內(nèi)打傘。
隨意撿起一片落葉,這葉子朝五個方向展開,仿佛勤勞男人質(zhì)樸的雙手;青澀的莖脈里透漏著從主干那獲取的水分,清透的葉面似嬰兒嬌嫩的肌膚,彈指即破,卻能很好地抵擋強光。葉上更細微的莖脈,似人體的毛細血管,星羅密布,蘊藏著雄渾深厚的織功。葉面上裹著一層茸茸的細毛,濕濕軟軟。哪怕是看起來最平凡的一片樹葉都有著不凡的構(gòu)造,恰似華科人的卓越從來都是掩藏不露,直到千鈞一發(fā)的一刻,一鳴驚人。
這些高大樸實的梧桐沒有華麗的鮮花,沒有筆直的樹干,也沒有香飄撲鼻的氣味。但我們盡可拍拍胸脯說,全國沒有一所高校有華科的梧桐多,有華科的梧桐高大。一位教授曾說過,華科的人才多是匠才,這也好比梧桐,沒有精致美麗的外表,只有扎扎實實的根須,沒有香氣撲鼻的氣味,但枝干能實用的遮風(fēng)避雨。
深秋的梧桐是凄涼的,凜冽的寒風(fēng)夾雜零星冰涼的秋雨,干癟的梧桐樹葉無法像夏天那般殷實地遮風(fēng)擋雨。曾經(jīng)見過這么一棵梧桐,因為旁邊受墻面阻礙,它的枝干不得不彎曲著生長,就像一個風(fēng)燭殘年的干瘦老人佝僂的腰板。他的主干突兀地扎在水泥地上,周圍看不到土壤,樹干上有許多蟲蛀的凹陷,周圍點綴著鐵銹般的粉末。試著撥開它的樹皮,可以看見它青綠的膚色,甚至感受得到樹的脈動,那是把地底深處吸收的養(yǎng)分,默默緩緩傳輸?shù)街Ω?、樹葉的過程。不得不佩服梧桐在如此貧瘠堅硬的水泥地上能如此堅強地生長。
有人說過,梧桐樹的根須和樹的枝葉的范圍大小是一樣的,想必即使表面它們是被隔開的,但“歸根”來說,地下的根須是互相纏繞的。在這梧桐落葉的時節(jié),美國韋恩州立大學(xué)副校長艾擇定教授不遠萬里,來了!“中國網(wǎng)事·感動中國2013”第三季度網(wǎng)絡(luò)人物評選,“愛心哥”馮盤龍,去了!這不,沒過幾天,新聞教育創(chuàng)辦30周年慶祝會,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王茂亮校友百忙之中抽身,來了!去去來來,來來去去,像極了梧桐的葉,春長冬落,冬落春長?!奥淙~歸根”自我們第一次走在南三門林蔭小道上就如梧桐雨般在心扉蕩起,任憑它再來60年風(fēng)雨飄搖,也吹不散我們?nèi)~葉相握,根根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