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元旦的晚上,上海灘最大的戲院正在上演京劇大戲《徐策跑城》,主角是周信芳。在最靠近戲臺的包廂內(nèi),一個漂亮的女孩看得如癡如醉。她叫裘麗琳,是當時上海最大的私人銀行——天寶銀樓老板裘夫人的三女兒。在兄長的安排下,她第一次看戲,沒想到,竟被舞臺上的他深深吸引住了。
他們戀愛了。那時他28歲,已唱了20年的戲;而她年僅18歲,剛從教會女校畢業(yè)。愛情來了,地位和年齡的差距都無法阻擋,但他們依舊不敢公開。
1928年盛夏,上海好多家報紙在最顯著的位置,刊登出“上海名媛墳場幽會麒麟童”等諸如此類標題的文章和照片。裘家得此消息,亂成一團。裘夫人先命兒子封鎖消息,然后嚴密看守女兒。面對報紙爆料周信芳早有妻室的消息,裘麗琳也蒙了。她通過正上學(xué)的表妹傳遞信件,提出分手。周信芳急忙回信,解釋自己已婚的事實。原來,從小隨師學(xué)藝的他在19歲那年,師父自作主張為他張羅了一門親事,而事實上,這只是一場有名無實的婚姻。周信芳懇求裘麗琳不要放棄,并且承諾會離婚。
面對承諾,裘麗琳堅持了下來,可裘家根本不允許這樣離經(jīng)叛道的愛情。她的哥哥威脅周信芳,母親也公開發(fā)布消息,給她相親。面對這一切,裘麗琳一無所知,依舊靠著小表妹傳遞著消息。當相親對象正式上門時,她才恍然大悟。周信芳得到消息,就安排了一輛黃包車隨時守候在裘家大院外的一個胡同里,因為無計可施,兩人約定私奔。
1928年農(nóng)歷端午節(jié)過后,一個悶熱的中午,裘麗琳趁母親午覺時偷偷溜出家門。周信芳怕夜長夢多,當即帶她去火車站,直奔蘇州。把她安頓在一個偏僻的旅店后,他又急忙返回上海照常演出。
為了迫使女兒早日回家,裘夫人刊登了與裘麗琳斷絕關(guān)系的聲明。為了自己和周信芳的安全,1928年秋,裘麗琳委派律師發(fā)布維護自己合法權(quán)益的聲明,至此,她與家庭徹底決裂。
即便如此,他們的愛情依舊不能被世俗接受。為了生活,他們不得不離開上海,到江浙一帶跑碼頭唱戲。雖說是名角,但因為行業(yè)的包銀制度,再加上母親愛賭,周信芳負債累累。為此,裘麗琳和周信芳約法三章,以后演出的報酬必須她經(jīng)手,然后,她又找到戲院老板,提出利潤分紅,不然就罷演。戲院老板雖說同意,但背后卻糾集一些幫派打手騷擾周信芳。裘麗琳怕他出事,就隨身攜帶著私奔時周信芳給她防身的手槍,每天陪同他上下戲。就這樣,她成了他的私人保鏢。
兩年后,裘麗琳不僅幫助周信芳還清了所有的欠款,而且還幫助他組建了戲班。第3年,他信守承諾,和包辦婚姻的妻子離了婚,并登報正式和裘麗琳結(jié)婚。離開上海的5年間,他們有了3個孩子,雖然生活平靜富足,但家人的祝福依舊是她內(nèi)心最深的渴望。
就在這時,上海一家戲院邀請周信芳登臺,借這個機會,裘麗琳又寫了一封長信回家。親情畢竟無法泯滅,1933年,她終于帶著丈夫和孩子回到了上海的家。當穿上母親為自己精心準備的白色婚紗,裘麗琳放聲大哭。
在此后的45年中,他們夫唱婦隨,享受幸福與快樂,得到尊敬和榮譽,但也遭受憂患和劫難。不管順境或逆境,他們都相互扶持、彼此慰藉,就如結(jié)婚時宣讀的誓詞一樣:“不管貧窮或富有,不離不棄?!?/p>
1968年3月26日,裘麗琳在華山醫(yī)院去世。7年后的又一個3月,在同一家醫(yī)院,周信芳也隨她而去。
(林冬冬摘自作者新浪博客)(責編 子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