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有一盤小巧的石磨,只有鍋蓋那么大,像一件精美的藝術品。每次去她家做客,她總會用它給我磨上一杯香濃的豆?jié){。
這盤石磨是她結婚時父親送給她的。父親是一個石匠,以采石為生。在她的記憶里,父親似乎總是呆在村后的石山上。
采石頭是艱辛的活兒。夏天再熱,父親也要出工,光著膀子,頭頂烈日,揮動鐵錘,任身上汗流成河;冬天再冷,父親也不會在家歇著,在寒風中,面對冰冷的石頭,一錘復一錘,整個冬天手上都有凍瘡。采石不只是辛苦,還很危險。同村的一個石匠,就被滾動的石頭砸斷了腿。她曾經(jīng)央求過父親,別再采石頭了。父親總是笑著說:“傻閨女,不采石頭我能干什么呢?”那時,她母親的身體不好,常年打針吃藥,家庭全靠父親一個人支撐著。但她從未見過父親愁眉苦臉。
正是靠著父親采石賺的錢,她從小學讀到大學。她深知自己花的每一分錢都浸透著父親的心血,所以學習特別刻苦,考上了一所好的大學,后來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再后來找到一位好的丈夫。而父親也老了,干不動采石這種重活了,早已放下了鐵錘和鋼釬,在家種地。
本來日子過得挺好的,但在她結婚前幾個月,父親的一位朋友向銀行貸款,找父親做擔保,后來貸款到期,那朋友卻消失得無影無蹤。由于父親是擔保人,銀行向父親催要貸款。這是一筆數(shù)額不小的貸款。家里的錢都用來還貸了,包括打算為她準備結婚的錢。
那段日子,父親的情緒很不好,一直懊惱:“女兒就要結婚了,我卻把她的嫁妝錢賠上了。”見父親這樣,她心里很痛,寬慰父親說,自己原本就沒打算要家里的錢。
結婚前一天,父親坐汽車轉火車,千里迢迢送來了一盤小石磨。父親對她說:“女兒啊,爹對不住你,沒錢給你買嫁妝,只能給你這盤石磨?!闭f這句話時,父親一臉愧疚。她挽著父親的胳膊,嗔怪道:“爹,你咋能這樣說呢,這盤石磨就是世上最好的嫁妝。你想想,在城市里,誰家能有這么一盤石磨呢?”
母親后來告訴她,為做這盤石磨,父親上山采回石頭來,閉門不出,沒白沒黑地干,足足花了一個月的時間。
聽了朋友的講述后,我很感慨。在這個城市,誰能有這樣一盤石磨,做出來的豆?jié){有著濃濃的親情味呢?誰能說,這不是世上最好的嫁妝呢?
(摘自《上海老年報》)(責編 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