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洲的熱帶雨林中,生長著一種高達40米的世界名貴樹木——桃花心木,其木材色澤鮮艷,褐中帶紅,劈開以后,木材顏色變?yōu)榻瘘S色。桃花心木堅硬耐久,能防蟲蛀,早在16世紀,桃花心木就被用來制作建筑雕塑,多米尼加古老的圣多明各教堂里的精美雕刻藝術(shù)品,用的就是桃花心木。
我國不產(chǎn)桃花心木,只在廣東、海南、云南引種栽培;然而,我國有一種能與桃花心木媲美的樹木,那就是在國際市場上被譽稱為“中國桃花心木”的紅椿。
紅椿Toona ciliato.楝科香椿屬植物,別名紅楝子、赤昨工(海南語)、森木(廣東語)、埋榮(傣語譯音)等。在拉丁學名中,Toona源于印度一種植物(香椿)的俗名,種附加詞ciliato是具緣毛的。香椿屬植物約有15種,分布于印度東部至馬來半島、大洋洲東部。我國有3種,為紅椿、毛紅椿、香椿,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區(qū)的中部至北部。
紅椿為落葉或近常綠喬木,主干通直;樹皮厚,灰褐色至暗褐色,呈鱗片狀縱裂;芽為鱗芽;嫩枝初被平伏柔毛,后變無毛;葉互生,偶數(shù)羽狀復葉;小葉6~14對,對生或近對生,紙質(zhì),全緣,橢圓狀或卵狀披針形,有緣毛;圓錐花序頂生,花兩性,白色,有香氣,花瓣5,邊緣具緣毛;蒴果橢圓形,果皮厚,木質(zhì),干時褐色;種子扁平;花期在每年的4~5月,果實在7月成熟。
紅椿分布范圍自印度東部、孟加拉國經(jīng)緬甸、泰國至馬來半島、伊里安島、大洋洲東部等地,我國主要分布于長江以南的粵、鄂、湘、桂、皖、黔、滇、閩等地;通常長在海拔300~800米的低山緩坡谷地闊葉林中;在云南的分布區(qū)海拔較高,廣東、廣西的垂直分布范圍在海拔800米以下。分布區(qū)氣候溫暖濕潤。
在云南海拔1300~1800米的季風常綠闊葉林中,紅椿作為主要大喬木,與多花白頭樹、越南榆、箭毒木、龍果、合果木等共同組成季風常綠闊葉林。云南省永仁縣蓮池鄉(xiāng)中格紅村有一株紅椿,樹高24米,胸徑324厘米,樹齡約500年。云南省梁河縣河西鄉(xiāng)絲光坪村有一株紅椿,樹高30米,胸徑350厘米,基部有板根。這兩株紅椿是目前我國最古老、最粗大的紅椿。
紅椿樹姿挺拔雄偉,花香而密,富含蜜源。樹皮含11%~18%單寧,可提制栲膠。其根部具有藥用價值,《中華本草》曾記載它具清熱除濕、收澀、殺蟲功效,可用于久瀉、疳積、驅(qū)蟲、瘡癬治療等方面。
紅椿生長十分迅速,15年生樹高20米,胸徑25厘米,同齡的速生樹種杉木,樹高為17米,胸徑13.6厘米。兩者相比,無論在樹高、胸徑方面,還是單株材積上,紅椿都比杉木生長得快,其萌芽更新能力也強于杉木,特別在空地或疏林下,尤其是火燒地或退耕地上,天然更新效果更好。
作為我國熱帶、亞熱帶的速生珍貴用材樹種,紅椿材色紅褐,花紋美觀,質(zhì)地堅韌,是制作高級家具、膠合板貼面以及車輛、建筑及室內(nèi)裝修用的優(yōu)質(zhì)木材。
紅椿分布雖較廣,但很零星。隨著森林資源日益遭到破壞,紅椿被過度砍伐,迅速減少,目前已極難見到成片的林木。
在我國1984年公布的第一批《中國珍稀瀕危保護植物名錄》中,紅椿被列為三級保護樹種;在1999年國務院公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中,紅椿被列為二級保護物種。
【責任編輯】趙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