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高中音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它以音樂的藝術形象來培養(yǎng)學生的美感,教師應該在教學中深入淺出,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地堅持對學生嚴格訓練,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理解力和鑒賞能力,使學生初步掌握聲樂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形成獨立歌唱的能力。
關鍵詞: 新課標 高中音樂教學 基本策略
我所教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基層中學,他們的聲樂素質差異很大,有些山村中學的學生從沒上過音樂課,更談不上正規(guī)的歌唱訓練,高中學生大部分已經變聲,因此,很需要對他們進行全面的科學的發(fā)聲訓練。那么,如何更快更正確地使他們掌握一定的歌唱技巧,更完美自如地表現(xiàn)歌曲內容,達到字正腔圓,聲情并茂的效果呢?具體地說,應注意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要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歌唱姿勢
人的身體就是歌唱的樂器,良好的歌唱姿勢能使各發(fā)聲器官發(fā)揮積極作用,能發(fā)出優(yōu)美、自如的歌聲??墒怯行W生平時對演唱姿勢不太注意和講究,他們認為,只要唱得好,姿勢不要緊,其實這種想法是完全錯誤的。平時不注意;就會養(yǎng)成不良習慣,如頭低下來眼睛看地下,或朝天看、頭東搖西搖、聳肩、勾背、彎腰、腹部往外挺、手不自然等很多畸形怪象的動作,這些動作都是違反演唱的生理運動規(guī)律的。壞習慣一旦養(yǎng)成,就難以糾正,所以我在高中教學時就對學生進行嚴格的訓練,在平時演唱時經常提醒學生,及時糾正錯誤,并用錯誤與正確姿勢進行示范比較,使學生了解怎樣是對的,怎樣將錯誤改正過來,使學生慢慢養(yǎng)成良好的演唱習慣,這對歌唱是很重要的。
二、要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咬字吐字的習慣
歌唱藝術,是語言和音樂二者緊密結合表達思想感情的一種藝術活動,生動清晰的語言,是概括和表達歌曲思想內容,塑造動人的藝術形象,深化主題,使歌聲富有感染力的極重要的因素。所以歌唱教學首先應從掌握語言的規(guī)律入手,幫助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吐字咬字習慣。在漢語普通話基礎方面高中學生是較好的,盡管有些同學受方言影響,某些音發(fā)得不準確。通過對學生進行正確說話、朗誦、有音高、有節(jié)奏、有表情地念的訓練,使學生較清楚地辨別和漸漸掌握咬字吐字時的唇、齒、喉、牙、舌的五音的準確分工合作與口腔開、齊、撮、合的四呼形態(tài)及穿鼻、抵腭和發(fā)音歸韻等基本知識與技能,在持之以恒的教學訓練中,方言被逐漸克IO1iyAJjduU5TzX+XTdewGxnWxCOErA2qTJsNK2ayAU=服、字音的錯誤有較明顯的減少,字形的變化得以糾正。同時,在強調語言規(guī)范化的教學中結合歌唱的呼吸、共鳴各種知識,指導學生掌握發(fā)聲的基本原理,在多次的反復實踐中,逐步養(yǎng)成正確的咬字吐字習慣。
在學習一首新歌時,首先要讓學生把曲譜視唱熟,然后把歌詞有表情地念幾次,進行比自然說話時稍為夸張、聲調稍提高的朗讀,帶有氣息控制和打開喉嚨地念一次,最后將朗誦過程中念得不正確的字,單獨拿出來進行范讀與跟讀,一些長音延長的字要將一個字分成字頭、字腹、字尾放慢速度地念,要求學生要咬準字頭延長字腹,口形、舌位仍穩(wěn)定不變,收清字尾。通過朗讀歌詞來幫助學生理解歌詞內容,使他們的發(fā)聲器官自如、正確地運動,體會歌詞語氣、語調中的輕重緩急,抑揚頓挫地表達技巧。結合旋律填詞,辨別歌詞中的邏輯重音與旋律重音的關系,把握好歌詞與歌曲旋律的最佳結合點,完美地把歌曲唱好,達到字正腔圓、聲情并茂的效果。
三、要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處理歌曲的能力
歌唱藝術是人聲與語言文字相結合的藝術。我們唱好歌曲,不能只講聲音,不講感情,也不能只講感情,不講聲音。我們應該教會學生理解歌曲的思想內容、表現(xiàn)手法及詞曲作者;對歌曲的時代背景有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再進行適當?shù)奶幚?。把歌曲的藝術形象準確完整地再現(xiàn)出來,達到以情帶聲、聲情并茂的境界。
學一首新歌時,都應該培養(yǎng)學生處理歌曲的能力呢?首先應對歌曲的內容風格、速度力度、表情術語、節(jié)奏節(jié)拍、旋律線的起伏及調式調性、曲式等方面進行分析和處理。通過對歌曲的分析和處理來增強演唱者的形象思維和對音樂的感受力,從而把歌唱好。只要對作品進行認真的分析和巧妙的處理,才能達到預定的演唱效果,只有上課多讓學生自己參與分析歌曲,使學生懂得想唱好一首歌,除了字正腔圓外,還要對作品作出認真的處理,唱起歌來才能有聲有色,聲情并茂,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地提高學生分析和處理歌曲的能力。
四、要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男误w動作的訓練
唱歌首先是以美妙的歌聲來感動人,但是唱一首歌,從頭到尾站著一動不動,就會太死板,適當?shù)男误w動作輔助是非常必要的。
形體動作與歌聲一樣,都是出于內心,情動于中而形于外,在放聲歌唱時,以恰當?shù)男误w動作和臉部表情來輔助一下歌聲所不能表達的一些情感是必要的,所以平時在學生練聲或歌唱時,要培養(yǎng)學生做一些與歌詞內容相符合的臉部表情和手、眼、身等一些身段基本功的練習,以更好地為表達歌曲內容與思想感情服務,使聽眾和觀眾不僅用耳朵欣賞歌聲,同時還用眼睛欣賞歌唱者的表演。演唱者應該以最美的姿態(tài)出現(xiàn)在聽眾面前,使聽眾既在歌聲中,又在歌唱者的表演中受到藝術感染。
總之,歌唱是音樂與語言相結合的一門藝術,它是一門很講究科學的既深奧又看不見摸不著的藝術,我們要想提高高中學生的歌唱能力,除在平時的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扎實基本功訓練外,還要師生一起互相交流發(fā)聲方法,多推敲、多琢磨、多總結經驗,只掌握扎實的歌唱技巧還是不夠的,在學習基本功的同時,還要掌握更多的音樂理論知識和科學的文化知識,必須有豐富的生活閱歷,要多了解國內外各民族的音樂演唱風格與各種演唱方法,不斷提高自身的音樂修養(yǎng),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努力,持之以恒在歌唱教學中講究字正腔圓,聲情并茂,感情真摯,姿勢大方,細膩感情處理,只有這樣,才能表現(xiàn)藝術的真實,才能感人肺腑,動人心弦。藝術是無止境的,有待于我們努力追求和探索。
參考文獻:
[1]高中音樂新課程標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