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英語教學中特別注重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我們要改進和提高我們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積極地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現(xiàn)代教學手段,充分利用時間與空間,與學生之間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為每個學生創(chuàng)造聽、說機會,采取鼓勵,肯定的態(tài)度,增強學生口語表達的自信心和愿望。
關鍵詞: 初中生聽說能力 語言表達 興趣 課堂教學
英語教學不斷改革、更新和完善,加強了英語的普及型。中學英語教學和其他學科相比有自己的學科特點,雖沒有其他學科富有哲理性、邏輯性等特點,但它具有生動、形象等特點,我們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
學生不會說英語,是因為學生不敢說,沒有說的練習也就沒有說的進步。語言教學中特別注重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英語教材一開始從聽、說入手,聽說訓練的比重較大,教師要想辦法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消除學生怕錯誤而不敢開口的心理焦慮,讓他們從敢開口進行簡單的口語開始訓練,隨著時間推移,學生能做一些生活、學習上的對話。教師對學生的語言錯誤,應注意策略,采取鼓勵,肯定的態(tài)度糾正其錯誤,使學生不斷獲得成功的愉快的體驗,增強口語表達的自信心和愿望。教師都要為每個學生創(chuàng)造聽、說機會,在課堂教學中,不一定讓學生立刻模仿老師說的話,學生只需簡單回答,多鼓勵學生,使學生感到與老師之間是平等的,即使在老師面前說英語說錯了也不會覺得尷尬。
教學方法應做到課堂英語化、教學情景化、練習多樣化。教師在課堂上要積極地設置各種情景,讓學生討論他們感興趣的話題,教學盡可能用英語授課,這樣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愛說英語。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現(xiàn)代教學手段,創(chuàng)造語言環(huán)境,如介紹教師的學習用品,讓學生有一個感知英語單詞的過程,為學生提供引人入勝的練習形式,滿足學生旺盛的學習欲望。在講授“一般過去時的用法”時,我利用多媒體演示:1.在確定的過去時間里所發(fā)生的動作或存在的狀態(tài)。例如:時間狀語有:yesterday, last week, an hour ago,the other day, in 1982等。例如: Where did you go just now?(剛才你上哪兒去了?)2.表示在過去一段時間內(nèi),經(jīng)常性或習慣性的動作。例如: When I was a child,I often played football in the street.(我是個孩子的時候,常在馬路上踢足球。)3.句型:It is time for sb. to do sth.(到……時間了,該……了)。例如:It is time for you to go to bed.(你該睡覺了。) It is time that sb. did sth.(時間已遲了,早該……了)例如It is time you went to bed.(你早該睡覺了。) would (had) rather sb. did sth.表示“寧愿某人做某事”。例如:I’d rather you came tomorrow.還是明天來吧。 4.wish, wonder, think, hope 等用過去時,做試探性的詢問、請求、建議等,而一般過去時表示的動作或狀態(tài)都已成為過去,現(xiàn)已不復存在。例如:I thought you might have some. 我以為你想要一些。這樣,通過利用多媒體直觀地表示一般過去時的用法,對知識歸納、總結,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有利于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課文,還能增加課堂學習的趣味性。
語言學習需要經(jīng)常復習,結合所學的語法進行練習。因此,每節(jié)課開始時,總要選擇前面某幾課內(nèi)容進行一點口頭復習,在學習新課時,以確保學生理解課文中的情景,才能清楚而自然地說出新的語言。上課時先讓學生聽,注意單詞的發(fā)音,看教師用來表明那些詞意義,這時一般開頭都不看書,介紹新語言后就可以進行操練,這樣可幫助朗讀單詞又可以記憶單詞,學生反復說直到不需要教師的幫助為止。在學習新語言這個階段,學生應學會盡可能運用語言表達實際的意義,教師逐漸減少對學生的控制,主要是訓練、流利程度,而不是準確性,要鼓勵學生自己選擇使用的語言,其中有口、筆頭練習。這一步驟是讓學生把課內(nèi)使用的語言、口頭重復或筆記寫下來,有助于鞏固記憶,而且可以練習寫的技能。例如,在英語會話中,我對不定式的特殊句型的用法先進行了歸納:1.too...to(太……以至于……),He is too excited to speak.(他太激動了,說不出話來。)2.如在too前有否定詞,則整個句子用否定詞表達肯定,“too”后那個詞表達一種委婉含義,意 為“不太”。 It’s never too late to mend.(諺語)(改過不嫌晚。)3.當too前面有only, all, but時,意思是:非?!扔趘ery。 I’m only too pleased to be able to help you.(我非常高興能幫助你。)表示目的;它的否定式是so as not to do。Tom kept quiet about the accident so as not to lose his job.(湯姆對事故保持沉默是為了不丟掉他的工作。)so kind as to(勞駕)Would you be so kind as to tell me the time?(勞駕,現(xiàn)在幾點了?)4.不定式的特殊句型Why not ,“Why not +動詞原形”表達向某人提出建議,翻譯為:“為什么不……?” “干嗎不……?”例如:Why not take a holiday?(干嗎不去度假?)這樣,在語言表達過程中,能夠使相關知識條理化,會話時比較準確。
創(chuàng)造良好的英語環(huán)境,鼓勵學生多講英語,多用英語。學生把課堂上孤立學習的詞語記下來,再說出來和翻譯,不能算真正學會這些詞語,要使這些詞語和句型成為學生技能的積極組成部分,就需要進行交際的運用,我的具體做法:做好值日生報告。剛開始學生學習的語言有限,但隨著語言信息量增加,很快會喜歡并做好報告,形式主要是兩兩對話。教師還要通過多元化的活動,為學生提供鍛煉說英語的機會,學生可談的內(nèi)容很廣,有家庭、社會、學校、交際等。日積月累,幾分鐘的報告,學生不僅可了解周圍的環(huán)境,更重要的是,聽說能力在不知不覺中提高。課堂應鼓勵學生盡可能表達實際的意義,經(jīng)常教唱一些英語歌曲,甚至可以利用課余的時間,指導學生開展英語角或英語晚會等活動,為學生創(chuàng)造在實際中說英語的機會,活躍學生課內(nèi)外學習英語的氣氛。通過以上辦法我們很快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學生基本能聽、說課文中所出現(xiàn)的詞匯和句子,同時逐步把這些詞匯和句子不自覺地應用于自己的語言中去,增強學習英語的信心,提高英語成績。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精心設計教學活動,能使課堂氣氛活躍,有新鮮感,學生能在暢快的笑聲中,興趣盎然地吸收新知識,而且印象深。教師激勵學生敢說、愛說、勤說,更重要的是使學生養(yǎng)成自覺說英語的習慣,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堅持不懈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不同口頭表達英語的機會,促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開口說英語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