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語法是構建語言知識的框架或基本體系的重要部分。語法教學是課程設置中不可或缺的內容,有助于提高學生語言使用的準確性。只有深入貫徹新課標的主旨思想,理解語法學習的必要性,明確語法教學目標,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進行語法教學,學生才能在理解語法的基礎上更好地提高其聽、說、讀、寫等技能。
關鍵詞: 新課標 英語語法教學 語法規(guī)則 有效教學策略
進入新課改后,教材由以語法規(guī)則為線索的編寫方式改為以話題為中心、穿插語法的編寫方式,高考中直接考查語法結構的試題也明顯減少,這使不少英語教師產(chǎn)生了淡化語法教學,甚至拋棄語法教學的想法。然而,語法教學并非與新課程標準所倡導的以人為本的思想相悖,并非偏離新課程標準所提出的交際性教學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
語法是語言中小的音義結合體組合成大的音義結合體時所遵循的規(guī)則,語法規(guī)律是語言中本質的、必然的、確定的聯(lián)系。語法是構建語言知識的框架或基本體系的重要部分。從語法的性質和作用上來看,我們要想熟練地運用語言,就必須掌握語言的規(guī)律,學習語法。雖然現(xiàn)在英語教學強調聽、說、讀、寫等技能的訓練,然而語法是技能的基礎,學生只有掌握了語法,才有條件進行更進一步的學習,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聽、說、讀、寫等技能。
一、學習英語語法規(guī)則的必要性
曾有很多學者提出語法學習是可以通過內化完成的,但從目前的結果來看,僅僅依靠內化是不夠的。因為一方面,英語在中國是一門外語而非第二語言。根據(jù)建構主義理論,大量語料的輸入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有助于語言的學習。然而英語在中國只是一門外語,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所接觸的語言環(huán)境不足以對其形成足夠的刺激,即不足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因此,對于英語學習者,語言規(guī)則的學習無疑是必要的。另一方面,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往往受到母語的干擾。然而,漢語、英語分屬于不同的語系,在語法方面存在諸多差異,如果用漢語語法知識來分析英語句法結構,就會出現(xiàn)如下問題:
第一,漢語是缺少嚴格的形態(tài)變化的語言,所以必須依靠虛詞來表達語法意義,而在英語中,語法意義的不同主要由形態(tài)變化來體現(xiàn),不是借助虛詞,所以學生在英語中往往會忽視一些形態(tài)上的變化。如在“學生努力學習以擁有光明的未來”這一句子中,“以”字表目的。而在英語中,我們要借助于動詞的不定式來表目的——Students work hard to have a bright future.不定式正是動詞的形態(tài)變化之一。
第二,在漢語中,形容詞、名詞、副詞、介詞短語等都可以做謂語;在英語中,只有實義動詞才可以作謂語。所以,在漢語中,句子常用主謂結構或主謂賓結構。而在英語中,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句子結構叫做主系表結構。如:“我很高興?!痹谟⒄Z中應表達為:“I am very happy.”然而,由于受母語影響,學生往往會說“I very happy”。
第三,漢語和英語也存在語序差異。如,對于“Peopl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pay a visit to the Summer Palace every year.”一些學生會理解為:“每年人們從全世界來參觀頤和園?!彪m然這樣理解無傷大雅,但總會讓人感到蹩腳。事實上,此句中“from all over the world”應為介詞短語做后置定語,所以應理解為:“每年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來參觀頤和園?!庇捎诂F(xiàn)代漢語中幾乎沒有定語后置現(xiàn)象,學生如果不了解英語語法及英漢之間的語法差異,就很容易產(chǎn)生誤解。因此,語法規(guī)則的掌握不僅關乎學生的寫作水平,而且關乎學生的理解能力。
二、明確教學目標,實施有效教學策略
我們強調語法的重要性,主張語法教學重返課堂,并不意味著我們要“穿新鞋,走老路”。在語法教學中,教師仍要體現(xiàn)新課標提出的交際性教學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從而確立明確的教學目標,實施有效的教學策略。
1.明確目標,有的放矢。
盡管新課標對于基礎英語教育各階段的語法教學目標都有了明確的規(guī)定,然而不少基礎英語教育專家表示,教師在進行語法教學時還需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確定目標。如區(qū)分口語和書面語所要達到的語法級別,顯然書面語中對語法的目標要求更高一些,而口頭表達中語法目標則相對低一些。此外,教師還應視學生的水平能力而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如基礎較差的學生重點學習句子成分和簡單句基本句型,目的在于幫助其構成基本正確、符合句法的句子;而基礎較好的學生則學習高級句型和高級詞匯以創(chuàng)造出不僅正確而且精彩的句子。
2.實施有效的教學策略。
首先,枯燥無味的課堂會令學生的學習興趣蕩然無存,更何況是條條框框眾多的語法規(guī)則。因此,實施有效的語法教學策略十分重要。老舍在談到漢語的省略問題時是這樣表述的:中學學習英語,主語、謂語、賓語都要具備的,而后來學習漢語語法,發(fā)現(xiàn)漢語可以沒有主語、沒有謂語、沒有賓語,就像一只老虎沒有耳朵、沒有尾巴,怎么還能跑得快呢?老舍先生用生動、幽默的語言輕松地道出了漢語與英語在語法上的區(qū)別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我們在講授語法時能像老舍先生那樣借助比喻等修辭手法,實施語法教學口語化策略,以生動活潑的教學語言,把枯燥無味的語法規(guī)則通俗化、生活化、趣味化,那么無疑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語法學習潛能。
其次,實施以交際性教學和以學生為中心的語法教學策略,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的歸納法教學,指導學生進行自主性學習和反思性學習,要求學生從所給材料中歸納出語法結構、意義和用法,讓學生在反思、體驗的過程中了解、掌握和運用語法知識,在教學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進行研究的能力,效果無疑更加明顯。如引用網(wǎng)絡流行語言或經(jīng)典電影臺詞,要求學生從所給材料中歸納出句子的語法結構、意義和用法,并進行交際運用展示。
總之,語法是構建語言知識的框架或基本體系的重要部分。語法教學是課程設置中不可或缺的內容,有助于提高學生語言使用的準確性,因此,我們要深入貫徹新課標的主旨思想,樹立明確的目標,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進行語法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