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單導學”下的課堂以精細化管理為抓手,力爭把每一個步驟都做得精心,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做得精細,每一項工作都做成精品,在教學課堂中掀起一個抓精細化管理、抓工作落實、抓質量提升的活動熱潮,必將實現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大幅度提升。在我校課題組的努力下,我們在電子電工專業(yè)對口理論教學中試行“活動單”導學模式下的課堂精細化管理。
一、課前的精心預設布置
課前要精心設計活動單,對教師來說,第一,要根據備課組分工按時完成活動單草案的制作。在集體備課之前,完成個人對組內成員提供的活動單草案的熟悉工作與修改建議,在集體備課時充分討論,全面完善各活動單草案的所形成的一致修改意見,由各草案主備人主筆對活動單作相應調整。第二,設計學生用的活動單。學生用活動單的內容包括預設學習目標,課堂學習活動內容及流程,鞏固作業(yè),預習作業(yè)。其中預習學習目標具有階段性特點,不得超越學生認知基礎與能力的限度,既保證教學進度按時推進,又保證學習質量,學習流程設計,在學習新內容時一般包含:提出學習任務—研討學習任務—完成學習任務—檢測學習情況等四部分。鞏固作業(yè)必須明確區(qū)分選做與必做類型,明確不同類型的作業(yè)對象。預習作業(yè)設計詳細,必須包括預習的數量與質量。做到內容明確,達成與呈現形式具體,完成時間與方法明確。第三,交流課堂教學專題研究心得,形成新思維、新方法。在上堂課結束時下放下一堂課學生用活動單,進一步熟悉、加工下一堂課教師用活動單,確保教學思路順暢,方法得當,按時完成教學任務。對學生來說,要精心預習包括一讀(通讀文本)、二畫(標注出不能理解的內容)、三查(查閱相關資料)、四記(重點內容強化記憶)、五疑(提出自己的疑問)。課前要做好上課前的物品準備,如在《電工電子技術與技能》一書中“直流穩(wěn)壓電源的制作與調試”中,實習室黑板左側放置投影儀,用于投影課堂輔助圖文信息,包括活動主題、梯度分解任務、引導性提問、幫助性提示。黑板右側設置填寫小組比賽的表格。
二、課堂中的有效調整措施
課堂中的調整往往體現在教學過程的實施中。我以“安裝與測試二極管橋式整流電路”來說明教學過程的有效調整,分六步展開:創(chuàng)設情境、任務引導、任務實作、任務展評、任務小結和課外拓展。
1.情境創(chuàng)設
為了能讓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fā)揮,我提出問題:我用的復讀機為什么既可以用干電池進行直流供電,也可以通過220V交流電供電?從而引發(fā)學生興趣,激發(fā)學生求知欲,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真實的工作任務為載體,創(chuàng)設真實的職業(yè)情景。
2.任務引導
讓學生在自主分析任務中,完成任務實作前的相關知識準備。一方面通過課件展示制作與調試二極管橋式整流電路的學習任務,以工作過程為主線,按照完成一個實際項目完整的流程組織教學過程,整個流程包括資訊、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估六大步驟,圍繞任務由淺入深地展開,首先檢測變壓器、二極管、電阻的質量好壞,然后在萬能板上安裝元器件,最后進行調試,有效地通過學習活動掌握知識;另一方面鼓勵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探討,進一步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中真正做好任務準備。
3.任務實作
這是課堂的重點部分,也是精細化管理的真正體現。我們可以讓學生以四人為單位組建虛擬的生產班組,模擬加工企業(yè)的生產運作b3fc4f4a12e13b715d59fcb921b74523模式。模擬企業(yè)運作的方式,給每個組員確定明確的分工,當然,作為管理者的教師必須注意這樣一個問題:我們在每個組員都能得到充分實習鍛煉的基礎上,更多的是讓學生去檢測、去輔導、去匯報、去答辯,在這樣精細的分工中發(fā)揮每個學生最大的主觀能動性。
4.任務展評
學生根據操作技能考核進行組內自評和互評,然后組內挑選最好的成品參與組間評選。教師通過實物投影儀展示學生作品,并根據學習評價表和過程評價,對各組完成情況進行綜合評價,對相應的小組進行肯定,讓學生體驗成功,從而不斷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
5.任務小結
各小組安排代表匯報小組操作情況并交流在訓練中遇到的問題,各代表針對問題做相應的思考,共同探討解決方法。由于時間關系,每組提問問題的數量為1個?;卮鹨笫钦Z言精練,分析到位。在這個階段,教師把握好時機予以指導和鼓勵,以活躍課堂氣氛。
在該階段,交流的方法主要是匯報和提問。匯報主要圍繞具體的操作過程進行,而提問圍繞本項目以及對匯報交流的理解程度進行,此時教師繼續(xù)充當管理者,對問題進行把關,旨在解惑(也就是把在實習中還沒有真正理解的知識點和方法弄清楚)。
一般情況下,學生的回答方式有兩種:一是圍繞問題指定小組自由安排,二是指定學生回答。這既讓優(yōu)秀的學生為其他學生或所在小組樹立了良好的形象,也讓其他的學生也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加強團結協作,能體現課堂的人文關懷。
最后做適當點評和總結。點評時多肯定學生的優(yōu)點,對于表現確實不是很好的學生和小組,多鼓勵,換一個尺度去衡量,給學生以自信。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體驗成功,產生新的學習動機。
三、課后的補充延續(xù)
教師要及時進行課堂教學反思,要寫點教后記,修改教案,對課上學習困難、檢測效果不理想的學生采取跟進補救措施,下達幫帶對象任務,布置針對補救作業(yè),批改學生鞏固作業(yè),做好批發(fā)記錄,采取跟進措施,解決學習過程的個別問題和普遍問題,在下一課前批閱學生預習作業(yè),了解預習程度與學習障礙,確定下一課的學習重點,設計合適的教學方法。適時完成對小組學習狀況的評價統(tǒng)計,及時公布,促進評價作用的發(fā)揮。
在專業(yè)課堂教學中運用“活動單導學”模式的精細化管理,立足本校,針對問題,真正做到有效地溝通新課改理念與教學實踐的聯系,敦促教師把“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先進理念轉化為課堂教學中具體操作實施的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