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畢業(yè)后,我和一些跟我一樣高考名落孫山的同學抱著“一技在手,走遍神州”的心態(tài),一起去一個民辦技校學習電器維修技術??墒?,這個技校的教學質(zhì)量讓人不敢恭維,以至于兩年后我們畢業(yè)時,除了會修收音機外,對其他電器的維修都是一知半解。
現(xiàn)在,收音機已很少有人再用了,所以我們學的那點皮毛技術是很難找到工作的。記得我們拿著一紙畢業(yè)證書,把整個城市跑遍了,也沒有一家電器公司肯要我們。人家不要我們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問及原理我們答不上來,叫我們動手維修我們也搞不定。于是,失敗的次數(shù)多了,大家都對自己失去了信心,一個個都放棄,改行做別的去了。
我是一個不肯輕易服輸?shù)娜?,最終只有我一個人決定把電器維修行業(yè)進行到底。于是,我每次應聘失敗后,都會向當事人虛心請教,問原因,求原理,并把他們所說的要點拿筆記下來。這樣一來,雖說我每次應聘都以失敗而告終,但每次應聘都讓我學到了一些新東西。如此半年下來,我不知應聘了多少家公司,雖然都沒成功,但我覺得自己的維修技術卻有了很大的長進,慢慢地我對電視機、冰箱、洗衣機、空調(diào)等電器都會維修了。
“手里有把金剛鉆,就不怕攬不到瓷器活兒”。這時上天終于給了我一次機會,我有幸被一家大型家電城錄用了。面對我的成功,很多昔日經(jīng)不住失敗打擊而放棄的同學都百思不解,個個前來找我討教成功的秘訣。
其實,職場也是一所“大學”,誰也不能保證每次求職都能夠成功,雖然我們不能成為應聘公司的一員,但我們可以在失敗的應聘中學到知識和經(jīng)驗。如果能真誠請教,虛心學習,一點一點積累的話,就會由量變而達到質(zhì)變,時間久了,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成長了不少,學到了很多知識,綜合素質(zhì)也不知不覺地提高了。
然而,有不少人應聘失敗時都抱著“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的心態(tài),垂頭喪氣地離開了事,結(jié)果到頭來一事無成。所以,在職場上,我們要相信“失敗是成功之母”,只有在失敗中不斷學習,在失敗中不斷反省,才能在失敗中不斷成長。失敗會讓我們學到很多在學校里學不到的東西,這樣,成功就離我們不遠了。
(甘肅 劉長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