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的紀錄片向來不讓人失望。這一次看的是關于園藝家兼作家阿莉絲·福勒的《食材花園》故事。好像一些作家的確很厲害,兼其他方面的專家,比如梭羅和瓦爾登湖,弗朗西絲·梅爾斯和托斯卡納的裝修與園藝,阿瑟·米勒為了夢露做制片人,村上春樹開咖啡館、研究爵士樂……臺灣的潘富俊,美國夏威夷大學農(nóng)藝及土壤博士,喜歡詩經(jīng)、唐詩宋詞,用攝影給我們呈現(xiàn)了詩經(jīng)、唐詩宋詞里吟詠的那些植物——荇菜、芣苢、葛、蘩,蘭、桂、菊、茅等等,看了圖片才知道,哦,原來是這樣子的,現(xiàn)在它們還是那個樣子。
阿莉絲·福勒從小在鄉(xiāng)下長大,現(xiàn)在和丈夫一起住在城里,但也享受簡單的事物。她自己動手種植蔬菜,每個星期她會把重點放在不同的蔬果上,甚至還有可食花卉;養(yǎng)雞,養(yǎng)了兩只母雞,一只叫格特魯格,另一只叫愛麗絲,還有一只叫伊莎貝爾的小狗。
住在城里,誰家有一個可以供養(yǎng)四季的花園呢?讓人羨慕啊。我也想種菜,只能網(wǎng)上種種,還被偷光,我也想養(yǎng)雞,只能在農(nóng)場里養(yǎng)電子雞,常常因疏于照料而死翹翹。但也不是希望全無啊,現(xiàn)在有人在陽臺上種菜也很成功,并且出了專門的書《在陽臺上種菜》進行指導。我有陽臺啊,種花、種菜都試過,花還可以,菜比較失敗。
我像阿莉絲一樣,西紅柿沒有收成。不像我的老友黛黧,她首次種了三棵西紅柿就大有斬獲,一共結(jié)了30多個西紅柿,邊紅邊吃,每每報告說,西紅柿青色的部分也很甜,我知道那種等不及的心情。我多次種西紅柿未果,第一次偶然相逢——盆栽小西紅柿,說明書上說是只需澆水就行。是一個老酸奶盒大小的小盒子,里面有適合西紅柿生長的營養(yǎng)土和西紅柿種子,揭開蓋子澆水就行了。發(fā)芽、長葉、開花什么的都還順利,到了結(jié)果的時候出了問題,阿莉絲的西紅柿得的是霉菌病,我的西紅柿長了紅蜘蛛,葉子間有薄薄的網(wǎng),紅蜘蛛都在葉子背面。查了查,最環(huán)保的辦法是通風,陽臺上那里整風去???電扇吹也不是個事兒,咱不是不想用藥嘛,所以西紅柿就懨懨的了,先是黃了葉子,再就是黃了西紅柿,怎么也不肯紅了。
阿莉絲的西紅柿和其他菜秧是在汽車尾箱市場買的,我的是在早市上發(fā)現(xiàn)的。又是一年春來到,早市上有賣西紅柿和辣椒秧的,5毛錢一棵,買了幾棵,分別種到花盆里,繼續(xù)查資料,有的說法是這樣的,如果分盆種,西紅柿和西紅柿、辣椒和辣椒都不能離得太遠,要盆挨著盆。我猜,一是它們需要異花授粉,二是植物也怕孤獨,即使分種在盆里,枝葉相依也是有個依靠。但不是,植物間的互相殘殺是很殘酷的,地下爭奪營養(yǎng)、地上爭奪空間,所以合理密植是增加產(chǎn)量的辦法之一??纯次业睦苯泛臀骷t柿既不需要地下競爭,也不需要地上的競爭,所以它們的相依一定是我判斷的那兩種情形,但西紅柿還是不肯好好長,先是桿莖徒長,后又倒伏,這一回連花都沒開幾朵,看看實在沒什么希望就放棄了。朝天椒還是不錯的,每棵結(jié)了二十多個,最多一棵結(jié)了41個小辣椒,一個冬天足夠了。辣椒頂端的嫩葉用鹽腌了咸菜,用它自己結(jié)的辣椒炸的辣椒油拌拌很美味哦。
阿莉絲的鄰居也都是各有神通的。其中一位大姐很厲害,她去社區(qū)的周圍摘一種紅果和李子,做成果子泥干,前面還好實踐,李子去核、用糖煮、壓成泥,后面有點麻煩,攤到烤盤上,低溫烘烤8小時,還要用風機吹。我的烤箱是有排風功能的,但8小時的照料實在很磨人啊,做出來的李子泥干像我們在超市里買的果丹皮。不用嘗,我也知道那一定非常美味,但那么麻煩,我至今沒有嘗試。還有一位姐姐做的蒲公英煎餅也讓我十分感興趣,具體的做法沒有,但看片子,我猜應該是用蒲公英花,蘸雞蛋面糊用油煎,當然他們常常用黃油煎東西,我想蒲公英花有點苦,雞蛋面糊里加點糖應該是不錯的。我都有點等不及了,套用一下甄嬛體,雖然秋天是我極喜歡的,但我還是盼望明年的春天早一點到來,只為了滿地的蒲公英小黃花。明年春天我要做蒲公英煎餅。
最近不是到了秋天了嘛,所以我嘗試的是德國泡菜,據(jù)說泡菜的歷史有7000多年,我也不知道“7000年”是怎么考據(jù)出來的。德國泡菜,和東北腌菜有一拼。卷心菜切絲,用木棍略搗一會兒,用鹽(一棵卷心菜20克鹽)腌一夜,然后用蘋果醋、辣椒、蒜瓣、迷迭香、百里香等放進腌了的卷心菜中,腌出來的水分和蘋果醋汁要淹沒卷心菜絲,容器要消毒的,否則有害細菌會使卷心菜長毛,三天及很長一段時間都可以吃了。我的做法是辣椒絲、蒜片、姜片、香菜段和卷心菜絲一起腌制,用重物壓著,然后加入去年自制的葡萄醋。也不錯啊,因為葡萄醋中已經(jīng)加入大量冰糖,所以,泡菜是酸甜辣口的。聽說杜松子是德式泡菜與其他泡菜相區(qū)別的地方,是啊,阿莉絲的朋友雖然是保存蔬菜、水果的專家,但畢竟是英國人啊。有點像朱麗葉做的法國菜,有一點點道聽途說的感覺。而每個民族都有自己保存蔬菜和水果的辦法,無非是腌制、發(fā)酵和干燥而已。
片子里還有自釀啤酒和自釀接骨木花香檳的做法,等到鄰居的接骨木花香檳釀好的時候,喝香檳真是一場歡樂的盛宴啊。啤酒和香檳我就不試了,一方面沒有原料,一方面也不是看到的所有美食美酒都要親自嘗試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