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家長,在我們困惑于孩子是該“放養(yǎng)”還是“圈養(yǎng)”的年代,美國耶魯大學華裔教授蔡美兒的育兒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讓很多家長不禁思索:對待孩子,是強調孩子必須高度服從父母規(guī)劃,奉行“虎媽”式嚴格管教?還是充分尊重孩子意愿,倡導與孩子平等交流的朋友式教育?
圈養(yǎng)與放養(yǎng),我覺得這都是兩種十分“走極端”的方式,不應該完全吸取,也不能全部摒棄,而要博采“兩家”之長,掌握好分寸,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影響孩子成長、成才、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但是放養(yǎng)孩子,家長一定不能大撒把,因為放養(yǎng)的孩子更需要自律,而孩子的自律則是家長從小培養(yǎng)訓練的結果。也就是說,培養(yǎng)孩子應該根據每個孩子的個性,找到最適合自己孩子的教養(yǎng)方式,在圈養(yǎng)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放養(yǎng)。只有適合的,才是最好的,1000個孩子有1000種教育方法,“寬嚴相濟”地教育孩子才能取得一定的成功。
我在與兒子睿寧共同成長的過程中,母子關系就像朋友一樣,彼此都有一點收獲。今年一月份,我在譯林出版社,出版了十二萬字的教子書籍——《我?guī)鹤幼哌M閱讀之門》,我們母子的十三萬字的童話合集正在出版中;睿寧在2012年被評為第十屆“葉圣陶杯”全國十佳小作家,2011年被評為第四屆黃河口好兒童,同時有多家刊物介紹他的寫作經,并在國家級省級刊物如《意林》、《故事大王》等發(fā)表作文近四百篇。
培養(yǎng)孩子獨立的性格
由于兩地分居的原因,睿寧是我一手帶大。在他兩三歲的時候,有時候晚上我要外出或者加班,我會蹲下身子,耐心地告訴他媽媽有事必須離開一段時間,而他要做的就是自己乖乖地看會兒電視,看會兒書,然后安靜地睡覺。睿寧幾次吵鬧過后,后來看我堅持,慢慢就養(yǎng)成了在家自己安排,不哭不鬧的好習慣。
平時,我注意在生活中培養(yǎng)睿寧的好習慣,比如告訴他該如何過馬路,怎樣判定來往車輛離自己的距離:在路上碰到壞人該怎么處理?同學之間應該怎樣相處?怎樣合理利用時間?如何自律等等。所以睿寧在七八歲時,就自己能過馬路解決午餐,在該玩游戲的時候,到時間了絕不超時,不該玩游戲的時間,絕對不碰電腦。因材施教,順應自然
在睿寧嘗試過電子琴(半年)、書法(兩年)、繪畫(三年)之后,他又喜歡上了象棋??吹筋幵诩液薏坏么秸l就和誰下象棋的癡迷樣子,我與睿寧達成統(tǒng)一戰(zhàn)線,一起陪盡笑臉,纏著睿寧的爺爺、姥爺、伯伯等人在楚河漢界上廝殺。
后來,我開始有意把睿寧更多的興趣轉移到閱讀寫作上來。在睿寧癡迷漫畫書、動畫片的時候,我告訴他,同意他看看漫畫書,但也推薦他看故事類書,以開闊視野,增長知識??磩赢嬈刂茣r間,還建議他看一些動物世界、百家講壇、走遍中國等具有教育意義的電視節(jié)目。
這樣養(yǎng)成了睿寧好的讀書習慣后,我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愛好,他看的書大多都是自己選擇,拿起書就愛不釋手。同時,我還從單位借很多書,一家人同讀。我還常帶他去書店購書、讀書,讓他自己在網上購書等。然后我們一起暢談讀后感,一起寫同題目作文。而在睿寧寫作的倦怠期里,我會在看似放任他的狀態(tài)中,及時調整過來,不失時機的引導他:“時間是擠出來的”。
讓孩子在成長中學會承擔
睿寧小時候,都是我?guī)退陔娔X前敲打作文。后來,我告訴他,如果他自己做,那我會省一些力氣。開始,睿寧豪情萬丈,拍著自己的小胸脯,信誓旦旦地保證可以。但是沒幾天的熱度,他打了退堂鼓就。我鼓勵他堅持。經過暑期一個月的訓練,睿寧已經能熟練地盲打了。在寫作文上,平時,睿寧每周寫兩到三篇作文。寒暑假則盡量多寫,每天千字文。當然,我首先給睿寧做榜樣,有空就寫點東西,在電腦前敲敲打打。
做孩子的助手
我把自己搜集的約稿信息,有選擇地提前告訴睿寧。睿寧來了靈感,不論我在家不在家,都會自覺地打開電腦寫作文。而有時睿寧晚上寫完作業(yè)很累了,他想寫了,他就躺在床上,動動嘴,我則在電腦旁,做他的錄入機器,一通噼噼啪啪。
我想,只有把圈養(yǎng)與放養(yǎng)有機結合在一起,拿捏好分寸,孩子才能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