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病屬中醫(yī)“頭痛”、“眩暈”等病證范疇,同時與“不寐”、“心悸”、“中風”等病證亦有一定聯(lián)系。中醫(yī)認為,高血壓病可以發(fā)生在不同體質屬性的人身上,比如高血壓病人中有陽虛體質者,有氣郁體質者,也有痰濕體質者或血瘀體質者等等。所以高血壓的飲食調養(yǎng),不能千篇一律,要根據(jù)各自的體質屬性,有選擇性地去食用適合自己體質屬性的食物或中藥。
高血壓患者在控制主食,少吃高熱量食品,減少烹調用鹽,少吃動物性脂肪、高膽固醇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增加海產品攝入量,養(yǎng)成健康飲食習慣的同時,根據(jù)自己的體質屬性,選擇適合自己的藥膳進行調理會收到很好的效果。只要堅持調養(yǎng),不但會將血壓穩(wěn)定在理想水平,而且身體健康狀況也會明顯好轉。
肝腎陰虛型高恤壓常用藥膳
肝腎陰虛型高血壓,除了測量血壓高于正常值,中醫(yī)癥見:頭暈頭痛,耳鳴失眠,心慌無力,兩眼干澀,手足心熱,腰酸腿軟,口干舌燥,舌紅,苔少,脈細弦或細數(shù)。在合理使用降壓藥的基礎上,辨證采用藥膳有益于改善體質,提高血壓控制效果??墒褂玫某S盟幧湃缦拢?/p>
枸杞苗炒肉絲
制作材料:枸杞苗100克、豬瘦肉150克、熟青筍50克、菜油10克、黃酒、白糖、麻油、鹽、味精各適量。
制作方法:豬瘦肉、青筍切絲;枸杞苗洗凈切段。鍋內放菜油燒熱,將肉絲、筍絲、同時下鍋劃散,烹黃酒,加白糖、鹽、味精調味,再放入枸杞苗翻炒幾下,淋上麻油,起鍋即成。
主要作用:滋補肝腎、清瀉肝火。適合頭暈頭痛,耳鳴失眠,心慌無力,兩眼干澀,手足心熱,腰酸腿軟,口干舌燥的陰虛火旺者食用。
海參百合羹
制作材料:海參1條、豬肉末150克、百合50克、雞蛋2個、冬菇5朵、冬筍一塊、蔥、姜適量。
制作方法:先將百合、冬菇用清水浸泡1個小時,泡開之后洗凈(新鮮百合、冬菇則不用浸泡):將海參、冬筍、冬菇都切成小??;姜切片;把兩只雞蛋打散備用;然后鍋里放少許油,放入蔥、姜煸炒出香味,加少許料酒。將泡冬菇的水倒進鍋內,把海參倒入稍稍煮一下,5分鐘之后撈出瀝干備用;把鍋里的水倒掉,再放一點底油,把肉末放入油鍋里炒,加一點醬油,翻炒入味,炒熟之后,加入少許清水,用大火燒開,把海參、冬筍、冬菇、百合倒入一起燒。開鍋之后放少許鹽、白糖、醬油繼續(xù)煮,這時再調點淀粉,勾一點薄芡,要一邊倒一邊攪,煮兩三分鐘收汁,將雞蛋液倒入,燒開后撒上一些胡椒粉就可食用。
主要作用:補腎益精、養(yǎng)肝潤燥。海參味甘咸,補腎益精髓,潤五臟,攝小便療陽痿,抗衰老、美臉色?,F(xiàn)代研究表明:海參具有提高記憶力、延緩性腺衰老、防治動脈硬化、糖尿病以及抗腫瘤等作用。百合微寒,海參和百合一塊用對肝腎陰虛者來說非常合適。
淡菜皮蛋粥
制作材料:淡菜30克、皮蛋1個、粳米100克、香菜、鹽各適量。
制作方法:將淡菜、粳米洗凈,鍋內加適量清水放入粳米,待米開時加入洗凈的淡菜煮粥,粥將成時放入切碎的皮蛋,稍煮,加鹽1~2克調味即可。
主要作用:滋陰降火、清熱除煩。適合心煩易怒,手足心熱,腰酸腿軟,口干舌燥的陰虛火旺的高血壓者食用。
養(yǎng)陰祛火羹
制作材料:鮮山藥200克、生槐米15克、杞子15克、玉竹15克、紅豆30克、白木耳15克、冰糖適量。
制作方法:將山藥洗凈,切塊,白木耳泡軟備用;把杞子、玉竹、生槐米放入藥袋中,加適量水煮1小時,留汁備用;將紅豆放入鍋內,加水浸泡1小時,開大火煮開改為小火,煮10分鐘后,熄火燜約1小時。藥湯開大火,加入紅豆、山藥及白木耳,煮開后轉為小火,熄火后燜約30分鐘。
主要作用:滋陰清熱,益氣養(yǎng)血。適合疲倦少氣,干咳少痰,口干舌燥,煩熱多汗,大便干結等癥狀的高血壓者選食。
參竹杜老鴨
制作材料:老鴨1只(約2斤),沙參30克、玉竹20克,炒杜仲20克、生姜10克、蔥6克,食鹽、料酒適量。
制作方法:老鴨剁塊,用開水燙去血水,油鍋爆炒加入料酒,炒出香味,將浸泡好的沙參、玉竹、炒杜仲,用凈布包好,和老鴨、姜、蔥一同放入鍋內,大火燒開后改用小火微煲,直至酥軟。
主要作用:益氣養(yǎng)陰、補中安臟、瀉火退熱。適合有手足心發(fā)熱,心煩易怒,口干舌燥,臉色發(fā)黃等肝腎陰虛的高血壓者選用。鐵皮銀耳海蜇
制作材料:石斛15克(新鮮石斛用30克)、白木耳50克、海蜇皮50克、荸薺30克、白糖25克、蔥末2克、精鹽、味精少許、花生油35克、麻油10克。
制作方法:將石斛煎兩次合并濾汁;溫水發(fā)白木耳,去蒂洗凈,放藥汁中煎酥(切忌煮爛),撈起冷卻備用;將海蜇洗凈,切細絲,用冷開水過凈;荸薺切薄片,再用白糖和醬油、味精拌勻。然后將炒鍋燒熱,加油燒至八成熱時下蔥末,稍煸后連同熱油一起澆入放海蜇絲和荸薺的大碗內,拌后淋上麻油裝盤,將白木耳加糖和精鹽拌后散放在盤的四周即成。
主要作用:此藥膳偏于平補,具有滋陰養(yǎng)胃,理氣活血作用,適合有心血管系統(tǒng)及消化系統(tǒng)多種慢性疾病的高血壓病人食用,也是中老年人理想的抗衰延年藥膳。
銀耳天冬杞子羹
制作材料:銀耳100克、天門冬50克、枸杞子30克、芥蘭900克、淀粉、鹽、糖、高湯、姜汁、味精各適量。
制作方法:將天門冬煎兩次合并濾汁;用濾液泡發(fā)銀耳,將銀耳掰成小朵,加高湯、鹽、糖、味精等煮15分鐘,加淀粉勾芡裝盤。用溫開水把枸杞子沖洗一下,加鹽、糖、姜汁、味精煮爛,制成蟹黃,淋在銀耳上,芥蘭選用莖部,切成寸許長,頭上用刀劈幾刀,開水內焯開花作伴碟裝飾。
主要作用:天門冬久服可“輕身益氣、延年不饑,”具有潤燥滋陰、清肺降火作用;枸杞子滋養(yǎng)肝腎,銀耳滋陰潤肺、養(yǎng)胃生津,尤其適宜陰虛火旺、腰膝酸痛、須發(fā)早白、健忘失眠的中老年高血壓長期食用。對慢性支氣管炎有較好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服此藥膳應避免食用油膩食品。
參麥蒸甲魚
制作材料:甲魚1只(500克),北沙參20克、麥門冬20克、生姜5克、瘦火腿50克、雞湯100克、生姜5克、蔥、黃酒適量。
制作方法:將甲魚宰殺瀝凈血,用開水燙后刮去背及裙邊黑膜、腳上白衣,剁去爪、尾,開腹除內臟,洗凈,放入清水中煮沸,再用文火煮半小時。取出撕去黃油,剔除背殼,腹甲及四肢粗骨,切成2厘米小方塊,置于碗內。麥門冬、北沙參煎兩次合并濾汁濃縮至50毫升,與雞湯、蔥、姜、火腿片、食鹽、黃酒一起加入碗內。將碗放入籠屜中蒸至甲魚肉爛熟為止。
主要作用:滋補肝腎,潤肺養(yǎng)陰。適合有潮熱、盜汗、神疲氣短等癥候的老年高血壓者選用。在秋季適當食用此藥膳可以防止秋燥傷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