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澳大利亞著名城市悉尼出發(fā),一路向西,行程66千米,你就能抵達一座巍峨的大山。這座大山常年彌漫著微微的藍色霧氣,一眼望不到邊的原始森材被這“藍霧”團團包圍,使得整座山脈顯得神秘異常。如果你沒有被這“藍霧山脈”所嚇倒,就請壯起膽子,與我們一起走進“大藍山”。
恐怖的大山
藍山是澳大利亞東南部最著名的一座山脈,它位于新南威爾士州,是另一座更大的山脈“大分水嶺”的支脈。全世界的探險愛好者都對這座山脈充滿了向往。要知道,在300年前,還沒有人能在這座山脈腳下自由通行。
眾所周知,澳大利亞大陸是一塊特殊的大陸,它距離任何一個大洲都非常遙遠,像一座巨大的島嶼,孤懸在太平洋中央。這是一塊被世界遺忘了的壯闊大陸。
早期的歐洲移民,只能在澳大利亞的東部海岸沿線開拓土地,發(fā)展文明。這是因為,從澳大利亞東海岸向西方內(nèi)陸進發(fā),走不太遠就會遇到一座巨大山脈的阻隔。歐洲拓荒者們費勁心力,也難以逾越這座大山。在當時人的眼中,這座大山簡直是一座鬼魅的“魔山”,因為這座山常年籠罩在薄薄的藍色霧氣中。有人說,這些霧氣有劇毒,能夠殺死任何膽敢進入大山的人。
這個說法……太恐怖了吧?
揭秘“藍霧”
直到1813年,藍山的恐怖傳說才被打破。
這一年,歐洲探險家布拉斯蘭·勞森歷盡千難萬險,終于跨越了藍山山脈,成功抵達澳大利亞內(nèi)陸地區(qū)。藍山的“被征服”,標志著一個新時代的到來。從此,大批歐洲拓荒者翻越藍山,進入澳大利亞內(nèi)陸,給這片荒蠻的大陸帶去生機。
不過,“藍色大霧”的傳說,究竟又是怎么一回事兒呢?
其實,所謂的“藍霧”,都是由于一種植物在作怪。這種植物,就是著名的桉樹。桉樹是澳大利亞的標志性樹種,是一種起源于白堊紀時代的古老樹種,目前已知的700多種桉樹中,絕大多數(shù)的原產(chǎn)地就在澳大利亞。而在藍山山脈中,當然也生長著各種各樣的桉樹,漫山遍野的桉樹不僅十分壯觀,而且也是造成“藍霧”現(xiàn)象的“元兇”。
藍山山脈氣候宜人,如同桉樹的天然博物館。桉樹是常綠喬木,它的體內(nèi)富含油質(zhì),可以人工提取出一種揮發(fā)油。而在自然狀態(tài)下,這種油脂會隨著周圍環(huán)境的濕熱,揮發(fā)到空氣中,并在空氣中與灰塵等雜質(zhì)結(jié)合,形成類似微小水滴一樣的油滴。桉樹油滴在空氣中能夠折射陽光。當陽光穿過油滴時,藍光被單獨折射出來,因此整個空氣呈現(xiàn)出微微泛濫的形態(tài),遠遠看去,好像整個大山都被“藍霧”所籠罩,十分神秘。
瞧,你是不是已經(jīng)被這樣一座充滿原始氣息的大山所吸引了呢?
三姐妹峰的故事
藍山山脈是由三疊紀塊狀堅固砂巖積累而成的,其中,有三座山峰并肩而立,舉世聞名。
這就是“三姐妹峰”。
或許你已經(jīng)猜到,在藍山地區(qū)一定有關(guān)于這三座山峰的傳說。沒錯,這個傳說不知從何時開始在當?shù)亓鱾?,成了婦孺皆知的故事: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藍山上住著三位美貌猶如天仙的姐妹,她們分別叫做米埃爾、溫拉和甘妮杜。三位姐妹出生在一個叫做“卡通巴”的部落,她們相親相愛,幸??鞓返厣钤谒{山上。
一天,三位姐妹相約下山游玩。在山下,她們認識了“乃匹安”部落的兄弟三人。很快,三姐妹與三兄弟之間產(chǎn)生了美麗的愛情,他們相約共度一生。這下麻煩可大啦!原來,澳大利亞土著各族有一個嚴格的規(guī)定,那就是不同部落之間的人們不能通婚。三姐妹與三兄弟的部落首領(lǐng)和父親都不同意他們的婚事,事情甚至鬧得不可開交,兩個部落之間竟然爆發(fā)了戰(zhàn)爭!
戰(zhàn)爭是無比殘酷的。美麗的三姐妹何去何從,這是一個揪心的問題。就在三個人驚慌不已之時,一位巫師及時趕到。為了保護三姐妹免受戰(zhàn)爭的傷害,巫師用自己的法力將三姐妹變成了堅硬的巖石。不幸的是,巫師一不小心,戰(zhàn)死沙場,從此以后,三姐妹再也無法恢復(fù)人形,只能日復(fù)一日地守著藍山山谷。
琴鳥與三姐妹峰
三姐妹峰高450米左右,三塊巨大的巖石如同拔地而起的石筍,俊秀挺拔,遠看就像三位美麗的少女并肩而立。三姐妹峰并非普通的山峰,它們是一組巨型巖石,險不可攀,是攀巖愛好者心中的圣地。
在藍山山脈中,你一定會見到一種澳大利亞特有的珍惜鳥類——琴鳥。這種有趣的烏常常在三姐妹峰附近飛翔。
琴鳥是一種聰明伶俐的鳥類,可以惟妙惟肖地模仿上百種鳥類或其他動物的聲音,甚至連人的某些聲音也能模仿!雄性琴鳥的尾巴羽毛酷似豎琴,因此得名——琴鳥。它們是藍山山脈的獨特景觀,經(jīng)常在山林中上演“琴鳥的表演”:雄性琴鳥為了表明自己所占的領(lǐng)地,并順便吸引雌性同類,會用林地上的廢物堆成小丘作為舞臺,一面展開尾羽,一面發(fā)出嘹亮的鳴叫聲,并伴隨著自己嗚叫的旋律,載歌載舞。有時,竟然能夠看到在方圓200多米的范圍內(nèi),十幾只琴鳥輪番上臺表演,簡直像是一場大自然的巡回演出。
藍山因為有了琴鳥,變得格外富有生機。
瀑布與巖洞
雄偉的大山,不能沒有瀑布的陪襯。藍山山脈的溫特沃斯瀑布從一座高大的懸崖上飛瀉而下,轟鳴著落入300多米深的賈米森峽谷谷底,蔚為壯觀。在藍山風(fēng)景區(qū),人們修建了觀瀑臺,站在這里看去,大瀑布宛如白練垂空,銀光四濺,氣勢磅礴地從天空向地面奔騰。山峰在水霧中若隱若現(xiàn),虛無縹緲,美如夢幻。
藍山山脈還有景象奇絕的地下溶洞——吉諾蘭巖洞。這座大巖洞經(jīng)過億萬年地下水流的沖刷和侵蝕,形成了別具洞天、蜿蜒莫測的地下巖洞群景觀。在這片“地下王國”中,王洞、東洞、河洞、魯卡斯洞、吉里洞、絲巾洞及骷髏洞等巖洞組成了錯綜復(fù)雜的洞穴系統(tǒng),洞內(nèi)的鐘乳石、石筍、石幔光怪陸離,絕對值得探索一番。
今天的藍山國家公園中,已經(jīng)開發(fā)出了可供游人探索的各種景觀,你既可以選擇乘坐懷舊蒸汽火車暢游山谷,也可以選擇沿著藍山河岸與森林邊緣信馬由韁,如果你對自己的身手足夠自信,甚至可以挑戰(zhàn)一下驚險刺激的攀巖——攀登三姐妹峰。無論怎樣選擇,“大藍山”都不會令人失望,這座大山,永遠保持著神秘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