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信】
江心“迷魂陣”,一網打盡魚子魚孫
編輯同志:
貴刊的“攝影月賽”欄目刊發(fā)了很多優(yōu)秀的生態(tài)攝影作品,我一直很喜歡,也很關注,但最近我在2013年第2期月賽中,對一等獎作品,拍攝于安徽升金湖的《鷺棲云水間》有點不同的意見,想跟編輯討論一下。
這張作品的畫面意境非常美,拍攝主體白鷺也表現得很好,但作為畫面陪體,那一張張捕魚的網卻讓人看得揪心、痛心??赡苡械娜诉€不知道,這種網具就是國家現在明令禁止使用的“迷魂陣網”。它是用小孔網布作成圓筒形狀,圓筒的一側“嘴巴”大張,魚進“嘴”后繼續(xù)前游,網“路”越來越狹窄,最后只有一個小出口,魚一旦游進去,就踏上了不歸路。圓筒就像溶洞,洞中套洞,魚游過每一個小出口時,不能返回,只能前游。當穿越最后一個小出口的時候,魚就落入漁民的手中,就算魚苗也不例外。
“迷魂陣網”“地籠網”等均屬對野生魚類資源滅絕性捕撈網具,這是人類對自然的過度索取。那看似平靜的湖水下面,不知有多少生靈正在垂死掙扎。
我建議縱覽的編輯,把這樣的信息公布出來,讓更多的讀者看到,更多的攝影人了解,從而得到廣泛的傳播,讓不法者付出代價,呼吁全社會共同來維護生態(tài)平衡。
沈陽讀者 周海翔
【編者回復】周海翔同志,看到您這樣情真意切的文字,我們真的很受觸動。是我們工作的疏失,說明我們還很缺乏漁業(yè)知識,沒有充分了解圖片信息,就將之發(fā)表出來。在這里,《旅游縱覽》責任編輯及月賽評委誠懇地向讀者們致歉!我們只看到畫面的形式美,卻忽略了這形式美的背后所反映的生態(tài)問題。
《旅游縱覽》雜志作為一本專門倡導生態(tài)旅游、生態(tài)攝影的期刊,卻在這種破壞生態(tài)的問題上放松了警惕,很可能對讀者造成誤導,這是很不應該的,我們一定引以為戒。關于這種“迷魂陣網”,我們特意查詢了相關法律法規(guī),答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yè)法》第五條明確規(guī)定,使用小于規(guī)定的最小網目尺寸的網具進行捕撈的,處五十元至一千元罰款。隨后,我們將情況反饋至安徽省池州市漁業(yè)漁政局。漁政科工作人員王先生表示,他們將安排工作人員
前往拆除迷魂陣網并進行取締。感謝您的反饋,感謝您對我們工作的支持和監(jiān)督,希望您今后對《旅游縱覽》一如既往地支持!
【讀者來信】
較長稿件應設小標題
編輯同志:
我在看《旅游縱覽》的時候,對一些文章感興趣,想深入了解,但有時較長的稿件都只有一個大標題,文章內容螞蟻般的一大片,卻沒有小標題,必須看完才知道到底說的是什么事。
現在是快速閱讀時代,我覺得雜志不光要提供信息,還要考慮受眾閱讀的方便。如果文中有幾個關鍵性的小標題,讓讀者在通讀全文前對文章的主要內容有一個概括性的了解,脈絡分明,一目了然。我認為,超過1000字的文章,都可以設小標題,尤其是一些重視條理邏輯的深度報道稿件,從多個方面或多個角度來展示材料、表達主題,使行文條理清楚,使文章的眉目清爽靚麗,而且提攜起文章內容,使文章更加清晰,有條理,便于讀者閱讀。
這僅僅是我個人的意見,不成熟之處,還望海涵。
南昌讀者 郭峪
【編者回復】感謝您的批評與指正。“小標題”亦稱“插題”,較長的文章適當地制作插題,既有助于詮釋、支撐和表現主標題,也有利于方便讀者閱讀,是編輯業(yè)務的一項基本功。我們誠懇地接受您的意見,在處理較長稿件時,注意這種編輯手法的合理運用。
明星作者@方可
方可是比較早的攝影發(fā)燒友,為了能拍到奇特的天象和唯美的畫面,多年來,她背著攝影裝備披星星、戴月亮,練三伏、戰(zhàn)三九,并多次在攝影賽事中獲得獎項。但她說,煩惱也由此而生:“為了拿獎,攝影成了美麗的負擔。直到最近幾年,工作之余與朋友到處旅行,他鄉(xiāng)的風土人情、歷史、地貌等讓我著迷且眼界大開,攝影對我而言變得那么輕松有趣,邊走邊拍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在充實自己的同時,也給朋友們帶來了快樂?!?/p>
本刊曾刊發(fā)方可的圖文稿件《海上吉普賽人的生活樂趣》,她的攝影作品也曾登上2011年第3期《旅游縱覽》的封面。讀者朋友們,讀了本期她的《親歷杰伊瑟爾梅爾駱駝節(jié)》,你有什么評價、意見和疑問?歡迎編寫E-mail到tougao@lyzl.com.cn,我們會代為轉達,并將在后面的“編讀往來”欄目中刊發(fā)有代表性的評價或問答!
刊網互動
更多精彩,更多動態(tài)請關注——旅游縱覽官方網站:www.lyzl.com.cn
旅游縱覽官方微博:@旅游縱覽
http://weibo.com/tourismoverview
http://t.qq.com/lvyouzong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