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19日被重重的砸在跌停板上后,廣匯能源(600256)發(fā)布公告,宣布公司正在籌劃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股份。由于廣匯能源自7月初以來連續(xù)暴跌,這一回購股份的公告從表面上看屬于“利好”,不少投資者也希望廣匯能源的回購計劃能對股價起到穩(wěn)定作用。
然而,本刊記者從多個渠道了解到,廣匯能源此番突如其來的股份回購計劃十分蹊蹺,甚至不排除暗藏“禍心”的可能。
從2008年末至今,通過多次的送配,廣匯股份復權(quán)來看最大漲幅接近20倍,在這樣一個高位進行股份回購完全不符合常理——即使以暴跌后的股價9.04元計算,廣匯能源的市凈率仍然高達5.5倍。而以往出現(xiàn)過的上市公司股份回購案例,多集中在低市凈率時期。
相對于大股東增持而言,上市公司股份回購需要完成的“流程”較長,包括董事會審議通過,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債權(quán)人通告等。有分析人士指出,較長的流程能為廣匯能源幕后的資金提供充分的出逃時間。
風險釋放:或許只是剛剛開始
《股市動態(tài)分析》周刊在今年4月初第14期“風險警示”欄目中曾提示投資者關(guān)注廣匯能源的投資風險,原因是從技術(shù)分析的角度出發(fā),以周K線來看,廣匯能源的走勢已經(jīng)呈現(xiàn)“黃昏之星”走勢,這一周K線形態(tài)往往提示見頂下跌風險。
此后,廣匯能源股價漸次回落,印證了這一技術(shù)面上的判斷。
至今年7月13日第28期時,《股市動態(tài)分析》周刊再次提示投資者關(guān)注廣匯能源股價暴跌風險——盡管公司股價較最高位迅速回落,但公司天量融資余額蘊藏的風險不容忽視。至7月19日跌停,這一判斷再次得到驗證。
那么,廣匯能源的股份回購意向是否顯示下跌風險已經(jīng)獲得全面釋放?
從種種跡象看來,廣匯能源股價下跌的風險或許只是剛剛開始,股份回購很可能成為掩護資金出逃的“煙幕彈”,公司股價長期走勢不容樂觀。
蹊蹺的“高市凈率回購”
在一般情況下,上市公司進行股份回購的原因包括:流通的股票價格被過分低估(長期下跌),出于穩(wěn)定股價的考慮進行回購;現(xiàn)金較為充裕的情況下回購股份,從而推高每股收益、降低PE、增加實際控制人控制力度。
并且,上市公司理性的進行股份回購,其回購價格不會嚴重高于凈資產(chǎn)價格,即是在低市凈率環(huán)境下進行回購。
廣匯能源此番股份回購意向之所以蹊蹺,就在于其實在高市凈率時進行回購。即使以7月19日跌停價9.04元計算,廣匯能源總市值也高達475億元,而公司一季度末的凈資產(chǎn)值為86.4億元,市凈率約為5.5倍。
事實上,回顧2012年以來的上市公司股份回購案例,就可以看出廣匯能源的不同尋常。江淮汽車(600418)在2012年末進行股份回購,回購定價為不高于5.2元/股,當時江淮汽車每股凈資產(chǎn)在4.6元附近;寧波華翔(002048)2012年中期開始進行股份回購,回購定價按市凈率計算亦不到2倍;寶鋼股份(600019)的股份回購更是在“破凈”的情況下進行。
在高達5.5倍市凈率的時候,廣匯能源拋出股份回購意向,其行為是否理性已不需多言。另外,廣匯能源今年一季度末的貨幣資金為19.47億元,相對于其52.6億的總股本和254億元的資產(chǎn)總額而言,在手資金并不充裕。
有投資者向本刊記者表示,手里拿著200多億現(xiàn)金的貴州茅臺還沒有回購股份,倒是資金并不寬裕廣匯能源拉起了回購的大旗,這多少顯得有些滑稽。
股份回購疑似緩兵之計
上述種種疑點顯示廣匯能源拋出股份回購意向并不那么“單純”,其更深層次的意圖尚未公開。
有接近廣匯能源的人士稱,上市公司股份回購從提出到真正執(zhí)行,整個流程需要經(jīng)過較長的時間,廣匯能源醉翁之意不在“回購”,而在于“時間”。
根據(jù)相關(guān)規(guī)定,上市公司股份回購,其董事會應(yīng)當在做出回購股份決議后的兩個工作日內(nèi)公告董事會決議、回購股份預案,并發(fā)布召開股東大會的通知。此后,獨立財務(wù)顧問需要就上市公司回購股份事宜進行盡職調(diào)查,出具獨立財務(wù)顧問報告,并在股東大會召開5日前公告。
完成這些步驟后,還需要獲得股東大會的審議通過。
而走完上述流程后,股份回購還不能馬上進行,還需要通告?zhèn)鶛?quán)人。通告?zhèn)鶛?quán)人后,再報送股份回購的備案材料。
也正是因為上市公司股份回購的流程較長,不少公司出于穩(wěn)定股價的考慮,采取了更簡單的大股東增持的方式。
廣匯能源為何撇開了大股東增持的方式?
事實上,廣匯能源自2008年10月以來股價持續(xù)大幅度上漲,但期間經(jīng)過了多次的送配,因此復權(quán)后才能清晰的看到股價的累計漲幅。若以復權(quán)價(向前復權(quán))計算,廣匯能源2008年10月16日最低為0.77元/股,到2013年3月25日最高14.65元,期間約4年半的漲幅超過了19倍!
如此巨大的漲幅下,盡管股價自7月初以來出現(xiàn)斷崖似暴跌的走勢,其幕后的資金所獲得的賬面收益仍十分驚人。
有分析人士指出,廣匯能源的大股東應(yīng)該對公司股價和市值過去幾年的暴增了如指掌,當然不會在如此高位去進行增持。而如果走股份回購的流程,一是時間比較長,運作廣匯能源的資金可以獲得充分的時間進行操作“脫身”;二是股份回購可以形成朦朧的利好,從而掩護運作廣匯能源的資金撤離;三是即使真的進行高價位的股份回購,也可以只進行少量的回購,對大股東及幕后資金均不會形成實質(zhì)性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