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益超,成吉彪,石美蓮
(湘西自治州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所,湖南吉首 416000)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電解金屬錳(以下簡稱為:電解錳)生產國、消費國、出口國,實際產量和出口量都已占到全球的90%以上。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新興產業(yè)的興起,電解錳的應用越來越廣,尤其是近年來,錳逐步大量進入高錳低鎳奧氏體200系不銹鋼生產領域,使錳的需求量大幅增長,同時也對錳的純度和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1-3]。
紅外吸收法是一種快速有效的分析手段,被廣泛應用于鋼鐵、材料、礦石等碳、硫含量的檢測[4-9]。GB/T 5686.5-2008[10]、GB/T 5686.7-2008[11]是測定電解錳中碳、硫的國家標準方法,國標操作繁瑣、檢測限偏高,已無法滿足電解錳行業(yè)發(fā)展的需要。
本文采用高頻燃燒—紅外吸收測定電解錳中的碳、硫含量,對幾種助熔劑和稱樣量進行探討,并作了加標回收試驗,旨在建立一種快速測定電解錳中低碳低硫的分析方法,將對此類材料的質檢分析工作提供參考,還可推動電解錳行業(yè)的發(fā)展。
HW-2000B紅外碳硫分析儀(無錫英之誠高速分析儀器有限公司);BS124S Sartorious電子天平;1 200℃馬弗爐中灼燒4 h的坩堝(醴陵市茶山萬財坩堝瓷業(yè)有限公司)。
工業(yè)純鐵(BH1502-1);鋼標樣(BH1003-2);金屬錳(GSB03-2470-2008);純鐵助熔劑(太鋼有限公司鋼鐵研究所);低碳硫錫助熔劑(北京海新標準物質研究所);純鐵、低碳硫錫(質量比2∶3)混合助熔劑;WL-1純鎢助熔劑(河北故城新星金屬助熔劑材料有限公司);醫(yī)用氧(帶氯化鎂干燥裝置)純度99.5%。
1.2.1 開機準備及儀器校正
開工作站,按下紅外檢測器開關按鈕,30 min后,待池電流穩(wěn)定,開氧氣閥,分氣壓保持在0.22 M Pa,扳上高頻爐開始工作。稱取0.4 g錫助熔劑,平鋪在坩堝中,再稱取0.5 g(精確到0.000 1 g)鋼鐵標樣于坩堝中,加入1.5 g鎢粒,升爐進入自動分析狀態(tài),先燒幾個廢樣,然后測定幾個空白保存于電腦中自動扣除,測定標樣幾次,待數(shù)據(jù)穩(wěn)定,用平均值和標準值對碳硫進行校正系數(shù)。
1.2.2 試樣測定
稱取0.4 g錫鐵混合助熔劑,平鋪在坩堝中,再稱取0.5 g(精確到0.000 1 g)電解錳樣品搖平,加1.5 g鎢粒,升爐進入自動分析狀態(tài),打印報告。
2.1.1 錫助熔劑
按照1.2.2試驗方法,改變錫助熔劑的用量,對電解錳樣品進行試驗,結果如圖1所示。
1碳;2硫
從圖1可以看出,碳、硫隨著錫助熔劑量加入的增加,燃燒產生的粉塵有較強的吸附,然后慢慢釋放出來,碳硫測定結果略有偏高。這是由于一方面錫助熔劑可以有效降低樣品的熔化溫度,增加樣品流動性;但另一方面隨著錫量的增加,伴隨著產生大量粉塵,對硫產生吸收,測定低硫時釋放出來,造成分析結果偏高。故選擇適宜的錫助熔劑用量為0.3 g。
2.1.2 鐵助熔劑
按照1.2.2試驗方法,改變鐵助熔劑的用量,對電解錳樣品進行試驗,結果如圖2所示。
圖2 鐵助熔劑加入量對測定碳、硫含量的影響
從圖2中可以看出,隨著鐵助熔劑用量的增加,碳硫測定結果有逐漸降低的趨勢。這是因為隨著純鐵屑量的加入,樣品燃燒后,燒熔物在坩堝中飛濺增多,導致結果降低。故選擇適宜的鐵助熔劑為0.2 g。
2.1.3 鎢粒助熔劑
鎢粒是常見的助熔劑,根據(jù)1.2.2試驗方法,改變鎢助熔劑的用量,對電解錳樣品進行試驗,結果如圖3所示。
圖3 鎢助熔劑加入量對測定碳、硫含量的影響
由圖3可以看出,隨著鎢粒加入量的增加,碳在1.5 g有最高點、硫變化較平穩(wěn)。為此鎢粒加入量確定1.5 g是比較經濟的。
2.1.4 混合助熔劑
通過2.1.1、2.1.2和2.1.3的分析線性,將兩種錫鐵助熔劑按質量比3∶2混合,稱取0.1,0.2,0.3,0.4,0.5,0.6,0.7 g該混合助熔劑,0.5 g電解錳,鎢粒助熔劑 1.5 g試驗,結果發(fā)現(xiàn):0.1~0.3 g混合助熔劑時樣品熔融欠佳,帶有少量氣泡;0.6~0.7 g混合助熔劑灰粉增多;0.4~0.5 g混合助熔劑碳、硫標準偏差值較小。
綜上所述,確定0.4 g錫鐵混合助熔劑+1.5 g鎢粒助熔劑。
稱取電解錳試樣0.1~1.1 g,按照1.2.2試驗方法,在低碳低硫條件下試驗試樣量對測定結果的影響。試驗表明:0.1~0.3 g試樣時精密度差;0.7~1.1 g有燃燒不完全的現(xiàn)象,且樣品熔融不好,這是由于試樣量少紅外檢測響應值弱,結果精密度差;試樣量多,造成燃燒不完全。因此,試樣量確定為0.5 g。
2.3.1 檢出限
按1.2.2試驗方法進行空白試驗,分別測定8組數(shù)據(jù),計算得空白平均值 C空白%=0.005 063,標準偏差S=0.000 49%,碳的檢出限3S=0.001 5%;S空白%=0.000 591,標準偏差 S=0.000 070%,硫的檢出限3S=0.000 21%。
2.3.2 精密度試驗
從湖南湘西自治州地區(qū)選擇兩個電解錳企業(yè)各抽取1個電解錳樣品(通過0.149 mm標篩),分別按1.2.2測定8次,結果見表1。
從表中看出RSD%<5,本方法的精密度高。
表1 精密度試驗結果 %
2.3.3 準確度試驗
將GSB 03-2470-2008金屬錳標準物質分別按照 1.2.2方法和 GB/5686.5-2008、GB/5686.7-2008進行測定,結果如表2。
從表2中可以看出,本方法的準確度和精密度高于國家標準方法。
表2 本實驗方法與國家標準方法對比結果 %
在1號電解錳試樣中稱取0.2~0.4 g,加入不等量的GSB 03-2470-2008金屬錳標準物質(C%=0.080、S%=0.016),結果見表 3。
從表 3中可以看出,標樣回收率碳 94%~105%,硫 95%~106%。
表3 回收率試驗結果
1)高頻燃燒—紅外吸收測定電解錳中低碳低硫的最佳分析條件為0.4 g錫鐵混合助熔劑+1.5鎢粒助熔劑,試樣量0.5 g。在該條件下,電解錳中碳硫檢出限為C%=0.001 5,S%=0.000 21,準確度和精密度高于國家標準方法,標樣回收率碳94%~105%,硫95%~106%。
2)本試驗方法加入錫鐵混合助熔劑,減少了加入鎢助熔劑的量,整合了國家標準方法中測定電解錳低碳低硫含量兩個分析方法,簡化了分析手續(xù),拓寬了檢測限,填補了國家標準方法的空白。證實了方法準確度和精密度良好,適合生產、質檢的要求。
[1]周柳霞.中國電解金屬錳工業(yè)50多年發(fā)展回顧與展望[J].中國錳業(yè),2010,28(1):1-4.
[2]楊娟,曾正茂.2010年中國電解金屬錳行業(yè)狀況分析[J].中國錳業(yè),2011,29(2):6-9.
[3]譚柱中.“十一”五中國電解金屬錳工業(yè)的發(fā)展和十二五展望[J].中國錳業(yè),2011,29(1):1-4.
[4]程堅平,徐汾蘭,奚居柏.紅外吸收法測定金屬錳中碳、硫的含量[J].安徽冶金,2002(4):53-55.
[5]李蘭群,尹艷清.高頻感應燃燒-紅外吸收法測定復合碳硅錳鐵合金中的碳和硫[J].冶金分析,2010,30(6):62-65.
[6]陳英.高頻紅外分析低硫的影響因素[J].理化檢驗化學分冊 ,2004,40(5) :279.
[7]李泉.低含量碳硫在高頻紅外分析中的影響因素[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8(19):60.
[8]蘇彬,趙峰,劉小紅.紅外燃燒-紅外吸收法測定鋼鐵中的低碳低硫[J].安陽工學院學報,2008(2):28-29.
[9]劉宏,譚文志.高頻燃燒-紅外吸收法測定鋼鐵中超低碳[J].中國冶金,2010,20(9):26-29.
[10]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測檢疫.GB/T5686.5-2008錳鐵、錳硅合金、氮化錳鐵和金屬錳碳含量的測定[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8.
[11]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測檢疫.GB/T5686.7-2008錳鐵、錳硅合金、氮化錳鐵和金屬錳硫含量的測定[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