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陽春到,趙州梨花始盛開。蔥綠的麥苗,金黃的油菜花,粉紅的桃花,點綴在雪白如云的花海,趙州橋畔的千年古縣仿佛童話世界。萬頃梨園似雪如玉,十里花海飄香醉人。
梨園風姿嬌
從趙縣縣城向北走,大約十幾公里就進入了賢門樓梨區(qū),但見梨花雪海,洋洋灑灑,浩浩蕩蕩,連綿數(shù)十里,到處是她美麗的身姿,到處是她嬌艷的面容,蔚為壯觀。在梨園里踱著,欣喜、寧靜會一并而至,此刻的梨花讓人想到玉,想到潔,想到高雅,想到大氣。品讀梨花,不覺內(nèi)心產(chǎn)生脫俗的靜美和無欲無爭的淡定,千萬思緒融在這萬畝銀白之間。梨花白如霜,菜花萬點黃,蜂蝶翩翩起舞,處處鳥語花香,把萬畝梨園裝飾得風情萬種。
梨花,像花中含羞的美少女,面如美玉,豐神飄灑。遠看,似玉堆銀砌,近看,更是風姿無限。從一片到一株,孩子似的頑皮地舉起小傘,雪白光亮,干凈利落,絕不拖沓。從低處向上看,梨花如含苞的小嗩吶,像是要把白云融化,把鳥鳴驚落。每朵梨花都秀雅含蓄,單是她小小的花瓣,就那么讓人神往,簇簇花蕊中,潔白的花柱在柱頭輕點紫色,綻放縷縷熱情,它是那么晶瑩、那么透亮,像高潔的美玉鑄就,閃著優(yōu)雅的光彩。那樣的花瓣鑄成一朵朵溫婉雪白的花兒,在春風中溫柔含笑,在陽光下玲瓏剔透,閃著皎潔的光。“梨花白雪香”。含笑開放的梨花,不但美得光彩燦爛,令人炫目,更有那淡淡的清香,令人沉醉,徜徉在花海中,沁人心脾的暗香會幽幽回旋在人們的周圍,再也揮之不去,讓人流連忘返,浸潤其中,頓感這個世界圣潔如初。
“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笨窗?,路邊的轎車一輛接一輛,長蛇一樣在路上蜿蜒。多少的車呀,多少的人呀,孩子們又是一片歡呼。穿著各色春裝的游人在林間穿行,親近著自然。相機調(diào)整著多種角度為這花海留下醉心的一瞬,留下無盡的人影花影和幸福的記憶。賞醉了一朵,賞醉了一株?!耙粯淅婊鼷惔海恢袢諏俸稳??”梨花站在歲月的深處,娉婷于時光的芳草中,又從文字里走到我們的心頭,暗香如故,傲骨依舊。
古塔美味飄
趙縣城內(nèi)南大街與石塔路相交的十字路口處,老遠就見路東端有一座挺大的石塔立在路的中央,這就是有“華夏第一經(jīng)幢”之稱的“趙州陀羅尼經(jīng)幢”。據(jù)說,這里原本是唐代開元寺的舊址,經(jīng)幢為開元寺的建筑物,因幢體刻有陀羅尼經(jīng)文而得名,后寺廢而經(jīng)幢仍存。因為經(jīng)幢全部用花崗巖石雕琢疊砌而成,外觀造型酷似塔,當?shù)乩习傩账追Q石塔。該經(jīng)幢建造于北宋,高16.44米,是全國最高大、最完美的一座石經(jīng)幢。
陀羅尼經(jīng)幢為八棱多層形式,共七級。整組經(jīng)幢坐落在一座方形束腰式石基上,造型挺拔高峻、秀麗多姿,石雕藝術(shù)極盡華美、精致絕倫,幢體各級之間的八棱形華蓋上,雕有纓絡(luò)垂幔、神獸和佛教故事等,是經(jīng)幢石雕藝術(shù)最精華所在。特別是石基束腰部分刻有蓮花石柱、形象健碩的金剛力士及嫵媚秀麗的“婦人掩門”雕像,姿態(tài)生動自然,令人拍案叫絕。
石塔周圍,有幾家掛著“薛記燒餅”牌子的燒餅店。喜歡嘗鮮的我就近走進一家燒餅店,薛家燒餅老鋪只有半間屋大,案上碼著剛出爐的熱燒餅,外面烤得焦黃,散發(fā)的香味老遠就能聞到。做好的燒餅用油紙包著,一包五個。老板熱情地呼我,我看著一個個燒餅色澤金黃卻只有柿餅大小,稍有些猶豫,老板笑著說“趙縣有三寶,除了陀羅尼經(jīng)幢(又叫石塔)和趙州雪梨,就是咱家的‘薛記燒餅’,不嘗嘗會后悔?!闭f著,拿起甜、咸兩種讓我品嘗,咸的上面有芝麻,香脆酥軟,甜的點個紅點,甜而不膩。老板要我注意吃時得用手捧,不然會滿地掉渣。我照著他的指點,兩三口就吃掉一個,真是外酥內(nèi)軟,層薄如紙,香甜可口。
老板看我興趣濃厚,自豪地打開了話匣子,他先自報家門說,他姓薛,做燒餅是石塔村薛禮義家8代祖?zhèn)鳎嘟褚延薪?00年的歷史。這燒餅俗稱“油酥燒餅”,又叫“石塔燒餅”,因祖上居住在趙州陀羅尼經(jīng)幢(俗稱石塔)腳下而得名。別看這燒餅小,原料也是普通精粉、黃米粉、驢油等,但做法上卻非常講究,要經(jīng)過和面、搟餅、擦瓤面、加糖、包圓、再搟餅、入烤盤、點紅、入烤爐、翻三次、上兩次油……幾十道工序,因做工精細,口味獨特,所以,歷經(jīng)百年,久盛不衰。
看我對著石塔燒餅又吃又拍,興趣濃厚,薛老板還講起了一個有趣的故事。相傳,古趙州城古塔邊上薛家燒餅鋪,買賣興隆,美名遠揚,有段時間,燒餅鋪出了件怪事,每天早上開張時,總發(fā)現(xiàn)有燒餅丟失。是誰偷吃了燒餅?薛掌柜心里很是納悶。這天夜里,薛掌柜關(guān)了店門沒有睡覺,躲在了暗處。三更時分,店鋪門被打開,進來一年輕婦人,拿起燒餅吃了起來,吃完后還拿走一些。薛掌柜跟在婦人后,婦人出門徑直走向石塔,眨眼便消失。次日,薛掌柜看到石塔的石座上有一浮雕,雕著一扇半掩的門,門里露出半個婦人的身子,薛掌柜認定這就是偷他燒餅之人,上去用斧頭砸掉婦人的兩只腳,之后,薛掌柜的燒餅再也沒有丟過。聽完這有趣的故事,我走到石塔下看個仔細,“婦人掩門”浮雕確有受損。雖然,這個故事只是個傳說,但我邊聽故事邊品嘗燒餅,不由嘖嘖稱奇。
(責編:孫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