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一條新聞引起了非常多的對于“90后”進入職場后所引發(fā)的討論,事情的經(jīng)過是在一次電視臺的策劃會上,部門主任對一名大四實習生說,麻煩你開完會給大家訂盒飯,按人頭,我請客。結果該實習生很認真地說:“對不起,我是來實習導演的,這種事我不會做的”,這個回答讓部門主任和周圍同事極其郁悶。
無獨有偶,前段時間一個朋友向我請教如何管理“90后”員工,他的公司最近新招的“90后”員工離職了。在做離職面談的時候,這個“90后”的小伙子直言不諱地說離職的唯一原因就是老板每天進進出出但從來沒有主動和他打過招呼說過話,對他很不關注很不重視。這個理由讓這位老板朋友哭笑不得。這可是年產幾個億、員工幾百人的公司,每天要處理很多工作,哪有時間去和一個新員工寒暄啊。
這兩個故事,確實反映了“90后”進入職場成為我們的同事后將要面對的問題,從今年開始,“90后”開始大規(guī)模的就業(yè)了。同時,從現(xiàn)在開始,“80后”也成為比“90后”更資深的工作人員或者是單位的管理者亦或是主管,我們開始進入獨生子女管理獨生子女的時代,而且很多企業(yè)更是進入五代同堂的場面(50、60、70、80、90),這對企業(yè)內所有人,無論是企業(yè)高管、HR、中層管理,還是員工都要去適應和應對的。
“90后”作為職場新鮮人,跟“80后”不一樣,和“60后”、“70后”也不一樣。他們生活在中國有史以來最好的時代,政治大變革、社會大開放、經(jīng)濟大發(fā)展、技術大革新,讓這個群體有著更好的生長環(huán)境,他們最大的特點是,有28%的比例在小學時代就接觸互聯(lián)網(wǎng),有79%的比例在初中時代就接觸互聯(lián)網(wǎng),與其他前輩年代相比(他們知道的東西以及他們探索的東西比我們前面任何一代人都要廣),他們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已經(jīng)了解了這個世界并且養(yǎng)成了這個群體的獨有習慣和特征。
媒體和社會輿論對“90后”在幾年前就有了各種各樣的解讀,其中還有不少負面的評價,現(xiàn)在他們已經(jīng)真真切切地走到了我們面前,他們究竟是怎么樣的一群人呢?我們以前有沒有誤讀?我們必須正視這批不斷惹起爭議的一代,究竟會給這個社會帶來什么?我們必須正視“90后”已經(jīng)開始融入這個社會。不管你是否愿意,在未來十年“90后”群體將成為你的公司的骨干和核心勢力。
因為工作的關系,從2006年起我就開始研究“90后”,對這個群體有更多的深入洞察。在與企業(yè)的交流的過程中,一般先聽到的都是各式抱怨,例如“90后”難管了“90后”工作不靠譜了“90后”閃辭了,等等。我的慣常回應就是詢問,他們是如何與“90后”進行工作溝通和日常交流的,接著問他們和我們有什么不一樣,繼續(xù)問“90后”們有什么優(yōu)點?基本上結論就得出來了。
大部分的企業(yè)管理者對“90后”的正面評價都是這群人很聰明,視野開闊,創(chuàng)造力強,善于使用工具,一點就通,工作上手快。
負面評價基本上都集中在“90后”群體上班時間喜歡用手機上網(wǎng)去聊天,只主動干喜歡的事,對領導不夠尊重等等。
在過去,我們習慣了用傳遞的方式來進行管理動作,但從“90后”開始,我們需要學會如何用互動的方式來進行管理——不管你是多大的職位,我們要平等對話,是你能說服我,或者是我們能講得通,我才愿和你一起工作。
企業(yè)在面對“90后”員工方面,我有四個方面的心得或者法寶:
力法一:在管理“90后”時尤其是安排工作時要賦予意義,不能只講做什么而不去講為什么這么做,“90后”可以訂盒飯,但要告訴他定盒飯的意義是什么,而且要把管理變成游戲,在這方面阿芙精油這家公司就有非常多的經(jīng)驗有好的成果。
辦法二:在管理“90后”的時候,尤其是在安排工作時要幫助他們提高能力。他們不是不愿意做而是不會做,但如果能教他們,那他們會很興奮也會很認真,并且做的東西都很好。
辦法三:在管理“90后”的時候,還需要給予權力,要放手給他們一些小空間,讓他們在名正言順的基礎上有成就感,這樣他們發(fā)揮的創(chuàng)造力就非常l京人。
辦法四:要包容“90后”的一心十用,開會時你可能看到“90后”的小伙子小姑娘們在本子上記的不是你的妙語而是畫著豬頭,千萬不用動怒,他們不是不專心而是他們成長在來自各方各面的信息刺激,他們已經(jīng)習慣了千手觀音一心十用的法則,他們在做這件事的時候也在做那件事,但他們絕對不是每件事都如你所想的敷衍。
我在上文提到的朋友對于離職的“90后”員工,也提到了這個小伙子到公司后確實能帶來一些變化,比如很快地就幫公司開設了微博和微信,并且通過這些社會化媒體讓公司獲得了很多關注和好評,也談到了這個小伙子提出了很多有意思的建議,有些雖然不靠譜不可行,但也觸動了他們開始逐漸嘗試著用新視角去處理老問題。
上海鹿得集團是一家比較傳統(tǒng)的生產“西恩”品牌家用醫(yī)療器械的企業(yè),一直以來都習慣于傳統(tǒng)的銷售渠道,公司在2012年招聘了一批“90后”員工后,情況就不一樣了,這些新新人類們真的是改變了這個企業(yè)的一些原有方式,比如給設計部門提建議,能不能給血壓計的外形換上一些彩殼(這個是借鑒他們經(jīng)常換手機殼)讓產品不那么沉悶而顯得更有賣點,比如給市場部門提建議,可否開設微博微信來做產品的宣傳與推廣比如給銷售部門提意見,在傳統(tǒng)醫(yī)院與藥店的渠道之外,在1號店、金象網(wǎng)、京東、淘寶等開設網(wǎng)店進行銷售。企業(yè)總經(jīng)理項友亮一提到這批“90后”員工就贊不絕口。
這樣的例子在我做咨詢和培訓的企業(yè)比比皆是,最近幾年我開了兩門很有趣味的培訓課程《老板的“90后”思維》、《“90后”員工快速進入職場的8個法則》,分別針對企業(yè)主和中高層管理人員,以及“90后”職場新鮮人,給20多家企業(yè)做了相關培訓。
我相信“90后”員工新進入職場,雖然他們缺少的是經(jīng)驗,但他們的朝氣與創(chuàng)造力是我們需要用的,雖然他們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我們如何與他們溝通交流,如何最大化地調動他們的作用更為至關重要。給他們意義、能力、權力,對他們有一些包容,他們能給你將是更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