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gè)三四歲的孩子,手上拿著一把糖果。奶奶跟孩子要糖吃,孩子歪著腦袋想了想,然后挑出一顆糖,遞給奶奶。奶奶接過糖,假裝剝開,然后停了停,又笑著把糖還給了孩子,還不住夸贊。
幾天后,孩子又有了一把糖果。外公跟孩子要糖吃。孩子遲疑了一下,拿出一顆糖,給了外公。外公在他額頭上親了一口:“外公逗你玩呢。”然后把糖果還給了孩子。
那天,爸爸領(lǐng)著孩子到辦公室玩。有同事故意掏孩子的口袋,掏出糖果,問:“可以分給我們吃嗎?”孩子看看那個(gè)同事,又看看爸爸,爸爸笑著點(diǎn)點(diǎn)頭。孩子也點(diǎn)了頭,但眼睛一直盯著同事手里的糖果,小臉漲得通紅。同事將糖果還給了孩子,并夸孩子懂事、大方。
那天,媽媽帶著孩子在小區(qū)里玩,碰到一個(gè)朋友,也帶著小孩兒,兩三歲的樣子。媽媽說:“寶寶,把你的糖給小妹妹幾顆,好嗎?”
孩子掏了掏口袋,拿出兩顆糖,毫不猶豫地給了小女孩兒。小女孩兒接過糖果,說了聲謝謝,然后剝開糖紙,遞到口中。
“哇——”孩子大哭起來,去搶小女孩兒手中的糖果。“她吃了我的糖,她真的吃了,嗚嗚——”孩子聲嘶力竭地哭喊著。
媽媽紅了臉:“你不是答應(yīng)給小妹妹了嗎?”
“我是答應(yīng)給她的,可她真的吃了。她為什么不還給我?”
媽媽一臉尷尬。她鬧不明白,為什么一向大方的孩子,變得這么小氣,這么不懂事?
從那次以后,孩子再也不肯把自己的東西分給別人了。